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

2014-04-08 23:13罗频捷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育学生

罗频捷,温 荷

(1.成都东软学院 大学生创业中心,成都 611844;2.成都东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都 61184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创业热情也日益高涨。而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创业企业的成功已不能单纯建立在低成本的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上,创业企业必须转变其核心竞争力,创业者也应该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经营者。高等学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现代竞争能力的创业者,是国内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不同高等学校对创业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有的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即为就业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生存技能和技巧,帮助其自食其力;而有的高校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系列知识课程的教育,是传授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课程集合。

笔者则认为创业教育既是一种理念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教育。高等学校应该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将创业理论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自学能力和开创事业的能力。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应坚持“创新为先,实践为主,育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作为核心目标。

二、国外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的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之一。1947年,美国哈佛商学院为工商管理的研究生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开创了创业教育的先河。经过6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创业教育已形成了从小学到高等学校全方位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英国的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很多高校设立了创业教育中心,形成了校内外两个层面的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经费和管理服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法国的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各领域课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1]。丹麦的创业教育模式则属于“政府驱动型”,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竞赛为平台,以创业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独特的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作为降低失业率的有效手段[2]。日本则将风险企业作为未来经济的催化剂,各大学围绕建立风险企业,提出创业人才计划,努力加以实践,并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的课程之中,通过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使学生获得创业技能[3]。

三、国内创业教育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各高校以创业大赛形式为开端,开展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近年来,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创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要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将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国内各高校因规模、层次和专业不同,其创业教育模式也存在很大不同。如中山大学将创业基础教育囊括在就业指导课程内,侧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以科技推动创业;上海财经大学强调创业知识教育,将创业教育分模块教学,并纳入全校本科教学计划,同时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创业竞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了相对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为创业教育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则将创业教育分为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导师专题辅导和创业计划大赛三个板块,打破专业界限,建立跨专业的创业团队,突出创业团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已明确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创业教育这第三本教育护照。我国部分高校认为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毕业生开辟一条新的就业通道,而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项根本性、系统性的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很多高校仍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或者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还未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应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二)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科学的师资体系和课程体系,并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扶持。很多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急功近利,将创业教育办成企业家培训班,盲目追求创业企业数量,忽视了对学生创业文化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应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加强创业师资力量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4]。因而要求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工作来推进。

(三)缺少科学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必须在理论基础上加以实践,以创业实践促进创业教育。系统的创业实践平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部分高校虽也建立了一些创业实习基地或者创业孵化器,但这些机构往往独立于创业理论教学体系之外,未将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较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高校应建设科学的创业实践平台,以创业理论指导创业实践,以创业实践完善创业理论教学,促进创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四、创业教育模式思考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文化

良好的创业教育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创业激情,提升创业能力。高校要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文化,首先应明确创业教育的定位,将创业教育作为与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并重的工作推进;其次要鼓励师生参与创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建立创业教育的组织制度、评价制度、学分制度、评优制度和奖励制度;此外,高校应设立校级创业教育管理机构,从组织制度上保障创业教育工作有序推进,营造有利于创业教育实施的良好环境。

(二)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国内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构建科学、规范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课程体系应包括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两部分。创业知识包括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法和合同法等企业管理类相关知识;创业实践可由公司组建与注册、公司运作、市场营销、项目运营、投资收益、风险评估等实践模块构成。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还可定期举办创业讲座、技术讲座和一些校园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三)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创业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明显不同于通常的课堂教学,不能因为指导教师的不同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创业教育必须形成课前论证、课中督查、课后评估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笔者认为,高校应建设创业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出台创业教学质量管理办法,通过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定期对创业教育质量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高校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孙剑明.论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05-108.

[2]沈雁.丹麦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1(6):158-159.

[3]马章良.美国、日本、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94-97.

[4]黄晓晓.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6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学生写话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