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开放合作模式建设地方特色馆藏的实践与建议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法律特色馆藏为例
蔡英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本文通过对100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馆藏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法律特色馆藏建设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以开放合作模式建设特色馆藏的创新思路和四点建议。
开放合作;职业院校;特色馆藏
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依托优势专业和地方特色,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库是强化特色服务、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图书馆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100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馆藏建设情况调查显示,有82所院校建有图书馆独立网站,18所无图书馆独立网站。在建有独立网站的图书馆中,仅有12家高职院校建立了专业性特色馆藏,占比15%;有9家高职院校建立了地方性特色馆藏,占比10%;有38家高职院校建立其它类型特色馆藏,占比46%。总体来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特色馆藏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太显著,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载体形式单调
目前,高职院校特色馆藏主要以期刊、书籍等纸质载体为主,电子书刊、音像资料和网络数据库很少。毕朝晖等人的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自建的特色数据库中,其中就有12家建立了随书光盘数据库。可见,目前高职院校特色馆藏载体形式过于单调,制约了特色馆藏的利用。
(二)地方特色不明显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本地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特色馆藏也应该充分体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才能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任务相契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在100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仅有9家高职院校建立了地方性特色馆藏,比重严重偏低。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湖南科技文献资源”,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的“开发区资讯中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宁波市动漫产业特色资源库”等。
(三)建设模式单一
调查显示,除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校企合作图书室、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相关政府机构合作建设法律特色馆藏外,其它高职院校均采取自建模式。这种建设模式自我封闭,导致馆藏资源只能通过采购方式获得,难以收集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内部文献,馆藏资源缺乏实用性、社会性、新颖性,馆藏资源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利用价值不高。
深圳高职院图书馆于2012年开始建设深圳法律特色馆藏,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建立载体形式多样、地方特色鲜明、体系结构合理的文献资源库。
(一)选择建设法律特色馆藏的思考
深圳拥有特区立法和较大市立法权,立法权限国内独一无二,20多年来,特区立法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制定了一大批质量很高的特区法规和规章,有许多法规属于国内“第一”,法律专业能充分体现深圳的地方特色。同时,法律专业也是深圳高职院的优势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全都毕业于名牌大学法学院,50%以上拥有法学博士学位或者高级职称,50%以上常年担任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90%以上具有兼职律师或者兼职仲裁员的身份;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很强,据2012年麦可斯研究报告显示,本专业2011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全校专业中排名第四位。
(二)丰富特色馆藏的实践
馆藏是图书馆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环节,是开展图书馆其它各项业务工作的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高职院校的特色馆藏要针对高职院校“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组织收集公开出版物和内部文献资料等资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文献资料收集受制于渠道资源,难度相对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深圳高职院图书馆广泛利用法律学院老师、毕业生的人脉关系,以及通过官方函件、电话沟通、邮件联系等方式向社会各界收集非公开出版物或者内部文献,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收集200多部非公开出版物和内部资料,丰富特色馆藏资源。
(三)建立开放合作模式的探索
人脉关系以及社会征集方式均属于非正规渠道,受到人脉关系覆盖面和征集方式通达性影响较大。为此,深圳高职院图书馆积极探索建立正式的法律特色馆藏收集渠道网络,与深圳市依法治市办、深圳市法制办、深圳市律师协会等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建立了业务联系,并正从业务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有力促进了法律特色馆藏建设。比如深圳律师协会、深圳法协会等法律相关机构,派专人与我馆联系业务;深圳WTO学会有专人定时负责邮寄期刊等,为收集的完整性、连续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色馆藏作用和成效不断彰显,正日益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特色馆藏应当采取开放合作模式共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特色馆藏存在建设模式单一的问题,结合深圳高职院图书馆建设法律特色馆藏的经验做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高校特色馆藏建设合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特色馆藏建设的基础,目前各高等院校都设有图书馆,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 任何一家地方性高校图书馆单靠自己的力量来建设满足各种用户需求的特色馆藏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推进馆际合作、资源共享,既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二)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特色馆藏
企业既是特色馆藏资源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特色馆藏的重要服务对象。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快建立反映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动态、新成果等充分体现职业技术特色的馆藏文献信息库。同时可以借助企业网络,努力拓宽服务范围,提升影响力,充分发挥特色馆藏的职能和作用。
(三)建立“社会馆员制”
人脉关系是建设特色馆藏的重要渠道。社会馆员制是将人脉关系正式化的重要平台,既能有效保障社会馆员的权利,同时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人脉关系的作用,广开特色馆藏收集源,以多途径、多渠道加快特色馆藏建设。
(四)探索特色馆藏建设理事会制度
国外公益性项目多采取理事会模式加强建设和管理。特色馆藏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设立特色馆藏建设理事会制度,可以让特色馆藏开放合作建设模式更加正式和正规,有利于整合全社会资源,形成群策群力的建设局面,加快推进特色馆藏建设。
[1]周秀梅,朱兼白.我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24):38-41.
[2]毕朝晖,刘星星.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分析与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0,(2):78-81.
[3]丘玲.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质量[J].图书馆学刊,2011,(5):23-25.
[4]李居平,陈雪梅,陈娟宁.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探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5):47-49.
[5]古珍芳.高职院校如何深入拓展图书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83-86.
[6]陈平华.产学研模式下高职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J].职业时空,201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