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比较文学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2014-04-06 07:24宋颖
关键词:译作比较文学译者

宋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2)

试析比较文学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宋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2)

比较文学与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两者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呈现出共通与交织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正确对待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建构和谐的世界文学格局大有裨益。

比较文学;文学翻译;关系

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全球化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国际间交流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的助推下日渐频繁高效,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也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语境中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文学作品是世界各国民族社会活动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借助文学翻译而实现的文学比较已成为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活动之一。因此,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间的关系研究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一、比较文学与文学翻译的共通与交织

首先,从概念上来看,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中将“比较文学”界定为“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杨乃乔,2002:98),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中》“比较文学”的定义为“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曹顺庆,2011:5~6)。《辞海》中对“翻译”的描述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学翻译”即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对比二者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以下三点共通性:第一、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存在的一个重要共同前提就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和文字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第二、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是“跨越式”的,而文学译作作为翻译行为的结果,必然是横跨在各种语言的文学作品之间,其本身就足以作为跨文化比较的对象和载体;第三、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学、文化之间的异同,达到文学交流、文化交流的目的;而翻译最终的目的也是如此,解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通过翻译我们可以更深刻、更正确地认识到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各种语言的特点表达方式。我们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存异’。一篇译文的价值取决于它对语言差异的翻译程度和对这种差异强调的程度”(郭建中,2000:177)。因此,在比较文学的比较过程和文学翻译的翻译过程中,都有着在彰显差异中反观自身,在彼此交流中互相促进的目的。

再者,从“比较”这一层面上来说,“翻译也是一种比较、也是一种交流。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异质语言的比较,而且也通过语言进行异质文化的比较。译者的接受中也带有译者的自身民族语言、文化特征,从而在翻译过程中使译文经过了文化过滤,使本身民族文化渗透于译文之中。”(曹顺庆,2002:187)所以,文学翻译并不是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译者因其自身的文化传统、民族语言、思维习惯等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主动地、创造性地采取了一定程度的“过滤”,使之适应译入语的语言环境,这种“文化过滤”实质上就是“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的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曹顺庆,2002:184)因此,当原作从源语地出发,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跨文化的“旅行”之后到达译语地时,就成为了既有异域风格又兼具本土特色的“新作品”,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译者本身的立场、思想、价值观都在译作中呈现出来。文学翻译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不同语言所代表着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译者在比较和处理这些复杂关系时所持的态度。

总而言之,从概念、本质以及“比较”的内涵上来看,比较文学与文学翻译之间呈现出共通与交织的密切关系。

二、比较文学与文学翻译的相互影响与促进

总的说来,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基本上是形影不离的。自上世纪初美国比较文学研究学派所主导的平行研究发展壮大以来,纳入比较视野中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就超越了事实的联系,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囿于事实凭据来研究问题,比较文学研究进而有了一个更为宽泛的疆界,其比较的语言类型种类也变得更加多元。由于研究者不可能通晓所有的语言及其文学作品,于是文学翻译在打破语言相互间的壁垒上就显得愈发重要。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文学翻译在许多时候都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正如《中西比较文学手册》(1978:103~104)中所言:“……不管翻译效果怎样,它无疑是不同语种间的文学交流中最重要、最富有特征的媒介,是比较文学的首要研究对象。”因而文学比较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会直接受到文学译本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与译文质量高低的影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人们看作是一种服务于比较文学的工具,译者的地位相较于原作者有着被抹煞的倾向。随着上世纪后期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破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主义理论以来,这一旧识也不再被人们所认同。在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结构主义的文本观念被完全颠覆,原文与译文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关系获得消解,原作的神圣性受到了质疑。“翻译不仅是传达原文内容的手段,更主要的是,翻译是使原文存活下去的手段……翻译不是文学的附庸,翻译是一个文本的‘来世’(afterlife)。文本因经过翻译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获得了新的生命……译者是创作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作的新生语言”(郭建中,2000:176~177),解构主义将译者和译文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如艾兹拉·庞德所认为和所践行的那样,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原创的过程,他通过以一种创造性的重写方式来翻译中国唐诗,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在一千多年后异域的美国得以风行,获得了一种“来世的生命”,并利用唐诗所特有的、与传统英美诗歌所不同的特质来对美国诗歌进行弥补,甚至引发了一场改革运动。所以,译者所追求的实际上不再是语言上的精确对等,译者只有带着自身的理解才能创造性地阐述原作中所隐含的特殊意念,“优秀的译作一定是译者与原作者合作默契共同创造的结晶,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最终的译作”(王宁,2009:50),译者由此获得了与原作者同等的地位。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将切身体会到的不同文化和文学的差异映射在其创造的译文中,不仅使读者能够在译文与原文的比较中更具体地感受到不同的文学与文化,也能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分析角度和更广的研究视野。

