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焰, 胥 俊
(暨南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510632)
【察候】观察、察看。
卷31《天文志》:“至于《周礼》测景求中、分星辨国、妖祥察候,皆可推考,而独无所谓璇玑玉衡者,岂其不用于三代耶?”(805)①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新唐书》的页码。
按:《集韵·祭韵》:“察,伺也。”《文选·东京赋》“目察区陬”薛综注:“察,观也。”又《说文·人部》:“候,伺望也。”《希麟音义》卷2“纬候”注:“候,伺也。”是“察”、“候”皆“观察”、“伺望”之义,为同义复词。郝经《续后汉书》:“主望祭山川,察候山林妖变罔两之属。”亦其用。
【暨于】及至,到了。
卷31《天文志》:“贞观初,淳风上言:‘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则浑天仪也。《周礼》,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见日行黄道之验也。暨于周末,此器乃亡。’”(806)
按:《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韦昭注:“暨,至也。”《广韵·至韵》亦曰:“暨,至也。”“暨于”即“至于”。“暨于”一词正史中频见。《后汉书·律历志》:“皇牺之有天下也,未有书计。历载弥久,暨于黄帝,班示文章,重黎记注,象应著名,始终相验,准度追元,乃立历数。”《晋书·律历志》:“自此以降,暨于秦汉,乃复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中节乖错,时月纰缪。”《北齐书·文宣帝纪》:“自皇太后诸王及内外勋旧,愁惧危悚,计无所出。暨于末年,不能进食,唯数饮酒,曲蘖成灾,因而致毙。”皆其例。
【准基】水平底座。
卷31《天文志》:“太宗异其说,因诏为之。至七年仪成。表里三重,下据准基,状如十字,末树鳌足,以张四表。”(806)
按:《说文·水部》:“准,平也。”段玉裁注:“水平谓之准,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谓之准。”《说文·土部》:“基,墙始也。”后引申为物体的底部、底座。宋苏颂《新仪象法要》亦载其物:“十字水趺,后魏曰十字水中,植立四龙柱。李淳风曰准基,末植鳌足,以张四表,梁令瓒曰水平槽。韩显符复曰十字水平。”“水平槽”、“十字水平”的叫法,正形象地道出了李淳风浑仪底座“准基”的特点。
【距度】距离和宿度。
卷31《天文志》:“二曰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璇玑规、月游规,列宿距度,七曜所行,转于六合之内。”(806)
按:度,宿度,指天空中标志星宿位置的度数。《素问·离合真邪论》:“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张志聪集注:“度,谓周天之度数。”《后汉书·律历志中·贾逵论历》:“太史令玄等候元和二年至永元元年,五岁中课日行及冬至斗二十一度四分一,合古历建星《考灵曜》日所起,其星间距度皆如石氏故事。”《旧唐书·历志·开元大衍历经》:“求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以正交加时度余,减大衍通法。余以正交之宿距度所入限数乘之,为距前分。置距度下月道与黄道差,以大衍通法乘之,减去距前分,余满二百四十除,为定差。”皆其用例。《汉语大词典》收“距度星”条,未收“距度”,不妥。
【法制】作法和样式。
卷31《天文志》:“至于《周礼》测景求中、分星辨国、妖祥察侯,皆可推考,而独无所谓璇玑玉衡者,岂其不用于三代耶?抑其法制遂亡,而不可复得耶?”(805)
按:“法”有“作法”义。《墨子·辞过》:“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制”有“样式”义。《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汉语大词典》“法制”条立三个义项:1.法令制度。2.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3.犹方案,格式。未及此义,当补。
【伤夭】伤害、摧残。
卷34《五行志一》:“若政得其道,而取不过度,则天地顺成,万物茂盛,而民以安乐,谓之至治。若政失其道,用物伤夭,民被其害而愁苦,则天地之气沴,三光错行,阴阳寒暑失节……”(872)
按:伤谓伤害,夭谓摧残。《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夭即摧折、摧残之义。此例“用物伤夭”与“取不过度”相对而言。“用物伤夭”,即是取用过度,暴殄天物;而“取不过度”,则自然“物不伤夭”。“伤夭”一词,史书尚有用例:《宋书·顾觊之传》:“晋平、赵敬,淫放已该;汉主、魏相,奚独伤夭。同异若斯,是非孰正。”《晋书·裴頠传》:“此若差违,遂失神农、岐伯之正。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深。古寿考而今短折者,未必不由此也。”《隋书·音乐志·齐》:“嗟此举时,逢至道。肖形咸自持,赋命无伤夭。”《汉语大词典》收“夭伤”条。
【傍视】从旁边看。
卷34《五行志一》:“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以其一献韦后。”(878)
