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芳,吴富勇,尹 梅
马拉松运动的体育功能与文化内涵
朱慧芳,吴富勇,尹 梅
阐述马拉松运动的起源、体育特质、价值分析及其制约性,论述马拉松运动文化及其文化内涵,并就以上两方面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在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同时普及马拉松文化,完善马拉松运动的管理体制,重视马拉松运动的组织、宣传与普及,注重马拉松运动的科学锻炼。通过马拉松运动普及马拉松文化,传播马拉松文化,提高马拉松运动影响力、运动水平和普及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马拉松运动;体育功能;文化内涵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最具影响力的田径项目之一。从1896年4月10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开始,马拉松就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距今已有110多年历史。马拉松运动发展至今,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影响力日益增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喜爱的体育运动,许多国家还将马拉松跑列为本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马拉松运动也因其特殊的魅力成为田径运动中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世界上热爱马拉松运动的人数以千万计,每年世界各地举行的马拉松赛事连绵不断,很多国家或城市的马拉松比赛不仅成为当地的节日,而且有些几乎成了当地的名片。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集竞技性、休闲性、大众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既有动作简单、易于普及、健身作用明显等特点,又充满着挑战极限、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吸引着无数人特别是年轻人群争相参与。马拉松运动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普及程度非常高,有时一次比赛有数万人参加,其中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马拉松运动在我国开展相对较晚,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通过开展马拉松运动拓展城市的文化形象。
1.1 马拉松运动的起源
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开始设立了马拉松比赛项目,马拉松比赛的诞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马拉松是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在马拉松河谷与波斯皇帝派来的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雅典军队在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团结一心,通过顽强的意志和出奇不备的战略,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侵略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担任传令兵的菲迪皮德斯奉命将这一胜利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居民,让受难同胞早些分享这胜利的喜悦,他顾不得路途遥远,一路飞奔跑到雅典广场,当他用最后一口气高喊:“高兴吧,我们胜利了!”之后便永远地倒下了。后来,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和壮烈牺牲的菲迪皮德斯,在第1届雅典奥运会上设立了这个项目,而马拉松成为田径项目中唯一的译音命名的项目。
此后,马拉松比赛便风行于民间,而且一直作为奥运会的传统比赛项目。雅典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昔日菲迪皮德斯所跑过的路线,全程为40 Km。第2届奥运会马拉松赛程为40.260 Km,第3届为40 Km,直到第4届奥运会,马拉松才正式将距离定为42.195 Km。这是因为,在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召开时,英国的王室成员要观看马拉松比赛,大会组委会就将起点安排在温莎尔宫的草坪前,终点设在白城运动场,2者之间的距离为26 Mile,但从全程到王室成员面前还有385 Yards,所以全程是26 Mile 385 Yards,折合后正好为42.195 Km。因而,42.195 Km便成为马拉松运动一个名义上的数字;同时马拉松也是田径项目中唯一没有世界纪录的项目,只有世界最好成绩和正式奥运会纪录。
1.2 在体育运动中的发展与辐射
在漫长的一百年的道路上,田径项目的数量从少到多,从先有男子项目到后来增加女子项目,直到几乎所有项目男女共有。据统计分析,马拉松比赛在所有田径项目中是少数几个值得高度评价的项目之一,它至少有3点特别值得称道。
1.2.1 马拉松是具有历史烙印和传奇色彩的项目之一 它体现了历史的传承和人类文化的传承。它不仅仅是一个竞技比赛项目,而且形成了一整套“马拉松文化”的现象。
1.2.2 马拉松是田径项目中含金量最高的项目之一 衡量一个项目含金量的因素包括:项目本身的魅力,项目的难度与竞争激烈的程度,项目外部形态的美。一般认为,堪称含金量高的项目有男女100m,男女4×100m接力,十项全能和七项全能等;马拉松则以其精彩的连续性而广受关注。
1.2.3 马拉松是兼具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功能的项目之一作为竞技比赛项目,马拉松是田径中唯一已形成家族氏项目群的项目,作为主体的马拉松(42. 195 Km)还派生出半程马拉松、马拉松项目内的10 Km、20 Km和30 Km公路跑。田径场内的10 000m赛跑是马拉松的母体,马拉松接力以及各种距离的越野跑和超长距离跑,都是马拉松的变体或延伸。马拉松丰富了田径项目,也发展了田径运动。
1.3 马拉松运动的价值分析
马拉松运动来源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它是社会生活、社会思想、社会风尚的一种反映和表现,马拉松运动作为一项运动、一种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1.3.1 完善身心健康 人是社会的真正基础,是社会结构中的第一要素。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社会理念。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历史使命。“以人为本”是学校体育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
1.3.2 增强体质 根据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原理,马拉松运动对正处于发育成熟期的大学生身体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全面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有氧耐力系统和身体形态的影响和促进尤为明显。此外,马拉松运动还可以改善大脑皮层各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提高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转换过程,促进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的发展。所以,马拉松运动对全面锻炼人的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具有明显的作用。
