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路径探析
——以皖北地区为例

2014-04-07 18:33贾敬全
关键词:皖北工业化城镇化

贾敬全

(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引 言

201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批复,皖北五市一县一区正式跻身中原经济区规划,也标志着继八百里皖江“腾飞”之后,皖北振兴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此,皖北地区“三化”是否能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着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由此可见,“三化”的协调发展将成为今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任务,同时也将成为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对皖北地区“三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及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有利用资源的竞争关系,也有相互推动、互为促进的关系。[1]因此,只有“三化”之间互相促进、良性互动,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之路。

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皖北地区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三化”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及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从不发达或欠发达状况向发达迈进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狭义上讲,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广义上讲,工业化不仅涵盖了狭义上的工业发展,而且包括了“工业化的农业”的发展,即延伸到了农业部分甚至是第三产业内部。[2]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运用工业革命或工业生产中技术、管理等创新成果来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升级换代,这必将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继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最终实现或促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的更多就业岗位及所需的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部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工业化不断推动城镇化进程。因此可以说,“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化。

(二)城镇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发动机”

“三化”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城镇化上。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同时,城镇化又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必然得以形成大量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原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广大的消费市场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工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需要高度发达的城镇化作为后盾。一方面,城镇化不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依靠第三产业对就业岗位的提供,初步实现农业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人口流动形成的耕地剩余也会日益集中,这就为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创造了重要的外部条件。与此同时,城镇化带动起来的第三产业则为农业实现现代化提供技术、信息、人才以及丰富多样的社会化服务。城镇化预期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挑剔的需求,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必然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城镇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起到发动机的重大作用。

(三)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农业现代化实质上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现代化农业发展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的实现,同时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会大幅度减少。剩余劳动力人口加速向城镇转移,从而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而这种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城市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量得到了满足,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并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协调发展。由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较少,这部分留存人口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于是农业容易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使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地均产出的提高,而农产品和剩余资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开始由农业部门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会大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可以说,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起到助推器的功能。

总之,“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发展。没有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就会失去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支撑,城镇化就没有了产业支撑基础;而没有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就缺少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发达国家“三化”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来了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三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二、皖北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现状

目前,皖北地区“三化”协调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存在一些制约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皖北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目前,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市场化水平偏低。虽然依靠一些个人或组织的带动来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使土地流转的规模与速度加快,但还远未形成集中连片的发展趋势;由于没有相应的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制度约束,因而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土地租赁价格、流转土地的面积以及土地流转的年限等诸多方面都随意性较大。这些问题制约着皖北地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由于农业规模有限,自身发展滞后,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足。就皖北而言,尽管农业资源丰富,但现有产业单一,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其所产生的增加值很小,即使是最大的粮食加工业所产生的增加值也无法与一些大企业相提并论。由于技术与设备落后,加工转化增值率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皖北地区农产品停留在初级加工层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皖北地区农业的发展。尽管皖北的豆类、小麦产量排名靠前,但是只有白酒排在食品类的前十名。另外,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供给的市场主体欠缺,难以适应农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供给需求。

(二)皖北地区工业化程度不高

根据2012年安徽省工业化率统计数据显示,皖北地区2012年工业化率为43.6%,皖北地区的工业主要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电力、化工等产业为主,这些产业也成为皖北地区各市支柱产业。但是,由于皖北地区电力、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存在小、轻、低、散等特点,产业承接力严重不足,存在低水平发展态势。这种产业发展态势与皖北地区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不适应。另外,皖北地区工业大多依靠成本优势,这种靠成本优势走低端市场的发展模式,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矛盾,因而得到的国家政策扶持很小,发展难度相对比较大。皖北地区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关联弱,资源环境约束严重,这是造成皖北地区工业化不能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皖北地区城镇化程度偏低

根据2012年安徽省城镇化率统计数据显示,安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是合芜试验区和皖江示范区,其次是皖南地区,较低的是皖北地区。其中,皖北地区中的蚌埠、阜阳、宿州、毫州四市城镇化率分别为48.3%、34.9%、34.8%、33.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6%,由此可见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皖北城镇化发展普遍存在:城镇建设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城镇建设用地短缺,土地流转有待进一步推进;城镇的集聚效应不强,很难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皖北地区城乡差距也很大,皖北地区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在皖北有些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相当的落后,村与村的公路不畅通现象也非常常见;农村饮用水处理设施简陋、水质不达标,自来水普及率低等,这些都与城镇化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就业、社保等方面尚未建立起统筹城镇化和扩大就业的协调推进机制,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仍然较高等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也制约着皖北城镇化的发展。