译者身份的提升使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翻译在世界文学发展中不容小觑的作用。首先,文学翻译加深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交往,像托尔斯泰(俄语)、巴尔扎克(法语)、马尔克斯(西班牙语)、福克纳(英语)、莫言(汉语)等这样一些来自不同民族、运用不同语言写作的重量级文豪的作品,如果没有翻译的襄助,简直无法走出各自的语言文化圈,更不用说产生世界性影响了。其次,通过文学译作,各国作家能够互相借鉴,优秀的文学译作成为培育本土文学的“养料”。以中国为例,现代作家榜榜首的六员大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都大胆地汲取和借鉴过外国小说的创作经验,甚至连乡土派作家赵树理也参照过外国文学,即使在天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亦有不少诸如佛教一类外国文学的蛛丝马迹。再次,好的译作不仅可以为原作增光添彩,而且还可以传播和普及原作,让其在更大的接受范围内获得认同。譬如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翻译,有些双语读者评价说,原著与译作“是一种旗鼓相当的搭配”,而莫言对此的回应则是:“我更愿意相信,他的译本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莫言能够在众多水平相当的中国作家中脱颖而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无疑有译者的汗马功劳。反过来,一部文学作品通过其译本在异域文明中产生影响也有助于语源国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和价值。如70年代由美国作家兼翻译家珍尼·凯利和美籍学者茅国权合作译出的《围城》英译本在海外汉学界中引起甚为热烈的反响,引发了当时国内的“围城热”;在中国诗歌史上沉寂了千年的寒山因其作品日后在日本和美国的风靡,终使得他的作品重新得到了中国读者的审视和挖掘。

由此可见,在世界文学和文化由对峙走向对话、由阻隔走向交流的大趋势中,文学翻译并不是一种边缘的、次要的行为,而是文学史上一股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是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建构力量。翻译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语言上的转换问题了,更多的是一种包含各种复杂关系的文化问题——对于比较语言层面之下的各种文化、文明的差异和相同之处的探讨,而这些问题则在对翻译过程和目的的研究中展现出来。随着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不断成熟,对文学翻译的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翻译研究的不断完善,使翻译研究突破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深入发展。通过比较文学,文学翻译的研究变得更加全面深刻,而通过文学翻译,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也变得更加多面宽广。

三、结语

如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在文学与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比较文学的视角下,文学翻译史也就是跨文化的文学交流史、文学关系史和文学影响史。随着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瓦解以及东方文学和文化的崛起,以“跨越性”为根本属性的比较文学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与挖掘来实现与异质文化的互补、互证、互识,朝着世界文学的巅峰迈进,而文学翻译本身的性质和价值也就在这宽广的文化背景中清晰地显示出来,它不仅在新的世界文学的建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在各民族自身的文化身份建构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曹顺庆.比较文学概论[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曹顺庆.比较文学论[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中西比较文学手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

[6]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译作比较文学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SOME汉译初探
比较文学的发展与危机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