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春,贺 萍
(石家庄经济学院 资源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地质学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愈加突出,野外实习在地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极其重要[1-3],是培养合格地质人才的关键之一,故而设置有地质学科的高等院校都毫无例外地开设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4]。在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安全、高效”的完成任务。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每年需要进行野外实习的学生涉及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学、宝石加工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人数上千人,在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向着“安全、高效”这一目标努力,取得了些许认识。
未雨绸缪是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安全、高效”完成的前提,而“安全”则是重中之重。参加野外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均要做好准备工作。
要求所有参加野外地质实践工作的师生必须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并邀请学院和学校的主管领导参加。时间一般安排在实习出发前一周之内,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提示和警示作用,能够保证师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安全教育主要宣讲实习纪律及注意事项,用以往的实例为师生呈现遵守实习纪律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违反实习纪律可能(或曾经)出现的严重后果。实习纪律的制定是在多年野外地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的结果,石家庄经济学院野外地质实习队实习纪律如下:
(1)系统划分实习队伍,团队化管理模式。根据参加实习的师生人数将实习队伍分为若干个支队、小队。小队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班长、团支书负责;支队一般以专业为单位,辅导员老师和专业带队老师共同负责;整个实习队由队长统一负责。
(2)按实习计划整个实习队伍统一行动。各小队、支队在实习队长的统一指挥下分别组织管理,按照实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遇有突发状况及时向实习队长汇报。
(3)要求师生按照统一分配的房间入住,文明住宿。
(4)要求师生实习过程中与其他院校师生友好相处,互相监督。
(5)严禁到不明水域下水玩耍、洗澡或游泳。
(6)注意防紫外线、防划蹭、防摔伤等。
(7)严禁个人或小团体私自离开实习基地(如外出登山或游玩等)。
(8)严格执行请假、消假制度。
(9)保证饮食卫生和个人健康,尽量不到实习基地之外的小饭店、小摊点就餐,严禁酗酒闹事。
(10)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保护好身体,以免影响实习出勤。
(11)野外实习乘车时,按规定的车号乘车,乘车时严禁将头、手等伸出车窗外。
(12)山路步行严禁打闹,注意脚下路况,尽量避免遮阳伞等遮挡行进视线。
(13)按实习队规定的作息时间就餐、就寝;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
(14)野外雷雨时不要在孤立的电线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关闭手机等无线设备,最好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若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15)遇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带队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向安全地带转移。
这些纪律要求均是以师生安全为出发点制定的,在今后遇有新的情况还将不断补充。
实习动员大会,一般在实习出发前几天开展。要求参加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活动的全体师生必须参加,由学院和学校主管领导及实习队长等作鼓舞性讲话,讲述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夯实地质基础知识,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学院和学校主管领导授权实习队长行使野外实践教学的管理权,强调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参加实习的师生均由实习队长统一指挥。
实习队长进行讲话,首先简要介绍实习内容及计划安排,并提示同学们准备好野外实习所需物品(主要是野外实习装备和生活用品);其次强调实习纪律及违纪处理办法,并对关键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让实习师生充分理解遵守实习纪律的必要性和严肃性;最后讲述“地质知识实践中来、实践中检验和夯实”的教学理念,让同学们深刻理解认真实习,将带来学识和思想意识上的双重收获。另外,实习动员大会在法律意义上也具有告知作用,说明了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在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责任、权利和义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带队教师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要求带队教师在身体素质上和思想意识上过硬,还要求其在专业知识上和野外基本功上过硬,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实习队长——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最高管理者,带队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必须参加野外踏勘工作,在踏勘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共同探讨其成因和研究方法,并揣摩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方法,统一思想。应遵循如下标准:
(1)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和讲述罗盘、放大镜、地质锤、地质图、地形图、GPS等野外地质实践装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够熟练掌握和脱稿讲解每条实习路线地质现象(如岩石组合、断层、褶皱等),并能够就其研究方法、成因、相关地质知识等进行分析、拓展。
(3)熟练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鉴定和描述方法,要求每位带队教师对于常见岩石如花岗岩、闪长岩、流纹岩、玄武岩、砾岩、砂岩、泥岩、板岩、片岩、片麻岩等都能够作出较为准确的鉴定。
(4)熟悉掌握并能够讲解野外记录(包括文字记录、素描图、示意图、信手剖面图等)的基本要求[1]。
(5)熟悉掌握并能够讲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带队教师是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火车头”,其带动性的强弱直接关系着野外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提高“火车头”的带动作用,使学生在野外提出的各种问题能够得到正确的解答,从而使野外实践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得以体现。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不仅是一项专业知识的传播活动,更是一项使学生身心得以熏陶和提升的思想净化工程。因此实习队要求实习队长和各位带队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要求实习队长和带队教师做到:
(1)在时间上起带头作用。每天必须在出发前5分钟到达实习队集合地点,并清点实习学生人数。
(2)在队伍中起带头作用。实习队伍行进过程中,带队教师在队首行进,不畏严寒酷暑,不畏狂风暴雨,始终起表率作用。
(3)在室内整理、学习过程中深入指导。实习资料的整理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进行室内整理和学习的过程中,带队教师要进行更为细心和深入的指导,发现、指正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辅助学生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4)走进学生心中,互相监督。实践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带队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如脱稿讲课能力、对学生提问的讲解等)等进行监督,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状况等进行监督。
总之,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习队长和带队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实习队一直延续着这一优良传统,就像学生实习报告中所言:“看到带队老师那股勇攀高峰的劲头,我们也浑身充满力量”,“听着带队老师在烈日下讲解着各种地质知识,看着汗珠从老师的脸颊滚落的岩石上,我们对老师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石家庄经济学院每年参加野外地质认识实习的学生都有上千人,如何让这么大的队伍有条不紊的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实习队一贯坚持“沟通协作、团队领导”的方针。虽然实习队长是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最高管理者,但更应该注重整个带队教师队伍的沟通协作,通过会议、电话、短信等方式,在实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各位老师之间联系的畅通性是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对于学生安全、队伍监管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整个教师队伍团队管理和领导指挥作用。
当然,团队的稳定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贯彻平等合作的方针,在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公平、公正,整个团队才能和谐,才能同甘共苦,才能“安全、高效”的完成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工作。
此上种种,均为以往野外地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整个实习队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只有不断努力,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参考文献:
〔1〕 余际从. 地质工作发展与地质人才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09(3):34-36.
〔2〕 杨高学,李永军,杨宝凯. 如何提高地质类大学生实习质量[J]. 中国地质教育,2010(4):93-95.
〔3〕 孟宪来. 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地质人才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06(4):1-4.
〔4〕 童亨茂. 野外地质教学中的科学管理与团队建设——野外地质教学二十年的经验和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13(2):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