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农业院校管理沟通课程建设

2014-04-07 10:22
关键词:农业院校建构主义教学内容

丁 静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由个体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认知结构,不同的个体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只有与他人进行交流才能达成共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教师以及其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Jonassen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应该专注于知识建构而非简单复制,提供真实世界的案例学习环境,通过交流和沟通而非学习者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知识的构建。[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要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由被动式的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农业院校学生的主要特征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转变成为大众教育,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和其他高校相比,农业院校往往在招生与就业方面面临着一些压力,在此背景下农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以下特征:

(一)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

农业院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生子女群体,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农业院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性格开朗,智力发展良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但是独立性、耐受挫折性差,不懂得合作分享。二是贫困生群体,农业院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较大,一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面临着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自我封闭,影响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独生子女学生离开父母进入大学后,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心理上不太适应,来自农村的学生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容易产生消极自卑心理,人际沟通能力不强,这些都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学习过程以教师上课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支配的地位,自我学习能力不足。

(二)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农业院校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受到社会上农业专业发展前途不大,就业较难等思想的影响,农业院校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迷茫。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业院校增加了许多非农专业,但由于农业院校的优势学科还是以农业为主,许多学生对于人文科学知识不够重视,甚至一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意识到管理沟通这门课程的作用,认为沟通是个体每天都经历的事情,管理沟通这门课程可学可不学,且管理沟通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而有的同学担心自己的不佳表现会引起老师和同学的负面评价,信心不足。这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参与课堂学习,与教师缺乏应有的沟通。在学习上给自己定的目标较低,仅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安于现状,甚至无故旷课,上课睡觉。

三、管理沟通课程的建设

(一)管理沟通课程教学目标

管理沟通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最早是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开设,是近年美英高校管理专业普遍设置的课程。[3]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沟通课程被引入中国,近年来我国高校一些管理专业纷纷开设了这一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在安徽农业大学,管理沟通是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来开设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目标为:(1)根据我校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一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为学生奠定良好沟通的心理基础,通过提高学生个体的各项沟通技能,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达到相互了解和认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创造更多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使教学过程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2)根据我校学生对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这一现象,首先是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让学生认识到沟通对于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认识自我,才能够准确定位,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不断的完善自我,协调关系,才能最终实现个体的事业成功,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管理沟通课程的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和交流,来引导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二)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内容

管理沟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的沟通理念,又要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循序渐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部分主要是讲述管理沟通的基本原理。包括沟通的基本知识、管理沟通的一般策略、心理与沟通、人际沟通。使学生通过学习管理沟通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沟通理念,认识到沟通对管理的重要性,在组织沟通中运用管理沟通的一般策略,提高沟通能力,掌握心理认知的基本方法,奠定良好沟通的心理基础,增进人际沟通。第二部分是组织内外部的沟通。包括组织沟通、变革沟通、危机沟通、跨文化沟通等。使学生熟悉组织的各种沟通活动,掌握组织内外沟通的技巧,解决组织存在的沟通问题,促进组织沟通。第三部分主要是管理者个人的沟通技能。包括演讲、会见与面试、倾听、商务写作等。使学生掌握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的能力,提高个人沟通技能。

(三)管理沟通课程教学设计

1.学习情景设计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情景要素相联系的,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沟通课程教学设计首先要进行情景设计。考虑到管理沟通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征,教学内容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根据这个主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课程知识。情景教学打破了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惯例,通过体验情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4]例如在学习“管理模式与沟通”时,根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目标是成为高效的管理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作为一名管理者,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下属沟通”,让学生思考分析,这种来自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不但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将学生与原有的知识如上行沟通、下行沟通等联系起来。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命令式与指导式的沟通模式,这时教师开始介绍管理者四种不同的管理模式,通过真实的案例介绍管理者如何根据下属的能力与工作特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又引入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这样一步步引导,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从感兴趣到掌握,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学习资源设计

学生的知识建构是在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在网络环境背景下,学生不仅可以使用本校数字资源,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下载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和主题相关的资源内容。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广泛存在于教材、期刊、杂志、图片光盘、影视作品,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文本设计时应做到文字内容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图像、音频设计时应做到图像、声音清晰,表达合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视频、动画设计时应做到画面清晰流畅,主要针对传统教学不易表现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展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如探讨沟通的分类时,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应聘面试失败的视频图像,从而使学生加深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3.教师引导设计

Rovai认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应该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5]为了改变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的现象,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不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还应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营造一个理想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教学相长。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认知结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由于经济管理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管理沟通课程的时间是不同的,其前期学习过的专业课程也不相同,如市场营销专业,在前期的前修课程中已经介绍过组织中的沟通网络,在学习“组织沟通网络”时,首先让学生回顾沟通网络的特点,然后让他们分析如何选择沟通网络进行有效的沟通。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例如在学习“组织内部沟通”时,根据教学目标将其分为组织内部纵向沟通(纵向沟通的理论知识、案例、视频)和组织内部横向沟通(横向沟通的理论知识、案例、视频)两个主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选择的主题观看有关的内容,教师再与学生就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加深知识的理解,对于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学生合作学习设计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个体的差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学会倾听和了解别人的观点,不仅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增进了自身的沟通技能,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6]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选出一位组长,进行小组内部的协调交流,让学生按照分好的小组进行自我管理、共同学习。在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任务分析、确定任务目标、任务分解、制定实施计划都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与一定的指导,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充分探讨,逐步解决每个问题,最终完成任务。如在“管理沟通的一般策略”部分,通过讲授一位新入职的员工与上司沟通失败的案例,让学生从沟通策略的角度找出问题的原因。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任务可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员工的自我定位是什么?上司处于什么位置,具有什么特征?沟通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何种沟通渠道?如何传递信息?如果你是员工如何与上司进行沟通,采用何种策略?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教学评价

管理沟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由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书面考试检测学生对于管理沟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情景模拟、参与真实项目等方式检测学生的沟通技能,通过讨论获得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以及改进建议。其中学生的沟通技能较难测量,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任务成果的展示从教师、学生自我、小组其他成员、其他小组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的特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农业院校管理沟通课程进行了建设,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降低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即掌握了管理沟通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了人际沟通能力。

[1]Brooks J G.,Brooks M G.In search of understanding:The case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3.

[2]段国祥,彭静飞.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网络课程的建设[J].高教探索,2012,(3):86-90.

[3]刘飞燕,杨瑛.情境教学法在管理沟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消费导刊,2010,(1):176-177.

[4]姜平平,代亚松.高职院校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3,(1):77-78.

[5]Rovai A P.Strategies for grading online discussions:Effects on discussions and classroom community in Internet-based university courses.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3,15(1):89-107.

[6]傅四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2):56-58.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建构主义教学内容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地方农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