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悄悄改变教师教学的行为

2014-04-08 16:57韦健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参与者研讨课堂教学

韦健

一线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这种研究和改进更应该在教育现场进行。布鲁纳说:“自我可以——实际上必须——从‘他人的角度予以界定。”一般来说,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反思和改进离不开其他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同伴身上学得更多,从他人身上学得更多。这样,“研课”就成了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研课”是我们一线教师必做的一项功课。

一、 “研课”的形式

“研课”顾名思义,就是围绕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情境研究的活动。它是由研课组教师(可以是教研组,也可以同学科老师自由组合,一般为5~7名)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查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目的在于认识课堂教学中诸种因素和诸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用取得的认识成果改进实践,提高行为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学校实际,创设四种“研课”形式:

“一课三轮上”:研课组确定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第一名教师实施教学→研讨反思、修订→第二名教师实施教学→再反思修订→第三名教师再实施(选择教学水平相当的三名教师上课)。“一课三轮上”是为了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打造生成性、互动性、探究性的课堂。研究时聚焦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这节课如何改进,改后效果怎样。研究的主题是:如何整体把握三维目标?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三个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探究转变)?

“三人上一课”:确定同一教学内容→选派三名骨干教师(年龄不同或教学风格不同)分别组队研讨备课→三人同时教学展示→评价反思。“三人上一课”是为了激发教师钻研教材、创新设计的激情,让教师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这种“研课”形式实际上是同课异构,研究时聚焦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着眼于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参与者从中学到了什么。研究的主题是: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是什么?

“一人一课”:备课组集体搜集资料→主备人撰写教学设计→主备人试教→组内研讨反思→修订并提出个性化设计。这种“研课”形式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实施的“资源化+个性化”备课改革,为了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开展了“集体备课进课堂”的活动,即“由主备人试教,同组教师观察研讨”的“一人一课”。研究的主题是:集体备课如何做到有效?

“一课三上”:教师个体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组内研讨反思修订→再实施教学→专家指导、教者反思修订→再实施教学。这种“研课”形式着眼教师教学能力的打造与磨练,每次区级以上示范课、公开课、竞赛课都由学校组成研课组对上课老师跟踪听课,进行研讨。

二、 “研课”的策略

1.创设“对话”氛围

“研课”的过程就是围绕课堂对话的过程。保罗·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的目的在于探讨和揭示,揭示参与者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想追求以及个人的教育动机;对话的基础是相互敞开,彼此承认,以防止“自我中心主义”,克服过分的防御和抵制。首先,尊重参与者相互平等的主体地位。“研课”时必须明确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不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而是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防止做课者取悦观众,失去自我,“观众”则吹毛求疵。其次,对话意味着不同意见的参与。“研课”时不同意见的存在往往有助于随时纠正团队思考的偏差和错误,只有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意见,才能在对话过程中激发智慧、凝聚共识。因此,“研课”组织者(特别是领导、专家)在“研课”过程中构成平等的关系,对话的态度具有引导和决定作用。可以说,组织者的态度和作风决定了“研课”的整体氛围和取向。组织者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避免主观臆断,明白组织者的责任不在于拿出一个权威的意见,而是创设“对话”的氛围,引导参与者发现和讨论更多的教学可能和实现条件。

2.围绕研究主题

对话总是围绕共同关心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没有共同关注焦点的交流只是一种信息沟通,没有深入对话,就难以有效研究。“研课”的团队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需要一个“伟大事物”(帕尔默语)来凝聚,“研课”就是参与者围绕这个“伟大事物”互动和共舞,在互动和共舞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过程——这个“伟大事物”就是“研课”的主题。如果“研课”时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参与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对感兴趣的话题泛泛而谈,那么对做课教师又有什么帮助呢?参与者到底可以收获多少呢?问题即主题,困难即主题,主题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研课”的主题可以预先确定,也可以在“研课”过程中生成其他有讨论价值的主题。笔者参与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研讨时,确定“研课”的主题是“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体会人物形象”,这是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共性。观课后,总觉得教者是位优秀的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教学设计又是环环相扣,精心细致,可是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研讨陷入了僵局。一位教师无意调侃说:“课文李时珍与弟子的对话虚假,‘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些都是作者编造的。”这位教师一语中的,一点不错,这篇文章对话描写虚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也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再加上四年级学生对抓住言行表现人物的写法已经有所了解,自然不再感兴趣,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那么这篇课文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呢?“研课”的主题从预定“怎样教”转到“教什么”,经过深入研讨,确定了“学习景物描写在叙事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为教学目标。

3.聚焦课堂事件和现象

在“研课”活动中,课是什么?它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做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研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为取向,而不是以“鉴定评判”为取向。这样,“研课”不是得出“好课”或“坏课”的结论,而是围绕课堂上的事件和现象,探讨原因,展开教学想象力,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研课”过程提倡参与者首先提供自己在课堂上观察到的课堂事件和现象,“在课堂上,我发现……”“在课堂上,我注意到……”然后再围绕这些事件和现象展开对话和讨论,商量可能的教学出路和办法。这样,“研课”的重点应聚焦于课堂上的事件和现象,从而引导参与者认识教育故事,理解教育行为,探寻教育假设,探讨新的教学可能,提出新的教学办法。

三、 “研课”的成效

为了增强“研课”的实效性,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选好领头雁,并制订教研制度,学校教导处在学期初安排课务时做好统筹工作,将每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三下午分别定为数、语、英的听课日,每周三下午三节课后定为研讨时间。几年来,“研课”已成为学校教师的工作方式,悄悄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教师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更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上课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研课”却是教师的群体行为,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师身边的教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是教学改革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发展的“生长点”,教师在问题研究中领悟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养。实践证明:“研课”是促进教师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也促进学校整体改革

一次“研课”最少需要一个星期,然后通过再一次的教学实践来验证提出的改进是否正确有效。可见,“研课”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研课”中我们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合学生学习的发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以切合学生实际为逻辑起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点。同时,各研课组在“研课”活动中提出共性的问题: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性,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都是新课改中的热点问题,学校特邀校外专家参与学校“研课”活动,推动教学的整体改革。

“研课”的重点是解决教师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能有效地唤醒教师的问题意识,激发教师的主体精神,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研课”也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改变了过去那种把听课当作任务完成的工作局面,构建了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参与者研讨课堂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