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异态审视
——以江苏本科院校为例

2014-06-01 09:55:49郝小刚高雪梅
四川体育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素养职业

郝小刚,高雪梅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异态审视
——以江苏本科院校为例

郝小刚,高雪梅

为了促进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育输出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对目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尴尬境遇、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低效性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研究认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存在着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缺失,学生对本专业不自信等尴尬问题;培养方案中涉及职业素养培养较少,就业指导环节中未能真正体现职业素养教育等因素导致本专业职业素养边缘化;上层引导不够,教师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够,把职业素养培养臵于现实职业活动之外促使本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边缘化;低效性

职业素养是人们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从事职业活动的规范要求,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是从业者通过职业活动不断学习和积累,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一般包含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1]。职业素养对职业活动的效率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学生工作人员也看到这一点,因此在大学生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方面引导较以往有所体现。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强。在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式不好的情况下,加强本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方面教育,提升本专业学生社会适用能力,来更好的与社会“标准”(即职业素养)对接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当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教育过程还存在很多异态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本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此,本课题针对这些异态问题展开研究,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教育起到推进作用,也为本专业学生适用社会需求打下基础。

1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尴尬境遇

1.1 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方面

目前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的目标主要定位为社会体育领域,培养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体育产业市场的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类型大致包括:经营组织管理、健身指导与教学科研。[3]但在现实中很少有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口的实际就业岗位,目前校方“一相情愿”地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与假设中的社会需求相差甚远。由于社会实际需求原因,导致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只能停留在设想之中。

1.2 专业设置方面

对于学校而言由于社会体育专业门槛较低,国家对此专业开设把关不严,目前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开设体育专业背景,甚至开设社会专业负责人对此专业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就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力量捉襟见肘,相当一大部分教师都是现学现卖,对专业不熟悉,对社会需要无根据,对自己不自信,对学生不负责等问题较为突出。再因学校没有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在此形式下,导致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由于学校本身对社会需求及标准(即职业素养)不了解,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自然缺失。

1.3 学生认识方面

在学生方面,学生最初选择学校和专业首先是为了有学上,能考上大学,有文凭。但是到了学校,通过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开始迷茫,认为学了也没有好的出路,学习的动力不足,开始重新选择方向,大多学生开始在社会找兼职,不把心思放在专业学习上。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如何来引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显得尤为重要。

2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

目前本科院校职业素养的培养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设置较晚,专业的定位不是太准确,很多高校在尝试办学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在社会需求方面也没有非常对口的就业领域,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被忽视边缘化。这也是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1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涉及职业素养培养较少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在校接受系统专门的职业素养训练是奠定本专业学生职后形成职业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尽管各高校不能完成职业素养塑造的全过程,也不可能设计出完美的职业素养培养训练计划,但高校职业教育作用不可忽视,其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水平。[2]因此,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职前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先决条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就是要增强职业教育内容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活动的契合度。[4]而这一点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恰恰被忽略。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高校对本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不能洞察社会真实需求而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态度。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我们以江苏省部分开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为例,在调查的7所院校中只有少部分学校在公共课中开设了就业指导。在对江苏部分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学实践环节调查中,在调查的院校中毕业教育或就业指导环节平均只有1个学分,学时在1周左右。[5]在专业课调查中,各校的课程设置中均未出现就业指导或职业培养方面的课程。

资料表明,在10余年的社会体育专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许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均在理想地设计各校的培养方向,过度扩展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合理地增加专业培养方向,在不考虑生源质量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情况下,相互模仿,导致培养目标基本相同,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数高校都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或“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高。[2]这些培养目标的定位本应与未来职业相对应起来,但由于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加再加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手段等环节不能充分考虑未来职业活动的要求,尊重社会体育专业属性和学科特点,突显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目标和功能,体现出职业素养训练的计划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等,导致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

表1 江苏部分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一览表(N=7)

