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四)

2014-04-07 16:05策划本刊编辑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夏洛克学生

策划本刊编辑

如何以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四)

策划本刊编辑李莉

话题:对于外国名著,如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与布局技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理解其精彩的文笔及对人生、世界不同的看法与观点。

【研讨篇】

主题:引领学生阅读外国原著的三个维度

涉及作品:《我有一个梦想》《书虫系列》(英文原著)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而我们所学习的篇章大都是外国翻译文学,即通过译者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背后的文化及原作者思想等方面进行再诠释,同时为了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文化,一定程度上,也渗入了读者所期待的作品表达习惯。终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与原著实则有一定偏差。因此,笔者更倾向于阅读原著,中学教材中唯一以英语作为课后附录的一篇便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下文称《梦想》),此文既是一篇演讲稿,更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文就以《梦想》为例,从文章背景、文学构思和语言审美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引领学生阅读外国原著。

一、文章背景

深入理解文章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不但不会影响课堂效率,适当的呈现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作者,与名家形成思想上的交流,更深切地感悟文章内容。

马丁·路德·金于1929年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黑人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教会牧师,母亲是教师。年少的马丁·路德·金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怎样去爱、同情及理解他人;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果敢、坚强、率直和坦诚,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萌发了对种族歧视强烈憎恨的种子。15岁时,聪颖好学的马丁以优异成绩连跳两级,高中毕业后进入摩尔豪斯学院学习,成为院长梅斯博士的得意门生。在梅斯博士的教育下,他不畏强暴的独立思想被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在同时代,与《梦想》类似的文章,可谓不少,但是作者特殊的出身背景和个人能力,使得《梦想》一文能够横空出世,且取得惊世效果。

1955年12月1日,一名黑人妇女乘公交车坐到了“白人专座”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一个相关组织应运而生,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他本人的房子被人毁坏,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马丁·路德·金即使在发表此演讲时,也是面临着生命危险和极大的社会压力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是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的言论,更是使得25万黑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的盛大集会变成了一颗民权运动的原子弹。

了解了作者和时代背景后,再阅读《梦想》,再聆听作者时而平缓时而激扬的声音,其意义更多的是阅读所引发的思考。

二、文学构思

初读英语原著者,往往关注新单词、短语,亦或长句子的意思,第一遍阅读结束后,对文章有了初步认识,但还不能达到欣赏性阅读。因此,须再读,此时一些读者会产生一些思考或是个人见解,但这样的阅读也只是文本层面的阅读。欣赏性阅读,需要对文章构思进行鉴析,方能达到跳出文本来阅读思考的效果。

《梦想》一文是一篇演讲类的经典文献,其总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引出问题:100年前,美国提出解放黑奴宣言,但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

Five score years ago,a great American,in whose symbolic shadow we stand today,signed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But 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Negro still is not free.

探析问题:黑人来到美国的原因是为了兑现美国曾经许下的诺言;但美国拖欠这张支票;提醒美国,忽略诺言,美国不会安宁。

We’ve come to our nation’s capital to cash a check;It is obvious today that America has defaulted on this promissory note;It would be fatal for the nation to overlook the urgency ofthe moment.

解决问题:非暴力的改革途径。富有创造性的抗议,不要沦为暴力行为;黑人和白人的命运相关,不能单独行动;在得到自由和公正之前保证勇往直前;人们拥有必胜的信念;以黑人灵歌收尾。

We must not allow our creative protest to degenerate into physical violence;they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ir freedom is inextricably bound to our freedom;We cannot walk alone;We cannot turn back.

《梦想》一文中,主要运用了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等手法,打造了一篇经典的演讲辞。

在第一段中this note照应前面所提到的a promissory note,第二段中a check照应前面的this check,在第一次读到a promissory note一词时,笔者不太明白其意思,但读到后面作者对其进行了解释,“This note was a promise that all men would be guaranteed the inalienable rights of life, 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在分析解读篇章时,注意篇章语义上的照应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省略是指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使语篇上下紧凑的一种语法手段。在“No, no,we are not satisfied,and we will not be satisfied until justice rolls down like waters an righteousness(rolls down)like a mighty stream.”中,省略了动词词组rolls down,使得行文更加流畅简洁,也符合英语的口语表达习惯。

