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柱,张 芳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外来务工人员都市生存的媒介镜像
——以《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相关报道为个案
陈孝柱1,张 芳2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本文运用“拟态”环境、刻板印象、媒介正义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相关报道为个案,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报纸上的形象呈现。研究发现,在城市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中,外来务工人员多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往往与被关注的弱势形象和易冲动负面形象相关联,形象固定化、片面化,与城市市民相分割。笔者认为,大众媒介首先应该逐渐消除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潜意识里的刻板印象,以公平、公正、真实的姿态再现外来务工人员形象,以便使阅报大众对这一重要社会构成体有正确认识。
外来务工人员;媒介形象;《南方都市报》;媒介正义
外来务工人员,即拥有非本城市户口在本城市工作的人员。他们拥有农村户口,在未进入城市之前是地道的农民,但随着我国城乡格局的演化变迁,农民开始大量流入城市,进入城市工厂、服务行业、企业或是其他领域工作,他们和所在工作领域的其他人一样。[1](P54-60)但只因为他们户口的不同、原本身份的不同,就把他们与从事相同行业的其他非农人口区别开来,冠之以“民工”之称,把他们看成只是在城市从事工人工作的农民,即农民工人,这本身就是对他们身份的一种歧视,更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低下的一种折射。尽管他们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或著名群体向来是形象研究的主要对象,因其更能体现媒介传播是否更具正义性、公平性。在媒体报道中他们更多的是被政府被社会关注的弱势形象,更多的是采用极端的方式讨要自己那点微薄薪资,更多的是因一点小事而做出违法犯罪,因一时贪心被骗的负面形象。若某一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长期与公众的现实认知不符,那么将影响公众对媒介的公信力。[2](P29-41)若某一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在一段时期内与某一些公众的现实认知相符,那么这些弱势群体在这些公众心中的形象将固定化,而对那些未接触过这些弱势群体的公众来说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固定形象。所以媒介呈现出的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公众的认知、思考、想象。
外来进城务工的人员这一日益庞大的群体已成为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关心的重点,是媒介关注的焦点。都市媒介的信息直接影响到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的生存形象。因此,研究媒介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揭示其变迁,将为公众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报道,促进国家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报道议题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例,从中随机抽取样本,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在都市生存的媒介镜像,即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介形象。因而对能满足该标准的报道,其基本要求是该报道能呈现外来务工人员的形象。有趣的是,符合这一标准的报道往往大量集中于“权益保障”和“政府/社会关注”议题中,合计近70%。此外,呈现外来务工人员与易冲动形象、被关注的弱势形象、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形象的概率与报道的议题显著相关。呈现外来务工人员形象的报道更可能集中于政府/社会关注、违法/犯罪、权益保障议题。
(二)报道时间
本研究根据随机抽取样本的时间对每篇关于外务工人员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把报道时间划分为1月份、3月份、7月份、10月份。在报道时间与数量的关系方面,1月份的报道数量明显多于3月份、7月份、10月份,占新闻总数的32.5%。1月份一般将近年关,很多关于政府政策、回家过年、薪资结算的报道相继浮出水面。相对的,在这其中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报道也相对较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外忙碌一年,快到年关,面对春运回家、薪资问题,以及政府在这些问题中所处的作用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主体。
(三)报道类型
根据《南方都市报》中所抽取的样本,对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新闻报道类型进行了仔细分类,消息占总比例的84.04%。从这可以看出,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新闻报道,大部分是对事件的报道,陈述事件事实。仅次于消息的是特别报道,占总比例的9.64%。调查所占的比例仅有2.26%,深度分析仅有一篇文章,占总数的0.15%,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南方都市报》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报道,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报道、陈述政府的政策,消息占主体。
(四)外来务工人员形象
1.被关注的对象: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
在抽取的664篇报道中不难发现,政府关注的报道出现最多的是在1月份和3月份。1月份一般是年关,面对年关,外来务工人员出现最多的问题便是讨要薪资,其次是春节回家。在这个讨薪问题上,外来务工人员本身就处在一个被动地位。“建筑工围楼盘 为40万血汗钱”;“工厂三老板闪人 30余员工冷雨中讨薪”。老板不发工资,正当的途径拿不到薪水,怎么办。从新闻标题也可以看出,外来务工人员讨薪往往采取极端的办法。面对这一难题,政府很重视,应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面对外来务工人员这一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过年回家坐车也是一大难题,因为人员太多。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每年在春运时都会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特殊政策,譬如开设农民工卖票专窗、开设“农民工专列”,助其按时回家过大年。每年的3月份一般是两会召开的时间,在这期间各阶层代表相应出席代表大会,对于农民工代表在会上提出的问题,政府都会尽量采取措施,慢慢完善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制度,如外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等,保护其基本权益。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新闻媒介在这一时期也会更多的呈现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从而在媒介上呈现出外来务工人员是被关注的弱势形象。
