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
(广东警官学院 公共课部,广东 广州51023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式人才培养阶段走入大众化人才培养阶段。从数量上看,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有278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①数据来源于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较于十年前增长一倍以上。高等教育的功能也随之正在发生变化: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精英型培养模式,目前高校逐步转向大众型培养模式,不再仅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进而向用人单位输送应用型人才,这已成为目前我国众多地方院校的共识。换而言之,培养路径多元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我国高等院校体系中,地方院校所占比重最高,承载着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然而,部分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误区与偏差,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强调的是办学规模的最大化,对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则关注较少,甚至逐年下降,从而导致地方院校不断扩张招生规模,却没有根据院校所在地区社会、产业发展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导致部分地方院校存在办学理念偏差、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适应能力、就业存在一定困难等诸多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地方院校就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并未得到落实,导致培养效果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教育是社会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和中心环节,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调节社会与人的关系,谋求社会与人的平衡。”[1]从这个角度而言,地方院校应该怎样发挥自身主动性,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用人单位接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中一个需要研究的议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分类标准,人才可以被大致区分为两大类:基础研究型人才与应用技能型人才。基础研究型人才是指长期致力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性研究的专业人才。[2]通过深入、持续的研究,基础研究型人才能够挖掘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进而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应用技能型人才则是以基础研究型人才从事的工作为铺垫,进一步将挖掘出的一般性自然规律进行转化和应用的桥梁性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正是属于“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与研究型高校不同的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当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非“研究学术型人才”。
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着重向学生传授如何开展理论应用,在掌握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地方院校培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有别于职业技术类的专门人才,作为本科应用型人才仅仅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既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进行初步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也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技术知识,能够快速融入到实际工作场景之中。
换言之,对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侧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是必须把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备一定水平的实践能力,还应拥有自我学习的潜力。因此,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应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技能的学习,还应该汲取广泛的知识,夯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具备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的良好潜力。
随着我国逐渐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已有一些地方院校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理念,并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从总体上看,还未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定误区。
1.部分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存在偏差。一直以来,政府对公办院校的投入有重点及非重点之分,针对前者,国家财政有专项拨款,并优先输入办学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启动了“211”和“985”重点高校建设工程,有幸被纳入其中的高等院校在办学资源的汲取上获得了优先资助和政策支持。当时,高等院校是否被纳入上述重点建设工程考核指标主要围绕科研而非教学展开,这导致部分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重学轻术”的发展思路,将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却忽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应关系:“专科升级本科,本科转型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进而升格为重点建设院校,争取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更多的教授、院士进驻”[3],这些已经成为诸多地方院校的发展目标。
这种错误的办学定位,导致目前诸多地方院校陷入发展困境。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院校在自身资源比较有限的前提下确定高目标,盲目将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方向,虽然在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上得到较大扩张,但是在教育资源、教学水平等方面却难以达到规范标准,其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不被市场认可,进而导致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而许多用人单位缺少大量合适的技能型人才。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院校办学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时不切实际,教育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学生自主意识和实践精神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无法用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2.人才培养理念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人才培养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形成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良好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意识,进而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上。然而,目前地方院校和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脱节,二者很难达到无缝接轨。一方面,用人单位着重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希望学生在进入工作后能立刻适应岗位需要,另一方面,目前地方院校的培养体制却仅仅以理论知识与素质的培养为中心,忽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培育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岗位能力和超越于岗位技能之上的持续学习能力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状态,这是地方院校目前还未有切实实现的重要难题之一。虽然许多地方院校已经将理论、实践课程放入教学体系中,但是二者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理论知识,高年级修习实践课程,两大课程体系之间是相互脱节的。此外,由于实践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很难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真正提升。根据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缺乏社会经验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项主要因素。[4]
3.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缺陷。地方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强调学科本位,以学科既有知识体系为标准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科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打下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然而,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对学生传授和教导基本的职业经验,忽视了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之间的脱节。深入而言,过于强调在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过强,学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在课程内容上选择以知识的掌握而非职业技能的提升为首要考量指标,这导致本科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天然衔接被割裂。
其次,由于地方院校课程设置的精细度与专业性很强,缺少对跨学科交叉知识的传授,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博程度受到限制,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则依然沿袭固有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打下知识基础,但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比较匮乏,其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职业技能水平比较低,进入职场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4.教学方法单一,以 “讲授法”为主。一般来说,教学方法是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完成教学任务目标而开展的秩序化、规律化的活动方式,要求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上,地方院校应该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包括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小组式,并将若干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一定裨益。
然而,一些地方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作为主要方法,注重知识的掌握与累积,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可以说,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受限已经成为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5.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体制,亟需打造一支与之相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一方面,地方院校从现有师资队伍来源情况来看,多数教师是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未参与社会实践生产,缺少相应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更是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学习,往往仅强调鼓励教师进入科研机构、院校继续攻读学位,忽视派遣其进入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熟悉相关业务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在对教师的业务考核上,也多是以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为准,而对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硬性要求。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地方院校的教师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很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也难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地方院校建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应用能力及理论素质的培养并重,在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上,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整体视域建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地方院校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时应该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明确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必然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域的地方院校,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时应该更加注重和强调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情况确定自我特定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进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不能一味追求高标准和高层次,按照研究型高校的发展思路培养学生;也不能将标准定得过低,特别是要把握好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例如针对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秘书从业技能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换言之,该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应是具有秘书实务技能、秘书写作和一定的语言文学素养的综合人才。
2.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在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向地方输入优质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决定了地方院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因地制宜,紧密依托、迎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特定需求。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院校应该及时追踪和关注地方社会、经济、行业、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并适时地转变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与企业的无缝隙接轨,以产学研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3.明确以课程建设为主体的高校专业建设理念。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高校以学科为主体的专业建设理念不同,是以课程建设为主体的专业建设观念。其中原因有二点:一方面,相对于专业更换与调整,课程的变化会更加灵活可控,课程建设可以不断依照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推进、变革;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学生培养上则更加侧重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技能,反之,若依然遵循传统,按照学科进行专业建设,其学术性则更加凸显,会导致难以满足这类学生的需求。换言之,在专业建设理念上,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核心性地位,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打造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并充实以合适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如前所述,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阻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障碍之一,变革教学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地方院校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兴趣、会接受、易理解、能掌握。除了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外,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座谈、互动答疑、疑难问题探讨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点。
以技能提升为重点的实训课程主要强调操作应用,在授课方式上,要坚持面向实际工作场景,注重实际操作、现场实习。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成果转化理论,同因素理论原理强调学习成果转化的效果取决于“转换力”,即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程度;学习成果能否达到最大限度的转化,取决于学习中所设定的任务、情景以及所使用的道具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相似性,该理论对于指导情景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沙盘作业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实践式学习模式应该指派专门的指导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安排专任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式专门辅导,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5.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建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师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而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注重对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教师进入实际工作场所接受知识更新,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能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聘请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工程师、丰富管理经验的经理人员担任专职实践导师,以便更好指导学校教师提升技能水平。
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言:“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6]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境下,地方院校必然依据当地社会经济需求、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的容纳范围,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而社会则需要与生产、服务和管理环节无缝接轨的复合技能型应用人才。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中,地方院校应不断推进培养体制改革,建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1]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7.
[2]张素红.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有关问题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2006(S1):193-196.
[3]张丽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难点探析与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8(10):97-100.
[4]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05):10-15.
[5]吴晓义,唐晓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J].高教探索,2008(04):75-79.
[6]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