替代,是英语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名词性替代(nominal substitution)、动词性替代(verbal substitution)以及分句性替代(clausal substitution)。在“We cannot be satisfied as long as the Negro’s basic mobility is from a smaller ghetto to a larger one”中的one便是替代前面的单数名词ghetto,避免重复和啰唆。

词汇衔接主要体现在文中较多的and,but,as以及从句连词that等,达到了词汇衔接的目的,使句子前后联系更为自然。从文章构思角度阅读,使得读者向作者转变成为可能,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语言审美

西方文化认为宇宙的本质是有具体形式和结构的物质实体,与人相对立,是人类需要认识、了解的对象,其追求真美结合,把大自然作为蓝本进行忠实逼真的模仿,是一种再现美学,塑造艺术典型来解释客体本质;与长期深受儒道佛教文化精神影响,强调含蓄蕴藉、空灵和富有弹性的汉语言,对比较为鲜明。在《梦想》中,未出现任何抽象的名词或含蓄的句子,作者的任何愿望都以具象直白的语言流露表达出来,在描述梦想时,无一不是以“I have a dream that...”的定语句子出现,最后在呼吁自由的时候,以9个“let freedom ring from...”的排比句式,使得行文大气奔放流畅;而受到汉语文化影响下的读者,初次阅读,或将鄙其啰唆或粗放,若反复阅读,将读出这篇充满逻辑性的议论文,运用了排比、比喻、呼告和反复等艺术手法,但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中充满了思想性、针对性和鼓动性,体现了不同文化精神背后所产生的不同语言审美理想。

语言审美还体现在文字的音形上。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人文形象的审美信息,且其发音也具有或尖、或厚、或谈的音韵美,而英语也具有类似审美意识,它的书写强调线条美,发音也注重语音语调的和谐。在阅读《梦想》一课时,通过大声朗读,或者是以演讲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必然能更深刻地体会其包含的语言美;以听的形式,将更真切地感受其语言的魅力,一些较长的单词,如Mississippi,sweltering,Hampshire,Pennsylvania,Alleghenies等,通过马丁·路德·金所特有的语调表现,并无刺耳晦涩之感,反而使学生感到更为亲切,也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魅力。体会原著的语言美,就如体会汉语言的审美一样,需要读者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对语言背后文化精神的研读。

英语原著阅读,并非仅限于英语水平较高的群体,实际上,只要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或老师都可以阅读。初中英语水平者,即达到新课标规定的五级英语水平,可以从简易读本开始阅读,例如《书虫》系列,此类读本为改写简单的外国名著,其单词简单且量少,无生难语法。高中毕业,即达到八级的学生,阅读面可以加大,不应局限于简易小说类外国原篇,可以尝试阅读带有中英双语的外国原著,有些内容,对照了翻译也比较生晦,可先硬着头皮读下去,返回来再读,或有顿悟之感;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可结合本专业特色选择性读一些英语原著,不仅可增强阅读素养,还能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原著读得越多,英语能力会越高,那么阅读难度也会逐渐降低,阅读量也会相应增大,读到一定程度,亦非仅局限于以上三个阅读维度,可专究某一点,往往也会带出一个面或多面的立体阅读享受体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多读、多思、多研,方能将文章越读越深,越读越厚,越读越美。

(重庆市朝阳中学曹宗清)

主题:挖掘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涉及作品:《巨人传》《鲁滨逊漂流记》《项链》《威尼斯商人》

