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化与不平衡:转型期农村代际关系探讨

2014-04-08 18:21张红霞
关键词:公婆代际子女

张红霞

(石家庄学院 政法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

一、问题提出

传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核心是“反哺”,费孝通将中国代际关系与西方代际关系分别概括为“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代际关系是子女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老人是子女的责任,这种反馈式的代际关系被称为“哺育”与“反哺”。“父慈子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家庭关系模式。[1]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转型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农民不再固守土地,农村社会进入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农村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步衰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发生裂变,老人在家庭的地位日趋下降,家庭重心下移,在代际关系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本文从转型期农村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探讨农村代际关系的现实状况。

二、农村代际关系的现实表征

(一)代际关系不平衡

在传统中国,生育子女有着“养儿防老”的目的。代际通过“抚育”与“赡养”之间的交换达到平衡。在儒家思想中,道德的核心在于对父母的孝顺,孝顺包含着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子女必须尊敬和服从父母,并在父母年老时赡养他们。[2]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主要凭借农业生产经验进行生产,年长者由于经验丰富,对子女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子女的社会化也是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的,老人在家庭中具有重要地位与权威。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城乡壁垒的打破,农村的年轻人外出就业,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知识与信息,老年人的经验却相对落后,老人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受到质疑。

目前,在农村地区,老人对子女有着无尽的义务。首先要把子女抚养成人,儿子长大后,还要为儿子盖房子、娶媳妇。近年来,随着婚姻习俗的变迁,女方向男方要的结婚彩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以河北省东南部的衡水地区为例,在当地农村,老人为儿子盖房子、娶媳妇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当地结婚费用较高,见面礼、结婚定日子的彩礼加起来需要七八万元。除婚姻费用之外,父母还要在儿子结婚之前建一栋新房,如果没有新房,女方一般不会同意,甚至在当地都没有人提亲。除此之外,在儿子刚结婚经济不富足的时候,老人还要为儿子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等有了孙子后,还要担负起照顾孙子的责任。另外,儿子婚后一般与老人分开居住。在父母丧失劳动力之前,子女不需为父母负担任何生活费用, 一旦父母丧失了劳动能力,便只能在儿子家庭获得最低的生活保障,难以获得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剩下的日子大多不会太长,因此,子女真正为父母承担的义务远不及父母为子女操心时的责任。[3]

在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尊老和爱幼是同时被关注和强调的,老人在家庭中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地位,处于中间状态的中年人要给予他们同等的关爱与照顾。从某种程度上讲,代际关系的重心支点处于中间位置。但是随着近年来农村传统伦理观念的淡化,老年人的地位与权威受到质疑,出现了重点关注下一代的现象,表现为尊老不足而爱幼有余。[4]

(二)代际关系疏离化与代际关系紧张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的变迁,农村居民的价值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家庭文化逐渐衰落。很多年轻人更多地寻求个体生活的舒适化与便利化,不愿意为老人作出一些牺牲与让步。这导致很多年轻人结婚后不愿意与老人生活在一起,更倾向于分家另过,或不分家而单独居住。在农村,核心家庭占大多数,大部分老人都是单独生活,尤其是一些丧偶老人,单独居住与生活,与子代的关系并不紧密。这样的生活状态给老人生活带来了很多意外风险。

在农村还存在代际关系紧张现象。所谓代际关系紧张,是指代际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对自己当前所处位置不满,并试图改变关系现状,其中可能伴随着代际摩擦与冲突。[3]代际关系中比较容易引发关系紧张的当属婆媳关系。传统的婆婆强、媳妇弱的代际关系向媳妇一边倾斜。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儿子结婚要支付给女方高额的彩礼,还要给儿子盖好房子,帮助照顾孙子等,但是随着农村青年女性权利自主意识的提高,大部分儿媳对于老人的付出并不认同,认为这是老人应该为儿子家庭所做的。由于结婚前并没有太多的情感联系,婚后又不生活在一起,所以大多数儿媳与公婆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感情。而作为大家庭的成员又要有密切的联系,生活习惯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以婆媳关系紧张为特征的代际关系紧张。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突出表现在对老人的赡养、对孙子女的照料等问题上的矛盾与纠纷。随着家庭的核心化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核心家庭中主导能力增强,具有家庭事务的决策权,由于公婆与儿媳原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所以儿媳对公婆远没有对娘家父母的感情深厚。但是在农村传统伦理下,媳妇已经成为婆家的主要成员,理应对公婆孝敬,公婆也认为媳妇要赡养自己、尊重自己、体贴自己。但是由于缺乏情感基础,儿媳与公婆之间难以做到互相理解与体谅,所以容易造成家庭矛盾。

