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鹭,纪本平
(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司法系警体部,海南海口571158;2.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天津300381)
开展幼儿武术教学的探索
杨鹭1,纪本平2*
(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司法系警体部,海南海口571158;2.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天津300381)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合理科学地对幼儿进行武术训练,对其生理及心理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我国武术幼儿教学水平,文章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较系统地论述了幼儿武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幼儿武术教学的特点,幼儿武术教学的内容,幼儿武术教学的基本方法,幼儿武术教学中的技巧等五方面的内容,为幼儿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幼儿;武术;教学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幼儿武术一般在4~6岁儿童中开展.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在提倡阳刚教育,它们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了相应的武术课程[1-6].幼儿武术课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增强幼儿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勤动手、勤动脑、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武术教育在幼儿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正逐渐成为幼儿园正常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幼儿武术教学还没有大范围推广,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手段不先进,很多幼儿园武术课照搬成人的那套方法用于幼儿武术教学,造成了幼儿武术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不知如何去教,如何去练的局面.因此,幼儿武术教学还需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本文旨在探讨开展幼儿武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为幼儿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1.1 安全第一
幼儿是家长的心头肉,更是国家的希望.因此,在幼儿武术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安全问题.由于幼儿年小体弱,身体各项机能尚在发展,加之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武术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安全问题.教学内容上可将一些压腿、下腰、下叉等柔韧练习减少或去掉.这些柔韧训练会有疼痛,幼儿会因此害怕练习武术.同时,由于幼儿尚处在生长期,平衡控制能力强,如下腰等柔韧练习,幼儿不知道该怎么去保护自己.幼儿天性就爱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或少做高难度动作和危险动作,同时要告诫幼儿不要模仿.让幼儿安全的练习武术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
1.2 注重德育教育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文明之邦,有着悠久的道德传统.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历来都是受到重视的,在幼儿武术教学中也应如此.不能因为幼儿年龄小就把武德教育忽视了.调皮的幼儿在练习武术后,就会觉得自己学习武术了,也像孙悟空,奥特慢那样很厉害了,就会去欺负其他的幼儿,这个时候武德教育就突出它的重要性了.
1.3 方法和内容灵活多变
在幼儿武术教学中还应做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灵活多变.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长时间的练习某一个动作,就会让幼儿对练习动作感到乏味,影响练习的效果,也容易引起大脑疲劳.所以要多变换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新的东西来吸引和刺激幼儿对练习武术动作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内容.
1.4 强度适中
幼儿武术教学并不是专业的武术训练,而是通过武术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丰富幼儿的业余活动,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幼儿年纪小,耐受力差,因此在对幼儿的教学中要安排适合幼儿的训练强度.幼儿不比青少年,在教学过程中,强度过大,会在心理上因为难以完成而对教授的内容产生排斥.此外,4~6岁的幼儿正处于生理上的生长期,心脏收缩力弱,幼儿的肺活量小,其体力、耐力也难以坚持,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教学强度上的安排,不宜安排大强度的教学内容.
1.5 教学过程宽严结合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调节教学气氛,做到宽严结合.放松课堂纪律,幼儿则会懒惰散漫,以至于最后都不听教师的话,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更为严重的是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教师在前几节课不适当严格,树立自己的威严形象,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想严格就很难做到.如果一直是严格也是不行的,久而久之,幼儿则会因教师的过分严厉而产生胆怯甚至是排斥情绪.要采用宽松结合的教学形式,轻松愉快与紧张有序相结合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1 训练方法要科学
任何体育训练都要讲究科学合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武术的训练中要遵循武术运动的自然规律,正确指导幼儿武术训练.避免因训练方法的不当而造成运动损伤和产生其他不好影响.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定训练内容.由于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等因素,决定了武术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按照成人的训练模式来指导幼儿武术训练.训练过程要科学合理,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且强度适宜.一节课的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长时间的训练会使幼儿感到疲劳而产生厌学,而且每节课中间也要休息至少两次,但休息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2到4分钟为宜.