外国文学是在异国的自然、宗教、历史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蕴涵了他民族的人文观念以及对世界、人生、爱情的审视与追求;而中外作品中对于人的理解、人性的探索却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角度深入挖掘外国文学作品中饱含的思想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1.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人文主义世界观包括尊重个人,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尊严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和谐宽容的精神。西方文学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迎来了文艺复兴,法国文学中出现了描绘“巨人”的名著《巨人传》。《巨人传》中的巨人形象体现了人的自豪感,及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巨人是人文主义者的化身。阅读、鉴赏这类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人的美好,人的力量与智慧,也认识到了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读一本好书犹如和思想巨人对话,使学生在阅读学习做人的道理,这便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奋发进取的人生观。西方人的民族性格中深深地烙着敢闯敢干、开拓进取的印记,这一点对现阶段的学生特别有借鉴意义。《鲁滨逊漂流记》是启蒙文学时期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冒险与实干的故事。英格兰人鲁滨逊流落荒岛28年,他不但坚强地生存下来,还建立了自己的岛上王国,并最终回到家乡。鲁滨逊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在他身上洋溢着新兴资产阶级朝气蓬勃的创业进取精神。他不满足于中产阶级庸庸碌碌的生活,要通过冒险去开创一个新天地,创建一番新事业,他满怀希望和信心,宁愿与风浪为伍,也不愿在安逸中苟且偷生。面对数不清的困难,鲁滨逊毫不气馁,表现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鲁滨逊这种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顽强意志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对今天的我们仍有诸多的启迪意义。

3.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外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文学大师们通过文字既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失望时的强烈批判,又展示了对不幸人们的深切同情。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侧重于对资本主义金钱本质的揭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他的作品《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拥有上流社会女人所需的一切:美丽、丰韵、娇媚、聪明,但惟独没有高贵的出身。环境限制了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主人公的心理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她每天生活在幻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下,晚宴上,玛蒂尔德虽像一朵迟开的玫瑰,绚丽夺目,但这一环节却加剧了她的人生悲剧。这类作品可以让学生认清金钱的本质,从而摆脱拜金主义思想的束缚。

文学是人学,文学亦是心学,她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任何人都无法不被文学中的世界所感染。文学可以培育人的悟性,文学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教育人。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高陵中心学校贺军成)

主题:站在岸边看风景——借爱情之名

涉及作品:《简·爱》《呼啸山庄》《沉船》《包法利夫人》《玩偶之家》《雪国》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尽管爱情这一主题,似乎离学生的生活还比较遥远,但学生通过阅读,能借鉴经典精华,领悟情爱百态中“善”与“恶”、“美”与“丑”的交锋搏斗,领受思想艺术的熏陶,促进正确恋爱观的树立。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部分的《〈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阅读“梗概”部分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

我认为至少应该了解这三方面的内容:

1.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哪些经历?

2.这部小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简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是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但还是远观“森林”的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这个体验又是极其宝贵的,它直接引起学生“作品是否吸引人”的感觉,决定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程度。可以说,学生从“没有体验”到“有所体验”,是第一个跨越。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就是通过“精彩片段”的品尝,让学生从“有所体验”到“深入体验”。我赞同朱熹的说法:“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通过专心的阅读,把握精髓。

就《简·爱》这部小说来讲,我们阅读“精彩片段”,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要找到“精彩片段”与“梗概”的“焊接点”,看看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第二,要从看似平凡的不经意之处,发现作品的奥妙和奇崛。如,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你认为最精彩?对文中简·爱这个人物,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一方面要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阅读期待与作品现实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初步领略艺术家创作的匠心,就如丹纳所言,“作家搀着我们的手”,去深入体验。

小说有四个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细节、环境,把握了这四个要素,也就大抵把握了整部小说。而教材编排“梗概”和“精彩片段”,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梗概”让学生认识作品的基本内容,通过“精彩片段”让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些内容的。

课后“探究思考”的提示语也很重要。“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她又是如何对待的?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问题直接指向“梗概”和“精彩片段”的导读,学生在恍然大悟后会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

我从自己的阅读经历中发现,描写爱情是外国文学一个重要的主题。艾米莉的《呼啸山庄》、泰戈尔的《沉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川端康成的《雪国》,这些以爱情为主线的作品已经成了脍炙人口的外国文学名著。老师们也可以把它们推荐给学生阅读,从一部作品拓展到一个系列,学生们的阅读视野会更开扩。

(省农垦总局牡丹江管理局858农场学校潘永梅)

【案例篇】

篇目:《热爱生命》(节选)

焦点:“活”着才更有力量

“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抵紧了狼的喉咙,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每次读到这儿,我的心不禁一冷,随之又一硬,深吸了一口气,一个很温暖的字眼涌向了我的心间:“活着!”

