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婕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
论姜夔之“隔”
杜文婕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
白石词以清刚淳雅著称,开清空一派,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王国维却对白石词颇有微词,其中一个观点就是“犹有隔雾看花之恨”。我认为此之“隔”并不能称为遗恨,这是白石词至真至纯的一个表现。
姜夔;隔;矛盾;含蓄
前人对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甚高,誉为“如盛唐之有李杜”(陈锐《袌碧斋词话》),“文中之有昌黎(韩愈)”(《词林纪事》引许昂霄语),“词中之圣”(《七家词选》),或有偏爱之处。张炎用“清空”二字概括白石词格,说“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姜夔词风神潇洒,意度高远,仿佛有一种冷香逸气,令人挹之无尽;色泽素淡幽远,简洁醇雅,能给人以隐秀清虚之感;笔力疏峻跌宕,言情体物,善用健笔隽句,造成刚劲峭拔之风;讲究律度,多自制曲,格高韵响,谐婉动听,他有17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郭麐《灵芬馆词话》说他“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颇能道出白石词的独特个性。姜夔写作态度严谨,注重艺术琢练,其词风很受南宋晚期的骚雅派和清代浙派词人推崇。但国学大师王国维对姜夔的评价却似是贬大于褒,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1]4247“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等句何如耶。”[1]4248“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1]4248
王国维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呢?其中第一方面原因当为宋代诗词中用典较多,姜夔亦然。姜夔用典很有讲究,一般不会直接言明,他说:“僻事实用,熟事虚用。”所以如果学问涵养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不明典故的现象,致使无法体会其中的意思。第二个原因是宋代诗词多讲理,故而瘦硬。姜夔的词作时时表现出浓浓的理趣,欣赏时需要细细揣摩,有时不身临其境就难以体会出他的意思。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姜夔复杂的感情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写道:“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切,说事要圆活,说景要微妙。”这可以说是姜夔对于用典艺术的经验总结。在实践过程中,他所应用的典故虽不能完全做到这几点,但也算得上是“技法精妙”了。
以《疏影》为例,此篇句句或用典或化用诗句,晦涩难解,词旨飘忽不定,以致产生了前人对本篇主旨的多种说法,但是姜夔终于用他人的文字显示了自己所独有的幽韵冷香、清刚醇雅。首句“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长满苔须的枝条上点缀着晶莹如玉的花朵,一对小小的翠鸟在枝头相互依偎。此句用典出自柳宗元《龙城录》:隋名将赵师雄醉游罗浮山,遇一女子,二人同饮,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待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在大梅花树下,枝头有翠鸟,而女子不知去向。姜夔借此写梅之貌,“苔”、“玉”、“翠”构成一幅绚丽的而又是冷色调的图画,展示了一种和谐安谧的氛围,以乐景写哀,从反面突出了梅之寂寞。第二句“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客居他乡又逢梅花,傍晚时分,她在篱笆的角落靠着竹林,默默无语地伫立着。此句化用杜甫《佳人》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姜夔这句写梅之神,人与梅合一,既写出了梅之孤独也写出了人之寂寞;倚竹而立,既写出了梅之飘逸也写出了人之高洁。后面两句“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昭君不习惯那遥远的大漠生活,只思念江南江北的故里,料想她的魂魄会在月夜归来,化作这幽静孤独的梅花。此句把昭君出塞与“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巧妙地揉为一体,以“昭君”点化梅之魂,恰到好处,昭君不仅有梅之美貌,梅之纯洁,梅之高尚,而且和梅一样的孤独寂寞。第五句“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人们还清晰地记得南朝皇宫中的一桩往事:在寿阳公主酣睡之时,一朵梅花飘落在她的眉间。相传南朝寿阳公主日卧含章殿下,梅花落额上,成五片,拂之不去,成“梅花妆”,此句用典故形容梅花凋落。第六句“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不要像春风一样不怜惜这娇美的梅花,要早早地把她珍藏起来。姜夔竟有奇想“金屋藏梅”,怜惜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两句“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如果还让梅花一片片凋零,随流水而去,那就怨玉笛吹奏的哀曲了。等到那个时候,再也找不到那阵阵幽香了,只剩下那横斜的疏影照映在小窗之上。暗香不再,疏影残留,飘渺黯淡,洞入人的心灵,久久萦绕。这里化用了李白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借此,我们可以窥视出姜夔词中的用典面貌,不仅数量多,而且多为化用、暗用,以至给人造成“隔”之感。姜夔词中的理趣也是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如“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有谁比得上长亭的柳树见到的离人多呢?倘若柳树也有情,恐怕也会衰老不堪,不会这样青翠了。此句与李白的“清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境界相近,以雅致之笔写出相思离别之情,清新脱俗而不显繁缀。又如“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春风还没有吹绿大地我的头发就已经先白了,人间的离别太长久了反而不像当初那样悲伤了。青春已逝,白发垂鬓,作者由青春思念到垂暮,或许思念已成为家常便饭,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或许思念已把他折磨得感情麻木了,总之他达到了“人间别久不成悲”的境界,富有深刻的人生体味和理性色彩,耐人咀嚼回味。