2.2 课程布局安排要合理
幼儿武术教学的课程布局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通常一节课分为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成人教学一般都把所要教授的内容放到基本部分里面,而在幼儿武术教学里面,则要放到开始部分里,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而且易疲劳.刚上课幼儿热情高、注意力易集中.这个时候教授新内容幼儿更容易学会,如果放到后面进行教授新内容,那么这个时候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而感到疲劳,并且很难集中注意力,这种情况下教授新内容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幼儿武术教学中把握好课程布局的安排,这也是衡量一个优秀幼儿武术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2.3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幼儿不同与成人,任何一个武术动作都要经过反复练习与纠正才能达到正确的姿势,这样很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单一的训练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采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如增加武术活动的游戏性,把武术训练变换为游戏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中找到乐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也是影响教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动作难度大,不仅教学有困难,而且由于年龄小,协调性差,理解力差等,幼儿学习起来也吃力,很难学会,长时间下去会让幼儿失去自信心,也会失去对武术的练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易学易懂的武术基本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幼儿学习的情况而随机应变.
3.1 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
武术中的基本手型有拳、掌和勾手等.由于教学对象是幼儿,因此要选用简单易学的手型作为教学内容.拳、掌、勾手之间的转换,也就成为了教学的主
要的内容.由于年龄小,幼儿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基本手型动作的教授也显得尤为重要了[6].
在武术的基本步法中,最常见的有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和跪步等,由于幼儿各项身体素质比较差,如耐力、爆发力、力量等,也只能够学习简单的基本步法,如马步、弓步和跪步.对于仆步,对幼儿的柔韧性要求较高,所以只适合在大班和学前班中开展,在小班中仆步的教学就显得很难了.同时要注意教授各种步法间的转换.
3.2 幼儿武术操
幼儿武术操就是把简单的基本手法和基本步法随着音乐的节奏组合在一起的练习形式.武术操的内容要以拳掌勾的变化和弓步马步跪步等步法的动作等组成.这种练习不仅幼儿易学,而且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更能让枯燥乏味的武术教学变的多样起来.因此,武术操的教学应是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不论是基本手型和手型变化的教学,还是步法及步法变换教学都要围绕着武术操的教学内容去教.在动作的创编上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3~4岁的幼儿可以以简单的拳、掌、勾手的变化和开步并步的冲拳、推掌和亮掌为主,适当的增加一些马步或弓步的动作,但出现的次数不能太多.编排武术操时,步法动作间的转换与衔接要流畅,幅度不宜过大,以避免幼儿肌肉拉伤.需要注意的是动作之间的衔接时间应该适中,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衔接过快,幼儿练习跟不上.衔接过慢,定势时间过长,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就会加大,幼儿就会在长时间的定势中感到疲劳而厌倦学习.武术操创编的内容和衔接的节奏要结合音乐的歌词和节奏去创编,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识记[8].
创编幼儿武术操要特别重视伴奏音乐的选择.小班的音乐可以选用儿童歌曲.如《白龙马》、《小哪吒》、《葫芦娃》、《猴哥猴哥》等卡通的动画主题曲.大班则可以用一些比较刚强有力,气势磅礴的音乐为武术操的伴奏.如《中国功夫》、《大英雄》、《醉拳》、《精忠报国》等.在气势磅礴音乐的伴奏下,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拍一招一式的练习,做着有模有样的武术动作,可以感受到中华武术的魅力.
4.1 故事法和游戏法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在幼儿武术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武术教学与讲故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故事激励幼儿学习武术的兴趣.在教学中采用故事为主线贯穿于武术课的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认真练习.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武术教学中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武术活动中把单一的训练变化为富有游戏性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幼儿爱玩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武术动作的特点创立相对应的武术游戏,利用幼儿善于模仿的特点,设计出幼儿喜欢的游戏贯穿于武术教学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练,在游戏娱乐中得到训练,找到练习的乐趣.
4.2重复练习法和趣味教学法
重复练习法是指不改变动作结构和外部负荷表面数据,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既定间歇要求,在机体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7].古语“拳打千遍”强调的就是练习次数的重要性.重复练习法是训练中最常用的练习方法之一.在幼儿武术教学中,重复练习的数量一定要根据幼儿练习情况而定,否则重复练习会变的死板而乏味,不利于幼儿武术教学.
在幼儿武术教学中,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是每个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幼儿年龄小,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将教学与趣味小游戏相结合,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和牢记动作.