(三)老人赡养问题凸显

在传统的代际关系中,子代对亲代的赡养是农村代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老人的赡养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相反,随着年轻人从业形式的变化,家庭养老遭遇危机。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亲代完全依赖儿子养老。对儿子来说,这一赡养逻辑是建立在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上,赡养是一种回报。而对儿媳来说,夫妇是一体的,丈夫应尽赡养责任的对象——父母(公婆),自己也义不容辞。但实际上,她更在意公婆在能劳作时是否对自己有所帮助,以致在赡养态度上有所表现。[5]笔者在很多农村地区调查发现,多数农村老人在自己有劳动能力时,基本不需要子女对其进行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凭借自己的劳动挣得一份收入养活自己,同时还尽量帮助子代家庭做一些事情。在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时,他们才需要儿子家庭尽养老义务。但是,目前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不容乐观。首先表现为对老人基本需求的忽略。父母年老以后,都需要子女在情感上给予更多的关照,但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与老人多交流,经常嫌弃老人唠叨。老人在生活方面也需要子女关心,但是年轻人多数只关注自身的利益需求,说活、做事不顾及老人的心理感受。其次是对老人基本权利的侵犯。老年人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权利诉求。在农村,一些丧偶老人生活孤独,希望再婚找到生活的伴侣。但是很多年轻人不顾老人的权利需求,对老人再婚问题进行再三阻挠,干涉老人的生活。把老人的积蓄及财产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剥夺老人对财产进行重新分配的权利,一些年轻人甚至对老人的人际交往进行干涉。

三、农村代际关系变迁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务工。他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出行方式不断改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受城乡文化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个人主义意识和主体意识上升,对家庭的责任感被对金钱的吸引力所代替,对物质条件的追求成为家庭的主要目标,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出更多的经济理性,不分情况地重利益轻感情。在对待老人上,传统的伦理观念弱化。面对相对健全的城市养老体制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人们极易在巨大的反差中产生心理失衡。在传统的伦理观念中,人们把对父母的赡养看成是自己无可推卸的责任,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福利不均改变了农民先前的观念。在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尚无力全面顾及之时,就已经在心里把这部分责任让渡给社会了。[6]

在传统社会中儿童的社会化主要在家庭中完成。父母通过言传身教,使代际关系的平衡性延续下去。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儿童的学校教育成为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的内容一般是现代性的科学知识,对儿童及青少年灌输的更多的是个体自由、权利平等等,而缺乏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教化。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及青少年缺乏对“孝”的内容的传承与传统性的伦理道德的继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视这些为封建糟粕。这使得传统的尊老、敬老失去了传承的渠道。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的农民群体,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失去了辨别善恶的能力,也没有正确的价值指引。道德教育,尤其是家庭美德教育途径的缺失造成孝道失传,而孝道的失传会使本应平衡的代际关系失衡。[7]

四、结论与讨论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传统道德习俗逐渐弱化,农民更多地成为追逐个体利益的行动者。市场经济带来农民对金钱的日趋重视和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乡村共同体逐渐离散化,传统的尊老、敬老的风气逐渐淡化。农村的代际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代际关系不平衡,亲代为子代付出较多,而子代回报较少,代际关系重心下移。青年人为追求个体生活的自由不愿意与老人居住在一起,代际关系疏离。由于老人赡养、孙代照顾等问题,儿媳与公婆之间容易发生家庭矛盾,引发代际关系紧张。在一些农村地区,老人的赡养状况并不乐观,缺乏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在此状况下,在国家层面应加强对传统代际关系回归的引导,在亲代与子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加强亲情沟通为基础,建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代际关系。

[参 考 文 献]

[1]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1983(3):7.

[2]赵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文化与结构结合的路径[J].青年研究,2010(1):48.

[3]贺雪峰,郭俊霞.试论农村代际关系的四个维度[J].社会科学,2012(7):73.

[4]王树新,马金.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代际关系新走向[J].人口与经济,2002(4):19.

[5]王跃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以北方农村为基础[J].社会科学研究,2010(4):118.

[6]武卉昕,王萍.当代农村孝道流失的社会原因探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0-111.

猜你喜欢
公婆代际子女
恩怨如污垢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