1.3.3 磨砺意志品质 长期从事马拉松运动,不仅能使参与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还能通过克服体能和心理上的重重困难,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有效地锻炼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锤炼意志品质。马拉松运动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磨砺意志的过程。这些意志品质的形成,将有助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强自信心,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统计,我国的物业公司每年舞弊和财务操纵要消耗十亿人民币。可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各个公司的财务结构的复杂性和商业竞争性更加深入,从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的物业公司管理舞弊行为很难被人们发现和处理,最终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隐患。一般只要有动机才会有行动,那么在物业公司中进行管理舞弊的管理层当局也是在这种动机的诱惑下才进行行动的,根据当前管理舞弊的动机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1]。
1.4 马拉松运动的制约性
同任何事物一样,马拉松运动也具有双重性。正确认识并制约这些缺欠和不足,可以使马拉松运动更加健康地普及与发展。
1.4.1 长时间超强度的影响 从运动项目的分类来看,马拉松运动是属于跑类运动项目中的超长距离跑项目,训练和比赛时的运动量大、时间长;从运动形式分类来看,马拉松运动属于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具有动作单调、重复、枯燥等技术特点,并且缺乏趣味性和对抗性等因素,相对于球类项目而言,不如篮球、乒乓球、网球等项目具有激烈的对抗性、竞争性和趣味性。
1.4.2 特殊运动技术的影响 马拉松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它不可能在全世界越来越普及,但是马拉松运动不仅仅是全程,包括半程和5 Km。它对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均有全面的训练效果,被人们认为是最理想的健身项目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延伸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超越自我的象征,但是马拉松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并不尽人意。大学生对马拉松运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些人认为马拉松运动就是全程42.195 Km,要跑完全程,对身体机能、意志力要求高,难度大,感到难以胜任,因而不敢参加。
1.4.3 意外事件的影响 北京武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刘惠亮说,马拉松本身不会导致死亡,大都是由于潜在的疾病所致。马拉松全程42.195 Km,对身体机能要求极高,如没有经过一定时间、有计划、有系统的科学训练是很难跑完全程的。在训练、比赛中,因身体不适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病、肝炎、糖尿病等不宜参加的人,盲目坚持从事这项运动,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马拉松文化源于古希腊,是一种以马拉松运动为载体,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一种文化,代表着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形式。
2.1 马拉松文化的界定
根据文化的含义,我们可以从马拉松运动的全部思想和活动内容中,归纳出马拉松文化的涵义。广义的马拉松文化应是围绕马拉松运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主要指马拉松运动对人体机能的改造、发展、以及所采用的各类场馆、器械等物质文化设施和由此产生的制度和设施等文化形态;精神财富主要指马拉松运动对人体的内心世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狭义的马拉松文化,则是指马拉松运动自身的发展历史、精神传统、竞技规范等人文特征。
马拉松具有西方体育文化的各种特征和性质,旨在以“个人为中心”,谋求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时代在进步,马拉松文化在不断发展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原有的发展身体、增进健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永不放弃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愉悦身心、放松神经、张扬个性、回归自然、培养情趣、增添魅力等时尚元素。
2.2.1 优秀的文化内涵 马拉松运动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及自我实现与发展的关怀。马拉松运动在促进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是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马拉松运动的文化价值在于通过传播,用积极的手段体现个人自身的价值、促进人类自身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
2.2.2 丰富的精神内涵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的运动。由此将马拉松精神归纳为: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精神;同舟共济的精神;要人助先自助的精神。马拉松精神和现代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一脉相承,它要求人们既要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和顽强意志力,又要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现代奥林匹克“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格言,旨在强调团结和友谊,也是马拉松精神所蕴含的。