“活着”才是变数!“活着”才会更有希望,“活着”才会更有力量。

读了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节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我突然产生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美国人“太爱活”了,“太想活“了。为了活,他们顽强抗争;为了活,他们不管不顾;为了活,他们甚至可以残忍和血腥。这在美国的其他小说也经常会看到。如《飘》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母亲病逝,父亲失忆,庄园被毁,没有饭吃。这一切,都无法摧毁她,在十二橡树庄园,当她被饿昏在那块生她养她的土地上,她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我要活!不要挨饿!我的家人也不要再挨饿……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于是,我就有了一种担心,担心像斯佳丽那样的众多的“这个人”的自我克制力和自我约束力以及他们的道德心。是的,是“这个人”!杰克·伦敦笔下的主人公——他没有名字,也无需名字!杰克·伦敦想告诉我们,人都想活,生存是本能!求生是值得歌颂和赞美的。而我们的担心又完全是多余的,“这个人”没有拿走金子,也没有吮吸同伴比尔的骨头。而斯佳丽又是那么爱她的家人和家乡。《飘》当中,还有一个爱美食,爱美女,更爱自己的巴特勒船长,后来他也参加了军队。他们热爱生命!他们热爱自己!他们更热爱国家!原来,这一切也不是矛盾对立的,这一切也是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古代先贤伯夷和叔齐,记得老师说他们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小时候,我很敬佩他们,这种敬佩源自于他们超人般的自我克制力:他们竟然不怕饿!当时,我还有一些小小的疑问:如周粟是不是很难吃?他们饿死了,他们家的小孩子谁来管?至于老师当时讲的气节尊严之类,那实在有些难懂。不过好记性的我还是烂熟于心。时光飞逝,现在的我依然敬佩他们,不过,总觉得他们身上似乎缺少了点鲜活和生动。死亡是多么的冰冷!在那一时刻,死亡是唯一的选择吗?死亡是最佳的诠释吗?我想,无论有怎样的理由,死亡都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活”才是生动的,活才是温暖的。

生命不可复制!无论你面对怎样的人生艰难,我们都要活着!“活”是对生命的尊重!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昂扬的人生姿态!如果此时你还在困惑当中,那么就看看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吧。这儿的画面一定会让你刻骨铭心!

“他吮吸着仍然使骨头微微泛红的残余生命,有时他咬碎了一点骨头,有时却咬碎了自己的牙。于是他就用岩石来砸骨头,把它捣成了酱,然后吞到肚里。”在这里,在这位硬汉面前,我们明白了:活着,才会更有希望!活着,才会更有力量!

(桦南县实验中学康磊)

篇目:《我的叔叔于勒》

焦点:引人入胜的情节与无法预料的结尾

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让学生领略其作家创作时精巧的构思、思维流淌的痕迹、独特的创作手法是我选择的突破口与方向。较有代表的是莫泊桑,他的小说:单纯、简炼、色调鲜明,具有丰富深刻而又准确真实的细节,有着简明紧凑的叙述技巧,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一个往往使人“永远也料不到的结尾”。

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中很难看到那种直白的说教,可以说其最大的艺术魅力,就是通过隐藏艺术来向读者传达自己的观点,把读者引向那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在恍然大悟中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

《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就是其中的一篇。初读时,平凡的故事和质朴的语言,并无“一鸣惊人”之效,反有“平庸无奇”之感。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读者从平凡中看到了神奇,从质朴里窥见了光华,心不由己地跟随着作家去嘲讽,去鄙夷,去同情,去怜悯。直至小说戛然而止,读者仍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仍在品咂其中的酸甜苦辣。这不由人不思忖:小说的这种魅力到底从何而来?

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教学时我先设计了如下导语:“短篇大师契诃夫曾这样赞叹:‘要想成名是越来越不容易了。’你知道是谁让契诃夫发出这样的感慨吗?”学生学习过契诃夫的《变色龙》,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所吸引,这样一问,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为理解文章精妙的情节,我先让学生自己寻找,然后用“故事里如果没有……,就会……”这样的句式来进行小组讨论。

在于勒出场前,作者着力渲染了于勒在菲利普一家心目中的地位:“全家惟一的希望”,他的信是“家里的福音书”……一家人望眼欲穿,“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当菲利普一家久盼于勒而杳无音讯时,作家笔锋一转,暂时抛开了情节发展的主线,而去写菲利普一家外出旅游,使情节的发展舒缓下来。接着,在渡船上又加了一段小插曲,绝妙地描绘和嘲讽了菲利普想模仿漂亮太太吃牡蛎的庸俗心理和菲利普太太既怕丢脸又怕花钱的尴尬处境,使读者哑然失笑,心情更加轻松。让学生体会作者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为何宕开一笔呢?

