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景, 马志荣
(广东海洋大学 思政部,广东 湛江524088)
近年来,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设立和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一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理论热点。随着新成果不断问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意识逐渐增强,这无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和建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同其他学科相比,还属于名副其实的新学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规范和整体标准,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不尽相同。这种情况也说明作为一个新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以达成共识。纵观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思想品德上。具有较高社会主义觉悟,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团结协作,爱岗敬业。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处世、处事能力的提高。
2.知识结构上。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学习方法与态度上。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能力培养上。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具备对某些专攻方向的研究能力和其它研究方向的发展能力。
5.职业定位上。通过以上能力的培养,能胜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教学与从事科研研究、党政、企事业单位文秘管理等工作。
以上这些目标设置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可以看出,这些目标设置有的偏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有的偏重思想教育的培养;有的偏重外语能力的培养;有的偏重科学研究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总之,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有一定的缺陷。
现行的各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培养目标若只从思想品德、知识与能力结构以及职业定位进行设置,很明显是不能与中国的时代特征有力相结合,不能凸显其与时俱进的品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强调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与时政问题联系紧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方面是应着重体现在培养目标里的。石仲泉研究员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定要做到关注历史,诠释现在,面向未来,并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具体的每项目标设置上比较范化。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加强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上的全方位设置,从分散到整合,逐步规整一门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发展前景的重要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标志性的学科。这个学科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继承和发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来说又处在基本原理的位置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方面。[1]换言之,在知识体系方面,应要求此专业的研究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原理,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源与流的关系,同时,也是该硕士点研究生必备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前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目标培养应当高于现实,但不能脱离实际。在职业定位上的目标设置,应在充分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当前形势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定位为从事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是缺乏实际性的。[2]另外,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和检验培养目标是否达到,这是目标设置必须考虑的。一个目标设置后无法去检验其是否达到,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目标设置。如思想品德和能力上的一些目标是难以操作与检验的。
近年来,研究生自杀事件屡屡见于报端与网页。一者是年龄与知识的成长与心理素质的成长没有同步进行;二者是现在研究生就业形势每况愈下,心理压力巨大,特别是一些冷门学校、冷门专业的研究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基础,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促进心身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设置心理素质与身心健康方面的培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实施心理素质与身心健康方面的培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与授予其知识与能力同等重要,是增强“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三高”为特征现代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其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选修课和探索性课程偏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缺乏。选修课是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的能力而开设的。但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选修课,基本上是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质量差、数量少,课程管理不规范,忽视了研究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及论文的选题。缺少培养研究生治学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课程和环节。
同时,在设置的课程中,课程内容有重复现象,既浪费了时间又使学生感到厌烦。
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各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招生已经陷入尴尬境地,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调剂来的。这样,通过调剂招来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学科背景不同,导致他们掌握的知识水平差异很大。同时,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调剂生有可能在掌握专业知识方面欠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广泛,仅靠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4]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科之间缺乏交叉和渗透,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能够成为专才而不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针对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
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作为此专业的研究生:一方面,要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与改革的实践的过程,具有丰富充足的实践经验。高校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情况下开设教学课程能够不断丰富教学理论知识,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因此,具有专业的研究生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分析研究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些政治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可达性与可测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能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要求,只有加强硕士研究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全面的获取知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动态设置目标。同时,检测目标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设置目标之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目标的检测方式,以至目标最终能得到检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有一个整体性的目标系统。该专业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突出自身特色,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按照思想品德、理想信念、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就业规划目标的顺序和分类进行设置,并使其形成一个整体性系统。
1.思想品德方面。应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信念,拥护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团结协作,爱岗敬业。
2.理想信念方面。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为人正直、勤奋刻苦、学风严谨。应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和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3.知识结构方面。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及创新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熟悉所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与最新动态;至少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本学科和相近学科的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能力培养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开展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
5.设置身心健康与人格力量方面的目标。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应具备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具有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和品行素质以及行为修养素质。
6.职业定位方面。能胜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管理;从事党政机关的宣传、宣讲和管理等工作;从事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的理论指导与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队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整合现有的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科研人员,凸显专业特色。另外,加强专业教师资源建设,吸收大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博士、硕士进入高校教师行列,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推动学科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人力资源基础。[5]这样,使科研与教学结合,使这些具有交叉学科优势的师资具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才能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评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目前属于二级学科,要尽快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学科知识、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要按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要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学科从培养本学科合格的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从培养研究型的优秀人才角度出发,制定本学科的学位课。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开设研究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一是对于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要适当增加基础课的学习,使其逐步适应学生生活,实现由“社会人”到“校园人”的转变。二是对于跨专业调剂生适当增加些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课程设置。三是选修课课程要多样化,发散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四是要增强学生写作论文的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属冷门专业,生源参差不齐,但这未必是坏事。贴近学科交叉与渗透,即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加重对科研的份量,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保证学位课程学习的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特点,增设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知识。同时,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各学科间之间要积极组织学术研讨会、交流会,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解决知识结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学术能力强、实践能力强、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设置合理课程、提高研究生的能力培养,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遵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的科学研究相结合,与专业发展的现状相结合,与社会实践需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 黄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06,(7).
[2] 周中之,李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之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5).
[3] 顾钰民.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J].理论学刊2009,(8).
[4]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
[5] 杨凤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内涵及其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