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守卫,吴 雄
(1.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 湖北 武汉 430205;2.湖北经济学院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如何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实践教育形式,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社会实践同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社会实践,才能够提供与学生素质养成相对应的现实环境和情景要素,增加对社会的感性认识。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知识,通过实践,大学生直接与社会的不同阶层、角色、性格的人进行接触、交流,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积累了一些如何与他人交流、相处及独立自理的生活经验。作为活动主体,自始至终参与每项工作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总结和表彰等全过程,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计划、组织、决策才能,锻炼了他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所需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
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要靠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大学生在学校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而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许多问题单靠某一方面的知识是难以解决的,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通过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让大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感知生活的艰辛,从而培养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意识。在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现实问题,从而意识到自己作为青年知识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意识不断得到提升。
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抗挫折能力差、心灵脆弱和集体主义观念不强等弱点,克服怠惰和软弱,锻炼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形成乐观开朗、豁达大度良好性格,培养健康阳光的心理,从本质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只能服从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资源支持,从而保证实践的最佳教育效果。
专业学习是学生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只有把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源性动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保证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只有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体现大学的责任感,从而保证实践效果的持续性。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只有将社会实践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高校科学的育人观念。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宣传发动,才能营造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形成实践育人的良好格局。(1)组织专题推介活动。学校团委于每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发布会”,将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框架、选题原则和组队标准等情况向全校学生公布,让学生明确基本的实践方向。各个院系分团委分别在本院系召开“年度社会实践工作推介会”,通过往年工作回顾,个别发言,领导鼓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2)制作发放服务手册。在认真总结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制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并保持每年更新,让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的流程非常熟悉;(3)充分运用网络媒介。每年专题推介活动以后,校学生会实践部会建立QQ群和微博等社会实践沟通平台,起到了良好的沟通协调作用。在校团委网站建立的社会实践专栏,及时发布各种信息,跟踪各项工作进度;(4)全程提供咨询服务。在校团委办公室专门设立了社会实践工作咨询点,随时向同学们提供关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咨询服务。各院系学生会社会实践部也相应负责该项工作;(5)建立随队记者制度。校团委和新闻与传播学系联合组建了大学生暑期社会社会实践随队记者团。实践团队和记者实行互选制度,学生记者保持对实践团队的独立观察和思考,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根据上述四项构建长效机制的原则,我们明确了社会实践工作的导向。(1)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为了提升社会实践工作层次,更好地动员院系资源,学校团委对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优先支持原则;(2)与基地建设相结合。为了保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现象,学校团委对建有社会实践基地的项目采取优先支持的原则。如经济学系星火学社已经联系七年赴恩施市盛家坝乡开展实践活动,在当地有稳固的实践基地,群众基础扎实;(3)与社团建设相结合。为了更好地保障实践效果,学校团委对具有社团化运作的实践团队(区别于临时组建的团队)采取优先支持的原则。如社团联大学生素质培养班赴贵州省黔东南麻江县小分队;(4)与时事热点相结合。针对每年的时事热点,校团委会专门设立“招标项目”供全校学生申请。如“中华环保世纪行-保护汉江”实践服务团项目;(5)与科研创新相结合。为了促进社会实践成果向科研创新转化,对已经申报了科研立项的团队采取优先支持原则。如国际贸易学院探路者赴武汉市停车收费调查小分队,该团队前期申请了科研立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更强。
社会实践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充分调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积极性,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活动效果。(1)充分强调教学院系的主体地位。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舞台,更是各个院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平台。校团委要求各个院系分团委必须将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到相关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充分体现教学院系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整合院系的优势资源,提升社会实践的层次;(2)充分发挥学校团委的协调作用。校团委是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具有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的优势。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营造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公平、公开、公正地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3)充分动员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配合科研处做好实践成果的评比工作,联合招毕处开展毕业生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联合校友会做好优秀毕业生寻访工作,联合保卫处、社会科学系和体育系做好新生露营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1)履行安全承诺,树立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进行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团队训练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2)落实带队原则,强化责任意识。要求相关院系给每个实践团队配备带队老师,没有带队老师随队的团队不能成行,以此强化分团委书记的责任意识;(3)购买商业保险,建立基本保障。学校为参加社会实践的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购买了商业保险,为师生建立了基本的保障机制;(4)实施日报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校团委要求每个实践团队都必须设立安全员,每天必须向所在院系分团委书记汇报安全情况。分团委书记每天需向校团委汇报安全情况;(5)建立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校团委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要求每个团队建立安全预案,对没有安全预案的团队不予立项,不准成行。
总结评比考核工作是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规范、有序、长效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摸索,才能掌握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1)验收材料。每年九月末十月初,实践团队和个人要以分团委为单位向校团委提交包括《团队验收报告》、《活动登记表》、实践日志、实践总结、实践成果(分为调查报告、科研论文和心得体会三类)等材料;(2)公开答辩。校团委组织对各个团队递交的验收报告和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评审,按照一定比例选择部分团队参加公开答辩,并现场打分进行排名;(3)分类评比。积极配合科研处对同学们提交的调查报告和科研论文进行评审,校团委组织专班对心得体会进行评审;(4)总结表彰。举行全校社会实践表彰大会;(5)学分认定。根据教务处下发的《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如何将社会实践成果上升为理论总结,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层次,是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1)建立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各个院系建设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促进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2)发表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截止目前,我校因社会实践产生的科研成果已有多项;(3)形成社团运作。参加社会实践不是一时“新鲜”,需要学生前期做大量准备工作。因此,只有坚持社团化运作,才能建立良好的“传帮带”机制,逐步稳固社会实践的人员基础。我校部分学生社团就是由社会实践活动转化而来,如星火学社,阳光学社等等;(4)服务就业创业。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为青年提供成长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学生开阔了视野,对用人单位的需要有了初步了解,返回学校后,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94.
[2]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