天脊集团不断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对销售人员和农化服务人员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了服务技术水平。直接为用户提供通俗易懂的科学种植知识,让用户直接体验科学施肥所带来的丰收喜悦。

这以后,故事奇峰突起,菲利普发现那个卖牡蛎的小贩很“像于勒”,并惊恐地告诉妻子,从而把情节推向高潮,使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此时,作家并没有立刻去揭开谜底,我让学生去大胆设想,接下来的故事会是怎样发展,在学生畅谈各自想法之后,让学生在看作者的安排,是让心惊肉跳的菲利普去找船长探听,使情节的发展又暂时松缓了一下。直至船长证实那个小贩确实是于勒,情节似乎最终跌落闭合了,此处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扮演船长来讲述于勒的故事。学生假设会出现的种种结局。

在回过头来看文本,不料,作家又妙笔生花,交代了菲利普一家改乘船只、躲避于勒的行踪,把人们引入了沉思和回味之中。此时我在对信、船长、换船、“我”对情节的作用作适当点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大师的匠心。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五中学赵丽娜)

篇目:《老人与海》

焦点:深度,源于“细节”

国外经典,囿于社会民俗、思维习惯、写作方式等方面的迥异,与中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有着不容忽视的距离感与生疏度。笔者在教授海明威名作《老人与海》(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时,便怀揣着满腹的担心与焦虑,如履薄冰地爬梳相关教学资料。课前,我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教授《老人与海》,力争另辟蹊径,企盼着从惯有的教学思路中挣脱出来,觅得一线教学新光与课堂亮色。现在反观,其中潜在的诸多事务,看似关乎小说,细细品来,却又远远不止乎于此。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哪些形象呢?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2:还应该包括老人梦寐以求的“马林鱼”。

师:不错。同学们,在品鉴小说时,我们除了可以通过主要人物与事物的探究,来解读作品,寻觅到主旨思想等有价值的内容,实际上,我们还可以通过探究作者笔下的一些较为边缘化的人物,或者事物,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有一丝躁动。)

师: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好好研读刚刚那位同学提到的“马林鱼”。下面,同学们,先找找文中关于马林鱼的描写与叙述。

(学生开始细细寻觅,勾画。经过十余分钟的阅读与寻觅,大体圈画出下列句子:

A.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被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他自个儿身受的一样。

B.它的血已经淌尽了,还在受着波浪的冲击,他望了望它那镜子底似的银白色,它身上的条纹依然看得出来。

C.他看见鱼脊骨的赤条条的白线,黑压压一团的头,伸得很长的吻和身上一切光溜溜的部分。)

师:上面这些句子,写了什么内容?

生3:写了老人捕获的马林鱼,因鲨鱼的不断攻击而渐渐变为骨架的过程。

师:这个过程,有什么特点?你能概括一下吗?

生3:充满“血腥”与“暴力”,还有……(陷入思考中。)

生4:从“有”到“无”。

师:不错。实际上,阅读完课文后,小说主人公“老人”的基本印象是很清晰的,他是一种“执著”“勇毅”的代表,是一种象征。那么,会不会有一种象征,关乎这条“马林鱼”呢?(众生思考,陷入沉默。)

生5:马林鱼,可能象征着“失败”,或者说“梦想的落空”。

生6:它,可能就是象征着老人的悲剧。

师:马林鱼,最终被鲨鱼们撕咬成了一副骨架。这个结果,是老人应该预料到的。然而,他仍然“执著”地拖着“马林鱼”驶向港湾。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因得罪神祗而被罚推巨石上陡山的——

生:西绪弗斯。

师:是啊!西绪弗斯不断地将每块巨石,费劲气力地搬上山顶,又不断地忍受着巨石翻滚山脚的无奈与痛苦。如此周而复始,让“失败”成为了一种轮回,让生命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悲剧色彩。我觉得,海明威笔下的这位“老人”,在“执著”与“勇毅”的外衣下,不也像西绪弗斯那样,充满着悲剧与抗争吗?

