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莺,薛文新
(1.莆田学院 宣传部,福建 莆田 351100;2.莆田学院 护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生命不仅意味着存在、活着,而且更在于生命的意义。一个个生命个体的生命观是否科学,是否与社会主题思想一致,影响着生命个体本身的生命质量。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命质量,倡导“活在当下,活得有意义”是当代高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Web 2.0时代,最为大众所青睐的新型网络媒介当之无愧属于微博。微博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对充满碎片化特征时代的信息与文化传播方式的适应与深化。碎片化时代,一是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信息,随时随地发布具有鲜明个性的舆论话题;二是传播的信息速度的频繁爆炸性,大量的原创性、直观性信息不断以秒的速度更新替换;三是接收信息的途径和判断标准更为多元,人们可以任意地接收自身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也可以表达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或态度。碎片化的时代特征对高校开展生命观既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给高校有效开展生命观教育设置了时代性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以来,开展生命价值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当前网络信息的滚雪球效应,进一步加深了微博的多元化、开放性的滚雪球效应,慢慢地消解了主流媒体、传统教育方式对信息的控制权,弱化了教育的有效性。近年,随着网络信息更新的即时性和开放性,网民可以无限自由、开放地分享网络信息。而多级的混沌碎片化信息传播,加上媒体的知识储备缺乏或其他原因,各地“自杀”、“杀人”信息的网络信息不断充斥在青年大学生的周围,加上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筛选能力不够,容易形成模仿和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如2005年马加爵事件、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常某投毒杀人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黄洋事件等等一系列校园事件的发生后,“感谢舍友不杀之恩”一时成为校园广为流传的调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理论、生命观教育效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大学生处于身心发育不同步的青年阶段,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缺乏,不善于主动创造机会去与人交往。表现在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容易受挫或者感到生活紧张、学业压力大,与同学、父母之间的沟通不畅,使他们觉得压抑、无助等。而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情感释放、逃避现实提供了一片广阔的交流天地。MSN、飞信、微博、QQ空间、微信、网络游戏、3G手机上网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宣泄渠道,在虚拟的交互社会里,大家既不用担心秘密被别人知道,又可以“蜗居”在虚拟社会中,暂时逃避现实中的挫折感。如此形成循环连锁反应:网络使用得越多,越沉溺于网络沟通方式,与周边的人的交流越少,越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疏离感,而越是感到孤独就越蜷缩在网络社会当中。这种连锁反应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旦出现人际关系协调不善,现实与网络反差越大,往往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长期致力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指出大学生“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的现象,鲜明地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产生人际疏离感进行了深刻的反映。
有统计显示,在互联网上流动的非教育信息中,涉及暴力的内容比例高达70%。据了解,当前为大学生广泛推崇的网络游戏界面,如CS、传奇、天堂、三国、诛仙等,大学生只要按照游戏规则,可以随意选择喜欢的角色,不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可以随意地闯荡江湖、偷盗、杀人和抢劫等,即使所选择的角色被杀死后仍可复生或重新选择。这使得不少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里,完全没有犯罪意识。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当中,极易使大学生对生命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将现实与虚拟等同,忽视现实当中生命的可贵与不可逆性,失去了对生命最起码的感知、尊重和敬畏。如2005年11月,贵州省贵阳学院体育系的数十名学生两个晚上手持钢管、刀具等物,冲入其他专业学生宿舍,模仿游戏情节,干净利落地实施暴力行为。而马加爵在杀人过程中,毫不手软的行为和不留痕迹的清理现场、乔装逃脱的反侦察能力,与他在案发之前经常接触网络暴力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对他们赋予很高的期望。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生命观,影响着生命个体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个人的人生旅途,也影响着生命个体的人际关系,更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对大学生开展生命观教育,不仅仅在于防止自杀、伤人行为的发生,更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塑造大学生珍惜生活、珍视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完美的人格,实现大学生生命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达到这一理想状态,积极开展高校生命观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所谓“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认识、尊重和珍爱的切身体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通过对生存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引导学生学会善待所处的周边生存环境,锤炼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生活教育就是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技能,帮助大学生体验生活实践的感受,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孜孜进取的生活观。开展“三生教育”的内在本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与生命相关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是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
生命观教育课程,包括生命哲学、命运观以及大学生人对人生焦点问题的思考与关注所涉及到的内容。值得强调的是,生命观教育必须重视对古往今来的广大先贤先哲思想中蕴含着的生命智慧的学习。因为生命观的建构离不开文化传统的积累,离不开国内外思想的交融。
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生命观形成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系统性的有关生命思想的知识。通过课程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生命基础的知识上,将原先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重新审视死亡对生命的意义,寻找合适的途径,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过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课程的具体开始内容以及传授方式等等,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和珍惜。”在生命个体的生命体验过程中,生命情感往往起着指导人们对生命认识的获取程度,调控着对生命意识的认知已经付诸于行为的养成。然而,在现行的生命观教育中,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虽然懂得要对生命对象进行情、理的结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情、理不平衡,甚至忽视情感体验。“现实生命教育实践的这种失衡是影响大学生积极生命情感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我们从生命的本质和特性出发,结合学生情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通过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穿插一些生命与本专业课程的切合点知识,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在寻找生命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深切情感。
除了必要的生命专门课程的介入,高校要以精神价值引领校园中的大学生,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滋补青年大学生对精神食粮的需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学校在实施“三生教育”教学的同时,通过结合社会热点、地球日、艾滋病日、安全教育宣传周等于生命相关的纪念日、宣传日,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校园生命观教育文化活动,提高他们对生命、生活的热爱程度。同时,号召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深入到医院、SOS村已经与生命相关的一线,多途径、多方式地位学生提供情感关怀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重新审视生命自身,了解并尊重其他生命,陶冶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的道德情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挫折是具有生命个体的每个人在生命跋涉的旅途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些点点滴滴的挫折才推动着生命个体不断走向成熟。通过生命过程的苦难、跌倒体验,磨砺着我们大学生的生命意志,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不仅需要开心的畅怀欢唱,也要有冥思苦想的困顿和内心深处的煎熬。通过坎坎坷坷的挫折磨砺,培养大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意志力、生命柔韧性。经过一番寒彻苦的体验,才会领悟生命的甘甜。在开展挫折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积极创设教育情境,通过有意识的营造逆境氛围,让学生在挑战挫折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失败”、“挫折”是华美人生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从而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迎接一次又一次的生活磨砺。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神圣的生命责任,是与生命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普遍联系分不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要加强引导,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的锐气和勇气,主动承担起生命的责任。
[1]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2004-11.
[3]王静.微文化”:碎片化时代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
[4]李伟利.大学生生命情感的引导与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4-26.
[5]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
[6]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