总之,皖北“三化”协调发展预期的程度低于相互制约的程度,皖北地区工业化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关联弱,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依然严重等是当前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难题;城镇化发展滞后,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拉动效应还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城镇化率过低在严重制约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提高;加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严重,“三农”问题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整体素质偏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等也严重制约和阻碍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三、促进皖北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利用皖北地区划入中原经济区的契机,通过打造皖北“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着力实现皖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现代化是推进皖北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因而,为了引领皖北地区“三化”协调发展,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首先,要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安徽省及市县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综合开发、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虽然省内金融机构加大了涉农信贷力度,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进程及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相对于旺盛的农村资金需求而言,农业信贷投放、农业企业融资仍旧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改进和提高。对此,政府应加大对皖北地区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探索担保机制创新。另外,加大国家惠农政策的执行力度,积极制定并推进新型的惠农政策,深化农业机制体制改革,促进健康、全面发展。

其次,要实现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关键,因此土地制度创新也势在必行。目前土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要在明确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切实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户采取承包、转包等方式进行土地有序流转。通过土地有效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拓宽农户收入方式,实现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再次,要做好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工作。众所周知,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设一批农产品研发基地和科技示范园。通过基地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广,发挥示范辐射功能。此外,为了提高农业资源使用效率,集约化、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开发也十分有必要。如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最后,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因而,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皖北地区要吸引、培养并能留得住一批人才,为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此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施定向培训,最终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

(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强皖北地区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使之成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3]

首先,皖北地区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淮北、淮南、亳州都是煤炭资源大市。然而目前,皖北地区的工业主要是以依靠煤矿资源的电力、化工等产业。这些产业科技含量较低,资源依赖性较强,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制约着皖北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因此,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强环评工作,树立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理念,避免或减轻环境污染问题;二是是通过循环利用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三是加快皖北资源型产品的加工与升级,尽快调整产业结构。[4]例如,淮北市就建立了临涣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工业园,在继续做强煤电主导产业的同时,又能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最大效应。

其次,皖北地区农业耕地资源相对丰富,其经济总量占安徽省的51%,是全省耕地最多、利用率最高、旱地比重最大的旱作农业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豆、肉和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基地。2011年,皖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产量的60.8%,其它如油料、棉花、肉类、药材和水果等产品产量也在安徽省同类产品产量中占有很大比重。[5]然而,皖北丰厚的农业资源却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农产品往往只经过简单加工就被投放市场,或为外地深加工做前置处理,深层次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很低。面对如此情况,应充分利用皖北丰富的农业资源,加快皖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大做强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产业使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皖北地区的重要工业支柱,成为承接长三角地区食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示范区。

最后,皖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的劳务成本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为此,这些产业正逐步向外转移。皖北地区素来以人力资源丰富著称,可以以此为契机,实现有序的农村人口转移,依靠低廉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当然,招商引资的企业以不能污染环境为前提。

(三)建设现代化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的硬性约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

首先,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六市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积极发展壮大周围县城和特色城镇,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最终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其次,推进制度改革创新。要推进创新皖北城镇化体制机制,必须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份的转变,而是应该在尊重农民权益,切实保障农民工权利的前提下,统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相关的就业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经济社会制度的配套改革。同时,在医疗、卫生等方面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强力推进城镇化步伐。

最后,同步推进成皖北产城共融与城乡一体化。即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与产业集聚共同实现产城融合,通过筹建产业集聚区,做到产业与城镇的结合,实现“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目标。城乡统筹发展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终落脚点,[6]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适时做好有关城乡统筹工作,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统筹兼顾城乡空间规划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覆盖等方面,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1]钱丽,陈忠卫,肖仁桥.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0-17.

[2]漆向东.“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与衡量标准[J].农村经济,2012(10):44-48.

[3]戚建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J].决策探索,2012(1):27-28.

[4]王可侠.皖北的工业化与区域崛起[N].安徽日报,2009-05-20.

[5]汪涛,等.皖北地区发展“飞地经济”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7):20-23.

[6]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猜你喜欢
皖北工业化城镇化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家乡的城镇化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