(1)巧用儿童语言.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讲解动作时,既要通俗易懂、语气平和,也要尽量使用儿童的语言,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幼儿也更容易将教师当做自己的伙伴,愿意亲近教师,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武术运动.
(2)选择相对封闭安静的环境.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成年人的注意力分散时间频率一般为每十五分钟一次,而幼儿的注意力更短,周围环境产生一个很小的动静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授中一定要选择相对封闭安静的环境.
(3)多做示范展示.由于幼儿的抽象思维较弱,在幼儿武术教学中要多采用直观教学、多领做、多示范展示,才能在幼儿的心中建立一个正确姿势的概念.多做示范展示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看了教师的精彩表演,会觉得教师好厉害,产生想学精彩功夫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模仿力很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在表演高难度动作的时候,一定要强
调不要模仿.
(4)多鼓励,并且即时给予奖励[8].每个幼儿都希望能够得到家长和老师表扬,希望他们的能力在老师这里得到肯定.奖励的物品可以有小贴画,小娃娃等卡通玩具.表扬和鼓励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也是提高幼儿兴趣的一种重要方法.表扬要贯穿在每一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中,它是上好幼儿武术教学课的润滑剂.表扬的方式可以是公开表扬或者单独鼓励法,也可以让幼儿进行个人展示,让所有的小朋友来欣赏,这对个人起着再接再厉的作用,对群体起着奋勇争先的作用.表扬和奖励对幼儿武术的教学效果作用明显.
(5)镜面教学.教学的示范面有背面、侧面和镜面.成人的教学一般都是进行背面教学,但是在幼儿武术教学中大多都采用镜面教学,因为幼儿园的老师在教授幼儿们舞蹈和早操时所采用的都是镜面教学,所以要吸收幼儿园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如武术的抱拳礼是左手掌右手拳,但在做示范的时候就要做成右手掌左手拳.在讲解的时候就必须要讲左手掌右手拳,也就是“反动作要正说”.镜面教学的能力和讲解示范也是衡量一个优秀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武术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武术的正面动作,而且也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的反面,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6)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关系到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影响注意力有客观的外在因素和自己主观因素.在幼儿武术教学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除了教师的语言讲解和精彩的示范外,教师的组织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当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这时伸出双手,有节奏的拍手,幼儿们听到教师拍手的声音,便会看着教师也跟着一起拍手,这时幼儿的注意力就又转到教师的身上.
(7)及时总结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多种,要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能死板硬套,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不管用什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都要有利于幼儿学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特别要强调,幼儿武术教学决不能按照成人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幼儿武术的教学训练,不是把幼儿训练成为专业的运动员,也不是让幼儿学习武术中的某种技能,而是通过学习武术,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培养其热爱运动的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此外,由于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在幼儿武术教学中,语言必须标准,动作必须规范,言行举止要文雅大方,只有这样才能在幼儿武术的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武术教学效果良好.参考文献:
[1]李伟.对幼儿武术教学组织和教法运用的研究[J].搏击·
[2]武术科学,2005,2(10):51-52.湖北工业大学幼儿园课题组.幼儿武术教育研究报告[J].
[3]武汉市教育科学究院学报2009,4(9):37-40.马艳,虞定海.幼儿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
[4]院学报,2010,34(3):92-94.陈斌.怎样培养幼儿武术的兴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5]2007(22):60-61.邢登江,秦子来,蒙华.武术运动对学龄前儿童素质教育的
[6]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532-534.姜云忠.浅谈幼儿武术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
[7]报,2009(6):96.刘昀.幼儿武术套路教学方法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
[8]报,2007,29(2):99-102.秦丹妮.论幼儿武术操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0,21(1):63-65.
责任编辑:毕和平
Discussion of Methods For Martial Arts Teaching of Children
YANG Lu1,JI Benping2*
(1.Police Body of Department of Justice,Ha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aikou 571158,China;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Tianjin Sports Institute,Tianjin 300381,China)
Early childhood is a critical period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in this period reasonable scientific martial arts training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thei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rtial arts teaching level of children,aiming for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the characteristics,the content,the basic method and teaching skills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of children,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eaching children martial arts.
children;Martial arts;Martial arts teaching;method of teaching
G 642
A 文章编号:1674-4942(2014)02-0233-04
2014-01-03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