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姜夔词“终隔一层”主要针对的是其咏物词,他还说:“白石有格而无情。”[1]4249这就是他对姜夔造成误解的主要原因。姜夔的咏物词把国仇家恨、羁旅之情与缠绵的思念合为一体,再反映到客观的事物上,句句感人,但又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一句写国耻、哪一句写思乡、哪一句写怀人,这样的表现手法可能并不是姜夔刻意所为,而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造成的效果。
另外,姜夔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第一、他是一个地道的江湖文人,儒、道、佛三家对他的思想都有影响,但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儒家济世思想在他心中是最深刻的,他要求济世、要求有所作为、要求建功立业,但现实与理想却背道而驰,积极入世与被迫出世时时刻刻咬噬着他的内心,撕裂了他全部的人生和理想。第二、成就姜夔一生事业的当数其带有梅花意象的怀人词、恋情词,20年对合肥情人的忆恋为中国文学宝库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财富,同时见证了姜夔执着不渝的爱情,但这里有一个矛盾现象:从姜夔的词作中可以看出,合肥在他的心目中是第二故乡,合肥情人是他感情的皈依,但他身在合肥时却仍然满怀漂泊之感和思乡之情,如其词作《淡黄柳》题序中写道的:“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一个“客”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同时表明姜夔虽客居合肥多年,但感情上从没有融入其中。另一方面,《鹧鸪天》中“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所抒发的是家居生活的温暖,亲人关怀、天伦之乐的幸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情人的眷恋和对家庭生活的向往这对矛盾也是姜夔所不能化解的。第三、辛弃疾的词立足于用豪壮的激情“提出问题”、苏轼词立足于用旷达的情怀“解决问题”,而姜夔之词则是用文人的思绪“感受问题”。姜夔时时沉浸在人生的问题之中,时时享受着世间及自己给予自己的精神上的折磨,虽然他曾经试图摆脱这种折磨,如“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一声何处提壶鸟,猛省红尘二十年”,但总的来说,他的一生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并自得于其中。精神上的痛苦都是自己想象的,只有身上的伤才是实实在在的,姜夔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想象着自己的痛苦,他虽一生沉沦下僚,但并没有经历大风大浪,这与苏轼的大起大落的坎坷人生不同,而苏词却能表现出人生的豁达,让自己的感情有一条明晰的道路可“出”,所以说姜词所呈现出来的面貌是姜夔的独特心性气质所致,是他沉浸于自己的痛苦的结果。再如,姜夔的家国之感在认识辛弃疾之前与辛词是有很大区别的。辛弃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猛士,他的爱国词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创作目的之上的,而姜夔是一个有济世之心的江湖文人,他是受当时大环境、大气氛的感染而不自觉地沉浸在家国的感慨之中,所以他的词只能表现“黍离之悲”,是瞬间的切实感受,他并没有形成“改变民生、收复失地”的主动而明确的意识。姜夔在认识辛弃疾之前的家国之感除《扬州慢》外大多是与羁旅之情、迟暮之悲和恋人之思杂糅在一起的,但他与辛弃疾的唱和之作——如《永遇乐·北固楼次稼轩韵》——却是理性思考之后的明确、单纯的感慨,在此,他不“隔”了,他把心中的感受用明了细致的线条勾勒了出来,这是因为他在创作的时候明确了创作意图:我要表现爱国之情。而原先他则是:我要舒忧娱悲。
姜夔在创作上主张语言含蓄,他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写道:“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於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除此之外,他还提出“高妙”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姜夔用优美的语言表现复杂的感情,即让人体味出其间的浓厚与微妙而又让人说不出何以为妙,他这种“复杂的感情——含蓄的语言表达——让人知而又不知其妙”的艺术更能反映出他语出真实感情,并且说明他的作品真正表达了他的真实。在姜夔的咏物词中,他用眼前实实在在之所见,表达心中恍恍惚惚之所思,乍看之下以为是他细心雕琢,刻意使词旨飘忽不定,其实这正是姜夔的真实之所在,是他直接地表达心绪的体现。他本是就具有这样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所以他这样写,可谓是心口如一。
文学创作本来就是感性的,我们读姜夔的诗词就要用感性的心去体会,而不能像做化学实验一样非要理性地分析出其中的成分到底有几种、到底是什么成分,难道他在怀念恋人的时候就没有思乡之情吗?难道他在思乡的时候就没有对国家的感喟吗?当然不是,这些感情在他身上是不可以分开的,他本身就是这些感情的统一体,那我们为什么要求他先把自己分割开来再进行创作呢?他的作品就是他这个人本身,那我们为什么要揉碎其中的情感呢?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们能体会出其中的感情和心境就可以了,不必非要分出个一二三四类来。用心细品姜夔之词,我们可以发现,他不是无情反而是多情,看似“隔”,实则纯真。
[1]唐圭璋. 词话丛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贾建钢 校对:朱艳红)
Study on Mistiness of Jiang Kui’s Work
DU Wen-jie
(College of Literature,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
Jiang Kui formed his unique “elegance”and “mistiness”. He achieved elegance of poems, and apart from“bold and unconstrained” and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he formed his own writing style and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ems . At the same time, he formed the style of “mistiness”. But Wang Guowei has criticized Jiang Kui's poems, one point is his poems obscure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 think it was“mistiness”in name, not in essence. In fact, it was real trueness and pureness.
Jiang Kui; mistiness; contradictory;implied
I207.23
A
1673-2030(2014)03-0083-03
2014-06-23
杜文婕(1983—),女,河北廊坊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