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彤 陈少玲 洪斐佳 刑步飞 王晓亮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2488)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与之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垃圾就正是其中之一,而作为首都的北京,问题则更为严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聚集着大量的人口,每年产生的垃圾量甚是惊人。本文将结合国外进行有效产业化的案例和我国国情深入探讨北京市生活垃圾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垃圾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将政府统一管理的公益性行为逐步转变成政府引导与监督、非政府组织参与、同时由企业运营的企业行为,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把现行的分割为源头、中间以及末端的垃圾处理产业链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i,将原本几乎是由政府统管的公共事业逐步发展使其成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一部分ii。即通过建立起有效、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现行的生活垃圾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垃圾从产生、收集、清运、后续处理到最后的处置都由市场来自行完成,从而有效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也更利于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等具体目标的实现。
2.1.1 生活垃圾分类方面
2002年开始,市政府决定在本市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处理工作,并逐步向全市推广,十年过去了,城市中各个小区和街道都配备了有模有样的新型分类垃圾桶,看似有所收获,但“异箱同容”的现象也偶有发生,表面看起来是分类了,但是扔进去之后进的都是一个箱子,不仅如此,甚至连来清运垃圾的人都会将各种垃圾混合之后再带走。经过走访,得知居民们现行的垃圾分类意识以及方法、知识,都远不足以对垃圾进行精确分类,从居民处取得的垃圾必须要进行人为和机器的二次分拣才可以进入后续程序,甚至可以说,居民现在的垃圾分类状况对于后续的处理所做的贡献几乎为零,仍然以末端处理为主iii。究其原因,无非是公民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参与热情不高,缺乏相应奖惩措施,自然也就难以自觉进行。
2.1.2 生活垃圾处理方面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不雄厚,内陆面积比较广阔,预计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填埋法都将是我国处理固体垃圾的主要方法iv。但一味地填埋并不能解决无限增长的垃圾问题,而且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只有从资源开发角度探究垃圾的用途,做到综合治理、利用,才可能缓解如此严重的垃圾问题。而设施、设备的不足,处理技术的落后,都是我们目前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2.1.3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方面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说法并不陌生,但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在我国,垃圾真的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么?包装废弃物是现在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两亿多吨生活垃圾中有近4000 万吨是包装物,包装过度是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始作俑者v。据统计,全球仅塑料包装用量每年就高达3000 多万吨,而我国塑料年产量达1500 万吨,其中用于包装的占30%,且70%塑料包装物在一次性使用后被丢弃vi。虽然我国仅包装废弃物中就已经有如此多的资源可以回收利用,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国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水平仍旧很低,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欠缺,更是创新上的匮乏,很难利用垃圾的特性去发现新的用途。
2.1.4 生活垃圾管理方面
(1)立法。自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市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城市”,北京市出台了多份文件和政策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但不得不承认,相较于国外的立法广度和深度、对垃圾乱丢乱放的打击力度,我国的政策都远远不足,除此之外,责任归咎不明确、缺乏切实的可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如今垃圾产业推进困难的局面。
(2)经济政策。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北京市自从1999年起就依法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及清运费。具体收费标准是:处理费是本市居民每户每月3 元,外地来京人口每人每月2 元,而清运费是每户每年30 元。这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人口日益增加,随之生活垃圾产量也大幅上升,但处理和清运费用依旧与1999年保持一致,再加之费用实际征收率很低,导致一直在补贴垃圾处理事业的政府财政也开始力不从心。
2.2.1 必要性
受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了城市对于垃圾的负荷量,随之带来的城市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虽然采取了推行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措施,但都效果甚微,越来越偏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而通过垃圾产业化可以使得相关技术企业间相互竞争,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技术的创新,从而更妥善地处理生活垃圾。可见,为了城市能够可持续地又好又快发展,垃圾产业化已经刻不容缓。
2.2.2 可行性
虽然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处置体系中仍有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北京市垃圾产业化的可行性,反而成为推动力,只要找准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再辅以有力措施,产业化便水到渠成。
2.2.2.1 有利益可图
众所周知,生活垃圾就是物品的核心价值被利用之后剩下的物质,但它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资源,只不过人们难以直接利用所以成为了垃圾,所以说垃圾本身就有利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中所含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废报纸、杂志再到如今的废旧电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含金量也在逐步上升。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垃圾当中的资源的转化将并非难事,据预测,垃圾处理产业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经济产值可高达3000 亿元vii,城市垃圾产业化也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viii。只有资源还不足,利用资源所造的生活垃圾再制品也需有市场。美国Freedonia 公司发布的“世界生物塑料”研究报告称,全球对生物塑料和生物可再生塑料的需求将每年增长19%,到2017年达到96万吨ix。而我国塑料年产量就达1500 万吨,如若对塑料加以二次利用势必是不小的收益。除此之外,政府的各项补贴以及征收的垃圾处理及清运费用,其中对于企业的利益也还是不容小觑的。再加之,我国目前垃圾处理并没有产业化,市场竞争规模也还很小,如若早日进入垃圾处理产业当中,便可捞得第一桶金。