2.2 就业指导环节中未能真正体现职业素养教育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目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资料,本课题对江苏省部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与体育学院学工办分管领导与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目前江苏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方面的就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部分高校把此部分与职业规划分开上)、性格与生涯关系、MBTI介绍与职业匹配、兴趣与生涯关系、霍兰德兴趣类型理论介绍、技能探索、价值观探索、决策与行动、求职、简历与面试以及毕业生毕业相关政策引导为主。就业指导所占学分为1学分,共8次课,16学时。在江苏省教育厅统一培训下,最早于2011年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此课程,后来部分高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尽早让学生了解,让学生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就把就业指导课中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内容放在第一学期对学生开设,这比较符合学生需求。

在职业活动中人们的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从业者的成功,然而当下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教育中对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却没有引起重视,这与当今社会发展步伐不相匹配,也直接影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成功概率。通过对相关高校职业教育教师的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即使有职业素养方面的引导,但都是理论型的说教,不是通过职业活动,且脱离具体职业情境的培养行为。这种传统式的职业教育模式无法让本专业学生学习基本职业素养行为,更不能将职业素养从行动上升为品质。因此职业素养在目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教育中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表2 江苏部分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就业指导教学安排表

3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及其成因

3.1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

根据对部分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就业指导的实际调研,发现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对学生职业方面的指导与培养,只在近几年才开设逐渐涉及到。但在整个就业指导过程中,主要还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在对就业指导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对学生职业道德意识、诚信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吃苦意识、职业认同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抗挫折意识和政治意识等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只是口头一带而过,没有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此方面的素质。

因职业素养自身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通过实践培养才能体会到的知识。然而目前高校对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只停留在概念、理念知识的灌输上,而不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职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把职业素养的培养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通过纯粹的知识性方式来进行职业素养内容的传授,这种脱离职业素养自然规律的培养行为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

3.2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原因

(1)由于上层的引导不够,导致任课教师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要任务,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以后职业生涯中所应该具备的素养基础。(2)教师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够,调查中发现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主要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学工办教师为主,这些教师没有社会工作或社会兼职经历,对社会需求的职业素养也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被教授的职业素养内容是一些既定的概念或教条,一种价值倾向或一种世界观。

对于教师来说,这些职业素养概念、教条、倾向及世界观的建立基础是没有说服力的,没有真正领会职业素养的内在核心价值,自然在对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也讲不出职业素养内在核心价值来。对学生来讲,无充分依据,无亲身体会的知识无法触动他们心灵,所以也得不到学生理解和重视。以上两方面构成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异态现状,使得本该起到促成完整职业人格形成作用的职业素养培养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职业教育领域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

4 结 语

目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处于异常化状态,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以后职业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本应得到重视的职业素养教育却在高校职业教育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其主要表现为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与低效性。为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加强与体育系统、体育相关企业以及社区等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利用这些单位的社会资源,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并从这些单位中选取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才为导师,以他们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与经验指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活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是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1]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79~80.

[2]郝小刚,高雪梅.江苏高校社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2):110~112,118.

[3]许亚琼.活动导向的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向家俊.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生成条件及发展困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15~117.

[5]高雪梅,郝小刚.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学实践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6):79~80,83.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Occupation Literacy of Undergraduate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 Training Examination

HAO Xiao-gang, GAO Xue-mei

In order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utput and the actual demand of current social docking,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ocial sports major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of marginalization, inefficient and the causes of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search shows: there is a disconnect output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demand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lack of occup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ccupation education, students of this major is not confident and embarrassing problem; training program involving less occupation literacy training, employment guidance links not really reflect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lead to the professional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edge; the upper guide is not enough,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is inadequate,inefficient put real occupation activities occupation literacy training outside to the professional occupation literacy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Occupation attainment; Marginalization; Low efficiency

1007―6891(2014)05―0104―03

G807.4

A

2014-04-12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SJD89000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T-b/2013/019)。

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镇江,212003。

P.E., Institut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Jiangsu Zhenjiang, 212003, China.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