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汉代祭祀遗风

2014-04-08 12:29万春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龙湾龙灯潜江

万春

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楚地最早舞草把龙灯舞见于汉代,盛行于唐,历代相沿承袭。潜江草把龙灯舞的源头,从清光绪五年(1879年)《潜江县志》【第六卷】风俗篇记载中有草龙图,并附有对草龙的描述。因此,潜江草把龙灯舞的形成已有久远的历史了。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南依长江,北临汉水,东距武汉约150公里,西与荆州、荆门两市接壤。潜江源于潜水。夏商时期属荆州域。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地。宋乾德三年(965年)建立县制,属江陵府。明初,改属荆州府,1988年撤县建市,现为湖北省直管市。——境内河湖棋布,被誉为“鱼米之乡”。

潜江民间主要流传楚、汉遗风的民俗。潜江草把龙灯舞习俗,承袭了汉代楚地的民间祭祀的遗风,与春节习俗合流后增加了“灯”的色彩,清光绪五年(1879)拓印本的《潜江县志》有记载。潜江草把龙灯舞的习俗,主要在潜江龙湾镇一带的湖区和毗邻的老新、张金、熊口、浩口等地民间流传,其核心区域在潜江西南部的龙湾镇。

我带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询问了当地的老人,他们告诉我说:“相传远古时,一条行云布雨的苍龙不慎坠于此地,百姓以稻草盖住龙尸,后演化成了草龙,当地百姓十分敬畏,逐步演变形成了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

位于潜江西南的龙湾镇,水稻千顷、鱼跃万塘,因水系呈龙形,又称龙湖镇。龙湾镇因龙的传说而得名,唐朝初年受龙的传说影响曾命名龙湾市。据《荆州府志》载:“龙湾地势窒潴,土田崩淤,每次水涨,陵谷倏更”。十年九淹曾给旧时的龙湾带来深重的灾难,龙湾民间对龙非常地信仰和崇拜,他们认为龙能行云播雨,又能禳解灾祸,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崇敬。至今龙湾民间仍然保留着以龙冠名的地名和桥梁。如:龙湾村、龙兴村、龙湖河、龙东桥等,为潜江草把龙灯舞习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空间。

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楚地最早舞草把龙灯舞见于汉代,盛行于唐,历代相沿承袭。潜江草把龙灯舞的源头,从清光绪五年(1879年)《潜江县志》【第六卷】风俗篇记载中有草龙图,并附有对草龙的描述。因此,潜江草把龙灯舞的形成已有久远的历史了。

潜江草把龙灯舞在清末至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状态,在此数十年间,潜江地域受长江和汉江洪水肆虐,在民间舞草把龙灯舞,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消灾,曾经盛极一时。20世纪60年代,因草把龙灯舞承袭了众多祭祀习俗,被视为封建迷信而遭禁锢。进入20世纪80年代, 草把龙灯舞出现了复苏的可喜景象。

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潜江草把龙灯舞”传承人张金盘老人,生于1940年,潜江市龙湾镇龙兴村人。从小跟随其父张文海,学习扎制草把龙灯和玩耍潜江草把龙灯舞。他详细介绍说:“草龙的龙头用稻草、竹篾扎成,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布将竹篾缠绕装饰。龙身用稻草扎成,并用一条主绳贯穿龙身,将草一把一把地扎在绳上,用剪刀将扎好的草把修整成圆柱形。草龙身长约18米,下面安装1米长木质托把若干。龙尾亦用竹篾扎制,以黄色纸裱糊装饰,草龙的尾部搭一块红布,用笔画上鱼鳞纹。扎制的草龙,原始质朴、栩栩如生、造型生动、神形威严、古朴粗犷。宝珠(球体)直径约30公分,中有轴心,安装在扬叉式的托把顶端,柄上系红绸。服饰有对襟上衣、长裤、红头巾、红绸带(系腰)。有香台、蜡烛、黄裱纸等祭祀用品。”

张金盘老人高兴地告诉我说:“潜江草把龙灯舞,是我们当地百姓认同的龙神的化身,主要是祭祀性的民俗活动。一般在春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节令时段玩耍,以祭祀神灵,为百姓祈福平安。平时也会因旱涝灾害、瘟疫流行、民俗活动而横空起舞,以禳解灾祸、驱除邪恶。舞龙祭祀套路多达10多种,每种套路都有着特定的祭祀内涵。如求神降雨要‘舞黄龙盘柱;驱魔镇邪要列阵‘龙门阵;求子要舞‘长蛇阵;起屋奠基要列阵‘拜四方等……”

潜江草把龙灯舞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对神灵的崇拜,又有对自然的崇拜,把祭祀与民间舞蹈高度结合,并与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紧密相连,程式比较完整。张金盘老人还告诉我们说,舞龙的传统程式非常严格,如扎制龙头有传统的咒语;轧制草龙时,年轻女子不能走近;舞龙前要焚香化纸为“龙神”净身后,先拜当地的祖师殿;舞龙所到之地,须先祭拜当地的土地神;草龙入丧户须用白布遮住龙眼,以防吓跑亡人灵魂;放儿童于龙口则会保佑一生平安;如遇布龙,布龙需三叩首,再俯身从草龙下腹穿过;草龙舞毕3次后,必须在旷野低地焚烧以送龙神归天等。

通过对潜江草把龙灯舞的调查,使我们对流行在民间的传统舞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了解,并从中受到启迪,我们要利用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认为潜江草把龙灯舞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历史方面的价值:潜江草把龙灯舞,承载了华夏的古老文明,又沿袭楚汉祭祀文化的遗风,并与中国传统的节令习俗融合,是中华文脉延续中的活态传承。对于研究潜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为研究中国龙文化的渐变和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的重要依据。

艺术方面的价值:潜江草把龙灯舞,融合了当地的民间工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多项传统艺术的民间习俗。对于研究潜江民俗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空间的形成,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现实方面的价值:潜江草把龙灯舞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已经形成世代传承,自觉崇拜龙的风俗,呈现了中国龙文化在流变过程中沉淀在潜江龙湾镇的突出地位。它是中华民族龙文化多样性的具体呈现,具有传承龙文化的地域文化基础和民众心理需求,对于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凝聚民心、娱乐心身、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潜江草把龙灯舞,以龙的传说地龙湾镇为核心,龙湾曾是楚国离宫章华台的所在地,民间对龙神的信仰具有崇高的地位,是草把龙灯舞传承发展的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客观反映。草龙制品采用稻草、绳索、木材、竹篾、装饰布条和彩色纸等材料,扎制宝珠(领舞者手持道具)和草龙,龙灯舞是带有潜江龙湾地域性特色民间舞蹈。它上承中华文脉,下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以华夏图腾崇拜的祭祀文化为核心,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崇龙习俗。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祈求平安、禳解灾祸的心理需求,但愿当地的老百姓用草把龙灯祭祀的习俗,能实现他们美好的愿望,同时,希望龙神把幸福带给他们。并祝愿潜江龙湾镇的人民群众,生活得和谐、平安,健康、幸福。

猜你喜欢
龙湾龙灯潜江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潜江方言疑问句研究
舞龙灯
幸福老袁家
领悟潜江
历届潜江龙虾节回顾
悦享逸龙湾
新年到
办好党史期刊 注重特色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