2.2.2.2 政府的有力支持
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和民众都纷纷将视线锁定在了环境保护产业中,而一旦生活垃圾不能妥善处理,就必将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系统。早在2004年出台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就明确、强调了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法律地位,为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而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也对“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行了深入研究。除此之外,据悉,海淀区一共611 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仅仅一个城区的分类宣传推广费用每年支出就有100 万元之多x。政府对垃圾环保回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2.2.3 居民素质、收入处于国内较高水平
作为一国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市拥有着大量高新兴产业,也提供了大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加之北京市优良的高等教育学府的聚集,使得北京城的人口中高素质人群的比例越来越高,整体素质也显著提升,是全国推进垃圾产业化的首选之地。
2.2.2.4 有较好的进口设备
虽然我国垃圾处理技术在全球并不领先,但为了有效治理京城的“垃圾围城”问题,政府特意从德国进口了优秀的设备,并且也在不断地推进设备的自主研发,处理工艺也越来越成熟,为产业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和保障。
2.2.2.5 可以解决大量就业
虽然城市发展很快,但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区还是相对落后的郊区,都不难看到有人在各种垃圾桶内翻找有价值的垃圾,如果效仿巴西实行产业化、建立拾荒者合作社,不失为一个为市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良机。据悉,巴西已有50 万人从事垃圾回收利用产业。
鉴于当前生活垃圾处理相关企业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以支撑产业化的事实,政府应通过补贴或者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努力增加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以便竞争市场的形成。同时政府可效仿国外通过行政命令,规定政府文件用纸等措施,打破大家对于再制品的偏见并大力促进回收废物再制品的推广和使用。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参与制定垃圾产业的行为标准,以保护企业间能合理竞争。废品回收是大家已经看到的垃圾产业中利益较为凸显的一部分,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式废品回收点,他们收走大量的高利用价值且容易利用的废品,对正式的废品回收企业造成了一定打击,不利于垃圾产业化的推进,政府应考虑将其正规化、编入产业化体系当中,以保护产业的利益及发展。
按照企业与居民(非家庭与家庭)实行两套不同的收费方法。对于非家庭单位,按照所产生垃圾的处理技术的成本收费;对于家庭单位,通过超额累计与计量收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收费,也就是通过合理的计算,制定出常规家庭每天合理范围内的垃圾量(以重量计,不包括废纸、金属、塑料等),以此作为基准,在范围内则按照重量及对应单价计费,当垃圾量超出规定重量后,则按照定价及重量进行超额累计。以此来减少政府财政的从相关支出,打破垃圾的公共品属性,推进垃圾产业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垃圾源头减量化最有效的措施。
明晰、具体、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保证生活垃圾能够妥善处理的最有力保证,我国应出台相应条例或法规帮助垃圾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产业化的推进和发展,制度也应不断补充修订、日趋完善,提高可操作性,更具现实意义。而立法的内容也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垃圾收集收费方面,通过法律的规范使垃圾生产者做到对垃圾负责。由于我国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且立法当中空白仍然较多,所以也导致了居民垃圾处理费征收困难的局面。然而切实收到居民应缴的垃圾处理相关费用是实施垃圾产业化最关键、最核心的第一步,只有政府不再为生活垃圾买单,垃圾市场才可能产业化。所以,通过行而有效的措施使得居民缴出费用势在必行。;二是技术处理方面,通过制定相关的技术行为标准或者行业行为标准来规范相应垃圾处理从业者,为产业化的推进提供坚实基础。
由于现在垃圾分类的状况并不理想,经过大量的投资之后效果仍然不容乐观,虽然政府每年都在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居民源头分类对后续工作所做贡献几乎为零,后续分类工作还要经过由人工和机器的二次分拣完成。如果放弃相关宣传上的过量投资,效仿巴西组织拾荒者编入企业体系,将资金用于拾荒者的培训和薪金,让雇佣的拾荒者经过简单培训后进行二次分拣工作,一是经过培训后的拾荒者们专业的分拣更有利于后续垃圾处理工作,二是也可借此机会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既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创造了社会效益。
为保证垃圾产业的利润源泉以及企业健康成长与发展,政府应加强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和再制成品质量及流向的监督。由于是以生活废品为原料制成的产品,人们不免对其卫生、安全以及质量有所担心,而政府就应在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再制品是在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之后才流入市场,以免地沟油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打破大家对于再制品的信心。
[1]熊孟清,隋军,粟勇超.垃圾产业化综述与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3),32-34.
[2]谭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第17 页.
[3]贾子利,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分析研究[M].上海环境科学,2011,第132 页.
[4]李晶,等.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分析与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第4 页.
[5]芬娣编辑.国外垃圾处理各有高招.科学生活[J].2010(07),第11 页.
[6]芬娣编辑.国外垃圾处理各有高招.科学生活[J].2010(07),第11 页.
[7]谷中原.西方社会现代化理论发展阶段论略[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58-61.
[8][美]西奥多·W 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4.
[9]2017 全球可再生塑料和生物塑料需求达96 万吨,http://info.plas.hc360.com/2014/03/071003436268.shtml
[10]北京垃圾处理投入巨大效果甚微,http://news.bjx.com.cn/html/20140106/484608.shtml
[11]芬娣编辑.国外垃圾处理各有高招.科学生活[J].2010(07),第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