2.2.3 竞技的公平性与广泛的参与性 马拉松运动所包含的平等精神,首先是在运动中,其它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水平。比如人与人之间学识、学历、社会地位、所获成就、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距,在运动过程中是忽略不计的;其次,马拉松运动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用固定的距离和时间来衡量,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在马拉松比赛中,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同场竞技,业余选手可以和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恰好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愿望。而且在马拉松比赛中,成千上万甚至数万人参与其中,人们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比赛当中,追求的并不是锦标,而是参与。
2.2.4 自我价值的不断体现 马拉松运动是一个人智慧的展现,是体现个人自我价值的过程。许多人参加马拉松运动就是为了检验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通过马拉松运动,以能完成多长距离,能坚持多长时间来检验自己的体力、耐力、意志力,达到提高自信心并取得一定认同的目的等,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项体育运动,一种体育精神,当它的价值和作用仅仅局限在体育领域本身时,它的生命力是短暂的,但当将一项体育运动、一种体育精神与文化建设、人文环境的营造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它就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一种媒介,进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力。
3.1 在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同时普及马拉松文化
一个城市要举办一项有影响的体育赛事时,马拉松往往会被首先考虑。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承办得了马拉松赛事。因为,在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1)要求这个城市拿得出42.195km的合格线路;(2)要具备可同时接纳几万人短期内涌入的接待能力;(3)要办好一项马拉松赛既要请得来高水平的运动员,又要保证有上万人参加马拉松赛的规模。有了这3个“硬件”,办马拉松赛还需要体育、交通、医疗、宣传、保卫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马拉松运动普及马拉松文化;传播马拉松文化;提高马拉松运动的影响力、运动水平和普及性,更大程度发挥其社会价值。
3.2 完善马拉松运动的管理体制
马拉松俱乐部或长跑协会是一种有组织又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它既能满足人们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大众的选择,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活动时间,充分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和自觉积极性,为人们进行健康锻炼搭建良好的平台。
3.3 重视马拉松运动的组织、宣传与普及
高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马拉松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马拉松运动,如利用各类大众传播媒介对马拉松运动的文化和精神进行宣传,特别是利用电视、校园网络等手段;或定期在校举办各种形式的马拉松比赛,通过比赛检查马拉松运动水平,同时加强对马拉松运动的宣传力度,促使马拉松运动在校园的蓬勃开展。特别对那些没有举办过马拉松比赛的地区高校更应重视马拉松运动的组织、宣传与普及。
3.4 注重马拉松运动的科学锻炼
为使马拉松这项运动能够健康地发展,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训练和比赛时,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拉松运动,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马拉松运动期间,应定期对身体做全面检查,对那些患有心脏病等不适合参加马拉松运动症状的人,应坚决不许参加训练和比赛。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超长距离的运动,运动前,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1]张五平,等.运动之母:径赛[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47~48.
[2](日)筑地美孝,著,冯 中,译.马拉松[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4~6.
[3]夏伟恩.马拉松赛跑[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91~94.
[4]汪跃金.普通高校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国外体育科技与运动训练科学化最新成果丛书(马拉松医学)[M].北京: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专家组编印.2006:184.
The Cultural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Marathon Sports
ZHU Hui-fang, WU Fu-yong, YIN Mei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marathons,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an analysis of its binding value, and also marathon cultur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marathon. Discussed below are issu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through marathon, we can popularize and spread marathon culture, Marathon sport organization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ublicity and popularization, and focus on the motion of marathon training. Marathon can be utilized more widely for communicating, improving, and impacting exercise levels and popularity. Marathons will have greater social value because the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Marathon sports; Function; Cultural meaning
1007―6891(2014)05―0012―04
G822.8
A
2014-04-19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上海,20003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Dept. of P.E., Shanghai, 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