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佼
(湖南图书馆 湖南 长沙 410011)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重要标志,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提供给公众广阔、平等、畅通的信息接受和传播渠道,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公益讲座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的延伸。它成为广大市民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文化休闲的主要方式,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线。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是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阵地,是公共图书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开发智力职能、信息传递职能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思想引导、知识引导的社会责任,以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公众宣传新思想、传播新知识。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主要有以下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范围越来越广泛,涵盖政治、经济、天文、历史、文化、法律等等各个方面。湖南图书馆推出“湘图讲坛”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作为一个面对广大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湘图讲坛”从创办起就始终以公益化形式服务于社会,营造了城市学习与求知的良好氛围。“湘图讲坛”在选题上也会根据时下读者感兴趣和流行的话题,结合一定的需求,选择丰富多彩的各种主题进行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湖湘文化、时事政治、经济金融、都市生活、教育培训等方面。湖南图书馆不仅满足了现场观众的视听要求,同时还为不能到达现场却又想听讲座的观众提供了一个网上学习交流的平台——每期“湘图讲坛”都会将讲座内容上传至湖南图书馆的网站。目前,“湘图讲坛”年平均举办现场讲座80场次,入场的观众与日俱增,读者年龄层次、从事行业跨度大,但各行各业的读者和各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湘图讲坛”已经成为长沙市民乃至湖南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大餐。
“湘图讲坛”从创办之初至今,坚持每周至少一场,是图书馆读者活动的核心业务之一。“湘图讲坛”至今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听众。公益讲座提供了一个公众与主讲人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个知识传播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极好地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及传播知识的职能。
传统的讲座不能很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为了提高听众的兴趣,“湘图讲坛”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做了不少的创新。“传承湖湘文化,建设书香湖南”一直是“湘图讲坛”秉承的传统。为了让观众更加喜爱我们的讲座,每个月负责讲座策划的工作人员都要费劲心思,邀请各行各业的精英名家,希望能给观众提供一个高水准的学术、生活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湘图讲坛”开设了读者建议,每次讲座结束后,都耐心地与读者交流,认真地倾听读者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征求读者的意见,更加有的放矢地邀约各方面的专家。“湘图讲坛”还主办了多场主题系列讲座,包括“湖南名人”“湖湘文化”“湖湘学派的发展”以及“朱张讲学”、“长沙说古”等多个主题系列讲座。这些主题都是围绕着湘籍名人、湖湘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三湘风景名胜等一一展开,将长沙变迁、长株潭一体化、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等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纳入公众眼帘。由于讲座内容贴近生活,关系民生,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讲座场场爆满。
同时,“湘图讲坛”还提出了“主题月”的策划,围绕不同主题对讲座进行系列策划,比如在三月“三八妇女节”之际,适时推出女性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女性职业规划、女性心理健康和女性婚姻家庭等,邀请了相关专家为女性读者提升自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在“十一”期间,推出了庆祝国庆红色系列主题讲座,希望通过红色讲座重温历史,启迪未来,让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湘图讲坛”还与多家省级、市级媒体合作开展主题月讲座,如与三湘都市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长沙市旅游培训中心等多家单位合作举办“我的三湘四水——湖湘文明主题月”系列讲座;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合作举办“见证开国大典”系列讲座。此外,“湘图讲坛”还举办了庆新春电影展播、百姓关注话题系列、湖南历史之近代风云系列等。
图书馆是人类智慧和知识汇聚的主要阵地,是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公益讲座在进行社会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图书馆的公益讲座所代表的阅读文化,是城市公共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城市文化的深层。如在“湘图讲坛”这个平台上,各行各业的专家声情并茂地为读者讲述了都市生活、文化娱乐、健康养身、理财投资、人生哲理等实用有益的知识。在此,前沿的、极富生命力的思想和文化被引进来、散播出去,广大市民因眷顾而来赴“讲”,和大师零距离交流,“阳春”与“白雪”、“萝卜”和“白菜”在这里擦出思想的火花。湖南图书馆搭建的是一个平台,一座桥梁,让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相互隔离的人们聚集起来,聆听知识,交流思想,展示才艺,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引导发挥公众的意识与思考,且对提高民众的生活能力与情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讲座的开创者和坚守者始终如一的参与与坚持,使得大师和读者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今社会竖起一杆风向标,映衬出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正是这样的精神实实在在地促进着一座城市的进步[2]。
公共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信息的传递和开展社会教育。而在全民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显得尤为重要。公民在离开学校踏上社会起,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图书馆无疑是一个自学的好场所。公共图书馆肩负的“终身学校”责任,决定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职能方面的作为。而“公益讲座”正好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大学堂,是公众进行“终身教育”最好的场所,公益讲座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完善和延伸。
社会公益讲座的开展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长期学习的平台。通过长期固定的讲座形式,读者可以增加知识、增长见识、感受艺术的熏陶,从而增强其文化底蕴、提高艺术欣赏力,为营造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支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模式,能为广大无法承担高消费的读者提供一个免费的学习平台,这是由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决定的。
公益讲座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和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公益讲座必须立足于本地的独有文化特点并满足人民愿望,为广大市民提供有品质且迫切需要的讲座,打造品牌效应。公共图书馆在主讲人的选择、讲座的主题策划和媒体宣传方面都应该做到推陈出新,打造本土精品文化意识。既做到满足读者的求知需求,将深奥的知识化解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内容,保证公益讲座的品牌定位,又能让普通的市民接受讲座的内容。
公益讲座要结合本土文化,多做有地方特色的讲座。例如,“湘图讲坛”选择湖湘文化作为主要选题,一是为“传承湖湘文化,建设书香湖南”,二是经过大量的读者调查研究和对历年来工作的总结归纳所得出的结果。近年来,湖南图书馆围绕湖湘文化、湖湘人物、湖南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展开讲座,在注重讲座品质、保持讲座品位的同时,还选取了一些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热门话题,亲近文化,讲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的魅力。
近几年来,湖南图书馆通过多方努力,寻找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举办讲座,且通过与合作单位或减免或分摊费用,来减少投入资金,举办出了一些相当成功的讲座[3]。这在目前公共图书馆讲座活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是克服资金困难的一个有效方法。“湘图讲坛”突破原来的图书馆自办讲座的固定模式,开始加强与社会团体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优势力量合作开讲,提高讲座的辐射范围和整体质量。2006年与共青团长沙市委、北京大学校友会、潇湘晨报等多家单位举办了“传播观念,影响社会”系列讲座,2007年与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门针对中老年养老保健合办“银色沙龙”,2008年与湖南省京剧团合作举办“戏曲讲座”,与长沙市作协联合推出“作家系列”讲座,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湘图讲坛”的这一系列合作,使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一个公共文化的集散地,实现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引导者的角色。
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是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的不断发展是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表现。它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原则,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发挥了应有的教育职能。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1]李明荣.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发展关系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7,(11):37-39.
[2]柯静.城市文化的风向标——谈“南风讲坛”的实践与创新[J].图书馆建设,2008,(6):23-27.
[3]王隽.立足三湘大地 打造文化磁场——湘图讲坛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6):18-20.
[4]柯静.佛山市图书馆公益讲座十年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6,(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