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君
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究
刘 君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演绎归纳出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广场舞运动凭借自身的优势适宜在城镇开展普及;广场舞运动的开展能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章通过探讨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能使人们对广场舞运动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激发人们参与广场舞运动的积极性。
广场舞;城镇;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的极大丰富。然而,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劳动力的解放,导致了困扰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出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长期受到疾病的威胁,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1995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鼓励全社会人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经过几十年的实施,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全民健身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场地设施建设不足,这使得全民健身计划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我国城镇拥有6.2亿多人口,有限地场地设施建设根本无法满足城镇居民的健身需求。
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健身方式,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广场舞,易开展,对场地设施的要求较低,只要有一片空地一个音箱便可进行锻炼。在我国广场舞运动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造成的阻碍。广场舞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这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1.1 和谐社会的阐述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稳定状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社会更加和谐”被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到了全党面前。而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会议指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会议中和谐社会的构建被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在后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其具体可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
1.2 广场舞运动的阐述
广场舞也叫广场健身舞、坝坝舞或街边舞。目前广场舞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仅从字面上可将广场舞理解为“在广场上进行的舞蹈”。广场舞的开展大多是人们自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锻炼的一种大众健身运动。现代广场舞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赋以欢快、动听的音乐并融合多种舞种,舞姿优美、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适中。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广场舞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适宜从少年到老年任何年龄段的人群。无论是早晨或是傍晚在广场、公园、马路边或楼前空地等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市民聚集在一起跟着音乐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如今,广场舞运动已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3 广场舞运动产生的积极效应与和谐社会的理念相一致
我国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们更好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简单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要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体育等的全面发展。广场舞运动作为全民健身事业的一部分,由于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在我国掀起了一阵健身热潮。广场舞不仅是一种健身运动,更是一种精神载体,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长期坚持广场舞锻炼可使人们的体质得到增强,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拥有健康的体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广场舞是一项大众健身运动,能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基本的健身需求。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群不分种族、性别、高低贵贱,为社会成员提供公正、平等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广场舞运动的开展为社会成员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平台,同时能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另外,广场舞运动作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运动,对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振奋人们的精神、陶冶人们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使人们以饱满的精神和十足的热情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因此,广场舞运动中所蕴含的和谐思维与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
1.4 推进城镇广场舞运动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量的体力劳动被机器取而代之,人们的余暇时间不断的增多。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体育运动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增强人们的体质的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致力于各地的体育场馆及文化广场的建设,然而,现有的体育设施仍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城镇基层体育设施有限,人们的健身需求更是得不到保障。城镇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是连接城乡之间的纽带。城镇拥有6.2亿多人口,它的发展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广场舞运动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几乎遍布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广场舞集健身娱乐为一体、运动量适中、动作简单易学,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广场舞运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镇的体育场馆设施匮乏,开展广场舞运动相比较于其他的健身运动项目有着一定的优越性。
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健身跑等,内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球类运动项目又依赖于一定的器械及运动场地。而相比较其他一些运动项目,广场舞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能有效地减少城镇体育场馆不足给人们带来的健身阻碍。广场舞运动将传统舞蹈给人带来的美感和体育运动的健身功效融合在一起,具有健身、健心、健美、娱乐等多种功能,充分的迎合了当今社会各种年龄阶段人群的健身意愿和需求。另外,我国绝大多数的城镇居民收入不高,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多倾向于免费的体育锻炼场所。因此,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运动必将受到城镇居民的喜爱,成为人们健身锻炼的首选。
2.1 广场舞运动实现人自身的和谐
广场舞作为有氧运动的形式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仅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对体质健康、形体美的追求。广场舞运动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健康的基石。长期参与广场舞锻炼有以下作用:
2.1.1 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骨密度受机械应力影响,长期不运动,骨骼受不到应力作用,易导致负钙平衡、骨质丢失。经常参与广场舞运动,可使身体各部分的器官得到锻炼。在运动中通过肌肉收缩形成机械应力,刺激骨无机盐密度升高,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分泌,使维生素D(VD)受体VDR基因表达增强,VD更好发挥生物功能。
2.1.2 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能力会有所下降,65岁的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青年人延长了50%。广场舞运动形式较为多样,练习时需要大脑对其进行反复记忆。大脑长期受到这种外在刺激的影响,可提高人的心脑功能。通过运动可增加新生神经元数量,从而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广场舞运动是一项有氧运动,长期坚持参与运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竭,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
2.1.3 降低脂肪含量,预防肥胖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缺乏必要的运动,促使肥胖发病率日益增高。随着人们健身理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健身运动的队伍中。广场舞运动集健身运动为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参与。通过运动可引起脑胰岛素和脂肪组织obmRNA表达水平升高,致使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增高,同时有效减少乳糜微粒的含量;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促进脂肪动员,让人们远离肥胖,远离肥胖并发症。
2.1.4 改善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受脂类的不断侵入,血管弹性逐渐变差,血流速度减慢,微循环变差,甚至发生堵塞;氧运输和氧摄取能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弱。进行有氧的广场舞运动(其主要靠脂肪代谢功能),可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氨酶活性,减少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研究证实有氧运动上调心血管系统CGRPmRNA表达,CGRP是一种强力血管舒张因子,从而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血管功能,减低血压等。