按:犹“旁视”、“侧视”。《说文·上部》:“旁,溥也。”又《人部》:“傍,近也。”段玉裁注:“傍,亦假旁为之。”是“傍”实为表“旁侧”义之本字。《隋书·天文志上》:“晋著作郎阳平束晳,字广微,以为傍方与上方等。傍视则天体存于侧,故日出时视日大也。”“天体存于侧”,是“旁视”的结果,也正是其义为“从旁边看”的有力佐证。《汉语大词典》收录“旁视”、“侧视”。
【瞭视】指视力好。
卷34《五行志一》:“公主初出降,益州献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黍米,眼鼻嘴甲皆备,瞭视者方见之。”(878)
按:《玉篇·目部》:“瞭,目明也。”《广韵·筱韵》亦云:“瞭,目睛明也。”瞭视犹明察,谓看得清楚,也即视力好。
【蹂跞】践踏。
卷35《五行志二》:“十二年春,青州一夕暴风自西北,天地晦冥,空中有若旌旗状,屋瓦上如蹂跞声。”(901)
按:《玉篇·足部》:“蹂,践也。”《广韵·宥韵》:“蹂,蹂践。”柳宗元《行路难》:“躏跞磵壑何当存。”蒋之翘注:“跞,车所践。”故“蹂跞”为同义复词,乃“践踏”之义。明宋濂《文宪集·东丘郡侯花公墓碑》:“谁其最雄花将军?力驱智驾敌万人。蹂跞群盗犹麏,大刀长戟属櫜鞬。”亦其用例。
【殆忽】懈怠轻忽。
卷37《地理志一》:“呜呼,盛极必衰,虽曰势使之然,而殆忽骄满,常因盛大,可不戒哉!”(960)
按:“殆忽”犹“怠忽”。“殆”通“怠”。《中说·述史》:“尼父之经,夫子之续,不敢殆也。”阮逸注:“殆、怠同。”《墨子·杂守》:“卒乃不殆。”王念孙《读书杂志》曰:“怠、殆古字通。”《汉语大词典》收“怠忽”条。
【侵击】侵犯攻击。
卷50《兵志》:“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1330)
按:《国语·楚语下》:“无相侵渎”。韦昭注:“侵,犯也。”《慧琳音义》卷38“挥击”引《考声》注:“击,攻也。”“侵击”,汉代史书中已见。《汉书·乌孙国传》:“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公主及昆弥皆遣使上书,言‘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人民去,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汉。’”《南齐书·扶南国传》:“人性善,不便战,常为林邑所侵击,不得与交州通,故其使罕至。”均其例。
【陷蹙】谓领土丧失缩减。
卷50《兵志》:“时边土陷蹙,神策故地沦没,即诏伯玉所部兵,号‘神策军’,以伯玉为节度使,与陕州节度使郭英乂皆镇陕。”(1332)
按:“陷”谓沦陷,指领土丧失。《广雅·释诂三》:“蹙,缩也。”蹙谓缩小,此指领土削减。《新唐书·兵志》中“边土陷蹙”与“故地沦没”相对为文,均指“土地沦陷缩减”。
【溃变】犹溃乱,谓混乱逃散。
卷50《兵志》:“神策兵既发殆尽,志贞阴以市人补之,名隶籍而身居市肆。及泾卒溃变,皆戢伏不出,帝遂出奔。”(1333)
按:《广韵·队韵》:“溃,逃散。”《尔雅·释言》:“虹,溃也。”邢昺疏:“溃,败乱也。”又《汉书·尹翁归传》:“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颜师古注:“变,乱也。”《文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用成大变。”李周翰注:“变,乱也。”“溃变”一词,正史中凡4见。另三例均见于《清史稿》:《杨岳斌传》:“未几,陶茂林、雷正绾两军相继溃变。”《新土尔扈特传》:“七年五月,布伦托海兵民溃变,李云麟走青格里河。”《西藏传》:“甫抵拉萨,即围攻驻藏大臣衙署,死者数十人。后经藏官弹压,开往前敌,未交绥,均溃变,由小路逃去。”
【严奥】森严幽深。
卷76《后妃传》:“盛德之君,帏薄严奥,里谒不忓于朝,外言不内诸阃,《关雎》之风行,彤史之化修,故淑笵懿行,更为内助。”(3468)
按:“严”有“严密”义,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广韵·号韵》:“奥,深也。”《汉书·王褒传》:“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颜师古注:“奥,幽也。”严奥,即森严幽深。《新唐书·高宗则天武皇后传》:“又度明堂后为天堂,鸿丽严奥次之。”《汉语大词典》收“严邃”,两词义同。
【笫裯】床和被子,代指男女房中之事。
卷76《后妃传》:“笫裯既交,则情与爱迁;颜辞媚熟,则事为私夺。”(2173)
按:《方言》:“床,陈楚之间或谓之笫。”《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抱衾与裯。”毛传:“衾,被也。裯,襌被也。”
【开治】解除惩处。
卷76《太宗文德长孙皇后传》:“后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请绳治,俟意解,徐为开治,终不令有冤。”(3470)
按:“开”有“销除”、“解除”义。晋陆机《演连珠》:“臣闻理之所守,势所常夺;道之所闭,权所必开。”《北齐书·神武帝纪下》:“(高欢)请开酒禁,并赈恤宿卫武官。”“治”有 “惩处”义。《尚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治斯,榜掠千余。”开治,即解除惩处。《汉语大词典》收录“开治”一词,释为“开辟疏通河流;开挖河道,治理水害”。未及此义,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