2.感情生活中的受伤者:易冲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
感情是人生中不可缺少,也是无法抵挡的,尤其是爱情。因爱生恨,因爱自杀,因爱伤害他人的事情,每天也都在上演着。爱情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剂,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南方都市报》中也不乏对外来务工人员感情,尤其是有关爱情的报道。但是报道中,面对爱情他们更多的呈现的是一种易冲动的形象。
“商店买刀地铁口伏击女友”,因怀疑女友背叛感情,一名男子在广州地铁4号线番禺新造站A1出口将女友残忍杀害。像这样的报道,《南方都市报》中还有,虽然不是很多,但这也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的一种真实写照。爱情,是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只因感情出现一点不如意,就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自己是一时解气了或是永远离开了,可是留给家人、朋友的只是伤心。
“烟头引斗殴两死一重伤 工友之间酿血案,玩具厂暂停工”,仅仅因为楼上掉下一个烟头,工友之间的口角之争演变成骇人血案。从《南方都市报》对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和工作的报道中,我们也会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有时很冲动,只因一点点小事,就动气,意气用事,最后便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媒介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呈现,从这个层面表达出其平时生活的冲动性。
3.朴实善良、积极向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
样本中,虽然大部分报道议题呈现的是被关注的弱势的、易冲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但也有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朴实善良形象的报道。虽然报道量很少,仅仅只占总数的2.11%,但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呈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的真实一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渠道。下面看看这样几篇报道:
“电脑被抢走 分期款照付 继续用信用卡按月还款的事主被同事大赞诚信”,笔记本电脑被抢,却仍为已失去的电脑连续付款16个月。“我一想起那台电脑就难受,而每次去银行还款则更难受,但我会把钱还完。”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你感动了吗。
“小区保安拾金不昧 面对百万财务不动心,王运喜再遇经济困境仍坚强面对”,王运启生活拮据、为孩子治病负债过万元,2007年2月13日凌晨,他在小区巡逻时发现一个装有百万元财物的皮包,后将皮包交还失主。面对同样的情况,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会跟王运喜一样吗?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这份善良和朴实还存在。
“农民工失业后创业月入一万三 上网讲述自己烙饼创业史,呼吁失业者创业”,虽说金融危机,市道不景气,但也有在积极寻找办法的人。一位在上海打工的农民工网友失业之后,开了个烙饼小店,初算下来一个月也有13000元左右的纯利。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创业的经过发到网上,甚至想招其他失业人士跟他一起开连锁店。失业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危机,但是有心的人会在挑战中寻找机会,积极生活,面对明天。
总体而论,外来务工人员作为都市生活中异常庞大的群体,得到都市类报纸普遍关注,诸如《南方都市报》。其中报道的频率也比较频繁,作为城市中特殊的社会群体,外来务工人员本身就很有新闻点,是新闻媒介竞相报道的主体。
但是,都市类报纸中,此类人物的媒介形象是固定化的、模式化的。通过上文的分析,抽取的样本中大多数报道的议题都是有关权益保障、政府社会关注、违法犯罪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报道中的呈现也集中表现为被关注的对象和感情生活中的受伤者,是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和易冲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
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新闻界通过长期实践所证明的行业要求、基本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规范。“负责任的表现就意味着,被重复和强调的形象应该是这些社会群体真实而典型的形象。关于任何社会群体的真相,虽然其缺点与恶习不应该被排除,但是还应包括对其价值观、抱负和普遍人性的认可。……如果人们能接触到某个特定群体生活的核心真相,他们将逐渐建立起对它的尊重与理解。[3](P42-45)”外来务工人员是夹杂在社会中的“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在大众传媒异常发达的今天,话语权的消失使他们成为媒介高度再现的对象。大众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的报道,深远地影响着大众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认识。报道中,或多或少地在有意无意的对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歧视,他们受到的尊重和重视与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远远不成正比,他们要的不是同情与歧视。大众媒介首先应该逐渐消除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潜意识里的刻板印象,更加客观地报道,公平、公正、真实地再现外来务工人员形象,让大众对外来务工人员有一个真实的了解与认识。
“充分认识传媒再现为农民工群体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后果,为他们还原一个公正、健康的社会身份,避免偏见与歧视,推动主流社群对他们的承认、尊重和接纳,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3](P42-45)”
[1]郝志忠.从社会正义透视农民工的身份歧视 [J].广西民族研究,2008,(3):54-60.
[2]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79-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和精英形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29-41.
[3]许向东.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传媒再现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