上面课堂片段中,实际上课堂结点指向的仍是课文主人公“老人”的形象,然而,入手点,却不是常规意义上“主人公”所涉及的人物刻画与描摹等语言的探究,而是常常被人们忽略了的一条“马林鱼”。这是一种“边缘化”解读。它具有很广泛的教学应用价值与实践潜能。“边缘化”解读,不是一味地追求小说解读的“新奇”与“迥异”。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变换解读视角,提高解读效率,另辟蹊径地为小说“人物”“情节”等主要内容服务。

外国经典,与中学生的阅读心灵存在着鸿沟。如何逾越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者应当思索的命题。“边缘化”解读,从“小”切入,以“细节”为抓手,以“主要人物”为解读归宿,会让这条鸿沟得以填补。这或许已然将一种思维的触角,鲜活地延伸至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个角隅……

(四川省乐至中学佘蜀强)

篇目:《威尼斯商人》(节选)

焦点:富于个性化又生动优美的语言

《威尼斯商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这部剧作在典型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极为精彩,人物言行也极具个性,整个戏剧矛盾冲突十分鲜明,戏剧情节曲折动人最能代表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富于个性化又生动优美的语言呢?

在第二课时要让学生对人物进行分析。我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把这场戏展现出来。表演之前给学生布置探究问题“我不是夏洛克“,我是……(鲍西亚、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萨拉里奥……)

通过人物在剧中的表现说出“我为什么不是夏洛克”和“我是……”的理由和依据。

师:下面进入“我不是夏洛克“环节。要求上来发言的同学都要先说出:我不是夏洛克,我是……(剧中的人物)。两方面都要概括并阐述理由。

生1:我不是夏洛克,我是安东尼奥。因为夏洛克是一个固执、狡诈、狠毒的高利贷者。在课文102页夏洛克说:“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三千元钱,宁愿那一块腐烂的肉……要是我的屋子里有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104页夏洛克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分……我只要照约处罚。”这些都体现了夏洛克的固执、凶狠,一步不让。安东尼奥是个正直、善良、忠厚并且慷慨仗义的人物。为了帮助朋友,他可以倾其所有,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看课文105页“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

师:被告虽然是安东尼奥,但是文中还有个与夏洛克唇枪舌战的人,谁来说一说。

生2:我不是夏洛克,我是鲍西娅。我认为夏洛克很愚蠢,鲍西亚很智慧。109页鲍西亚先劝夏洛克慈悲为怀,夏洛克得理不让人。从表面看鲍西亚是执行法律程序,实际是请君入瓮。而夏洛克还称赞鲍西亚是“聪明正直的法官”“公平正直的法官”,真是愚蠢到家了。

师:你的看法挺独特,一般人都用贪婪、狡猾来形容夏洛克。而你用的是愚蠢,我认为他不是愚蠢,是因为他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受到损害,就无情报复,结果适得其反,自食其果。作者塑造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鲍西亚、安东尼奥等人体现了人性的善与恶。作者通过对他们的褒贬,要颂扬什么精神?

生3:要重情义,要互相帮助,要善良。

师:当时西方国家推崇的是正义、仁爱和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这和我们同学理解的友善、正义是一样的。

师:你们都抓住了关键人物鲍西亚。鲍西娅出场,巧施妙计,欲擒故纵,制止了夏洛克毫无人道的报复行为。

师:还有几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他们的旁白增加了戏剧效果。同学们看看都是谁呢?

生4:巴萨尼奥看到安东尼奥为他而受难,他说他虽爱他的妻子,但是为了救出他的朋友,宁愿牺牲他的妻子。这时鲍西娅用旁白说道:“尊夫人要是就在这儿听见您说这样的话,恐怕不见得会感谢您吧。”这段有喜剧效果。

生5:葛莱西安诺和尼莉莎,也有这样的话。

师:他们的旁白,具有喜剧意味,和审判场面的严肃气氛形成对比。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外国名著,不管是语言还是内容方面都很受用。

(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宝山农场学校刘翠英)

(完)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夏洛克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看穿假象
快车上的讹诈
解读《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贪婪与悲剧
学生写话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