2.2 广场舞运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只有在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坚持参与广场舞锻炼可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等,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2.1 增进人际交往,弥补当代人们情感的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传统的以群体为活动单位的生活空间逐渐被新的居民区所取代。然而,层层大楼不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良好的精神生活如果长期生活在高压且人情淡薄的社会中,容易使人们产生不满、浮躁、颓废等不良情绪。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妥善地排解,很容易会诱发各种社会问题甚至会导致犯罪。
广场舞运动作为一种积极的健身娱乐方式,为有健身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平台。不同年龄、性别、信仰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与沟通,既扩大了人们的交际圈,也能使人们的不良情绪及各种压力通过运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人们在锻炼中宣泄情绪、沟通情感、增进友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摆脱了城市空间的孤独冷漠,从而弥补了当代社会人们情感的缺失,使人们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2.2.2 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人们在生理和安全需求方面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将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极大地满足,现在人们开始更加的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问题。广场舞运动不仅是一项健身运动,更是一项休闲娱乐运动。广场舞在运动中赋以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营造了一种欢乐的氛围,投身于锻炼中的人群很容易被这种气氛所感染。长期参与广场舞运动能有效的改善人的心境,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广场舞运动所营造的欢乐、团结、友爱、和平的氛围对改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有着良好的功效。在广场舞运动中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心情变得愉悦、人际关系更加协调、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使人们能更好地享受当今社会带来的幸福生活。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广场舞运动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生活与发展,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2.3 广场舞运动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推动力。广场舞运动以积极、欢快的内容表现形式,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广场舞运动所营造的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广场舞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3.1 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进而人们开始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的享受。广场舞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广场文化活动形式之一,对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及维系社会活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舞运动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如今的广场舞运动样式繁多、千姿百态,在运动中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增进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营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广场舞运动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社会文化现象,引导着人们改变腐朽落后的思想、去除不良的社会生活习惯,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广场舞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在闲暇时间参与到运动中来,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人们余暇时间的合理利用,能使人们远离“黄、赌、毒”等不良的社会生活习惯,从而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广场舞运动将人们纳入到一定的社会秩序中,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3.2 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保障全体人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体系 形式多样的广场舞运动以其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健身需求。动作简单、节奏明朗、舞姿优美、音乐欢快的广场舞运动吸引着中老年人群积极的参与。中老年人群由于退休后的角色转变、儿女独立成家,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空巢老人,他们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社会关系简单,常常会产生失落、孤寂的灰暗心理。广场舞运动参与人数多、气氛热情欢快,能使中老年人群在锻炼中找到友谊和归属感。现代广场舞不断的融入时尚元素,在舞蹈的编制中大量的融入新疆舞、印度舞、街舞、拉丁舞等一些充满青春时尚气息的舞蹈。青春时尚的气息符合青年人的审美情趣,吸引了青年人的积极参与。另外,广场舞是全民健身事业的一部分,在开展过程中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保证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体育服务体系。广场舞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健康保证,弥补了国家对弱势群体在劳保、社保等社会保障功能方面的欠缺,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的认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2.3.3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群体来实现。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精神面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舞所产生的正面的、积极的精神效应,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广场舞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以欢快喜庆、积极向上为主旋律,通过广场舞所营造的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陶冶群众的思想情操。另外,人们在运动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人充满活力,不断地催人奋进,从而凝聚成一种积极、健康、充满朝气的社会风尚。广场舞运动将人们聚集在一个大集体中,通过锻炼增进集体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成员共谋发展、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由物质生活的享受转向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因此,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在我国城镇人口众多,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广场舞运动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适宜在城镇广泛的开展与普及。广场舞运动作为全民健身事业的一部分,不仅仅具有健身娱乐功能,它对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还有积极地影响。广场舞运动在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1]兰红琼.从全民健身的角度谈社区建设舞蹈的开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93~95.
[2]蔡寄平.试论体育运动对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与价值[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3):102~104.
[3]余近能.论体育社会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1):18~19.
[4]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86~88.
[5]窦彦丽,窦彦雪.广场舞文化溯源与发展瓶颈[J].四川体育科学,2013,(2):92~94.
[6]葛 冰.和谐社会理念下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2012,32(2):90~92.
[7]王清芳,李成蹊,胥万兵.论体育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2(6):11~14.
[8]郑雪荣.体育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269~271.
[9]吴建辉.体育运动对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作用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2):97~98.
[10]徐丽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50~51.
Town Square Dance Movement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LIU Jun
In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value concep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nduces town square dance movement to deduce the rol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quare dance movement in town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ir own suitable popularization; A square dance sport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people themselves, people, people and society harmonious. The paper discusses town square dance movement of the rol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enable people to square dance movement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reasonable,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people involved in the square dance movement.
Square dance; Town; Harmonious society
1007―6891(2014)05―0091―04
G812.4
A
2014-05-11
宁陵县第二高级中学,河南 商丘,476700。
Ningling County, the Second High School, Henan Shangqiu, 4767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