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4-04-06 06:45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产性天津市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在天津市服务经济体系分类中主要包括金融业、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内容。近年来,天津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市委十届三次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的工作要求。

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

一是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上半年天津金融业增加值实现632.0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4.1%提高到8.8%。二是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随着滨银汽车金融公司获批,天津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全金融牌照城市。全市持牌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55家,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公司等现代金融业态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三是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近年来,相继颁布实施了《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制度,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107亿元、2323亿元和356亿元,分别增长21%、33%和16.2%。

(二)物流业

一是企业实力明显壮大。截至2013年底,全市物流企业已达2.3万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24家,5A级物流企业2家。在仓储、运输、配送服务基础上,优势物流企业积极向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领域拓展。二是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沿海港形成了天津港散货中心、天津港集装箱中心、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围绕空港形成了空港国际物流园区、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滨海中储综合物流园区等物流园区。同时,在北辰区建设了天津市陆路港物流园区。三是物流服务辐射能力不断增强。24座无水港辐射作用持续发挥,电子口岸通关效率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三)信息服务业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随着信息安全、下一代通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一批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项目和企业陆续落户,天津信息服务业发展持续加快,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3年天津市电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454.61 亿元,增长8.4%。二是产业主体初具规模。全市集聚了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中兴、搜房网、天地伟业等一批高性能计算机服务、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以及信息安全行业的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三是支撑平台日趋完善。陆续建设了IC设计服务中心、RFID产业联盟(天津)基地等一系列产业技术平台和国家灾备实验室、下一代移动通讯检测中心等一批技术服务平台。

(四)科技服务业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1-11月,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544.53亿元,增长18.7%。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研发转化基地。三是研发设计企业实力增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四是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13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26个。

(五)商务服务业

一是咨询、会展等行业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三季度,天津市取得认定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达到133家(包含中央驻津单位32家),共举办各类展会156个,增长18%。二是楼宇经济实现新突破。2013年,天津市商务楼宇达到600座,实现税收超过400亿元,120座楼宇税收超亿元,为商务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载体支撑。

在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现代物流、信息传输、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有待提高。二是资源集聚度不高,缺乏像北京朝阳CBD、金融街、上海陆家嘴等资源高度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三是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民营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较慢,企业规模偏小。

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创新优势突出。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深入推进,新区将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金融创新、体制创新等领域进行深化改革,为加快推进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二是载体建设不断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市在港口、物流、交通、科研等领域发展的日益加快,为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也纷纷落户。三是产业基础更加雄厚。随着天津工业一系列大项目好项目的竣工投产,全市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2014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495.97亿元,增长10.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八大优势产业产值比重达到88.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0.2%。雄厚的产业基础为生产性服务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四是政策环境日益完善。近年来,天津市陆续制定了《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市一区三港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发展方案》、《关于天津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财政补助和奖励资金申请拨付问题的通知》等政策,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不利因素

一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天津生产性服务实现加快发展,但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相比,产业规模不大,发展活力不足,面临的产业竞争仍十分激烈。二是外部资源十分有限。目前,我国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配套体系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天津能够依托的外部资源十分有限。三是高端人才相对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中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知识层次的服务业人才相对缺乏,流失现象严重,在业界有影响力的本地知名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多。四是统计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天津市服务业统计体系比较完善,但是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的统计体系尚不健全,除金融业之外,物流、科技、信息和商务服务业均没有形成完善的统计体系。

加快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发展一批优势行业

一是大力发展金融业。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农村金融、航运金融、矿业金融、消费金融、商贸金融等产业金融领域。鼓励商业银行经营金融租赁、债券发放、代理理财、财务顾问、商业保理等新型业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从服务单一客户转向产业链金融服务,在中小企业集中区域进行批量贷款,适当补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企业贷款利息。推进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解放北路金融城二期、武清金融商贸区等金融集聚区建设,加速金融集聚。

二是大力发展物流业。发挥港口、航运、通关优势,着力发展国际采购、国际分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等国际化、高端化物流服务发展。发挥天津的区位优势和物流配送中心集聚优势,推动流通集群功能载体建设,做强京津冀商品流通集散带。发挥空港陆路交通优势和保税区东疆港区公路铁路优势,建设重载铁路路网和长途铁路通道,分流港口车辆和城市通行车辆,完善口岸集疏运体系。拓展无水港布局,建成覆盖三北地区的无水港网络。鼓励和引导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应用RFID、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

三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宽带城市、无线城市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任务,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向其他服务业推广应用,如开发面向航运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研发银行卡智能支付技术等。完善网站实名、电子防伪制度,建设城市信息安全综合服务体系,保障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安全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以国家推进4G通信技术为契机,发挥天津试点优势,加快天津4G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实验检测服务、物联网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和航空航天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对科技环境、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引进的支持力度。丰富科技服务业态,重点发展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科技情报信息咨询、专利服务、技术产权交易、技术经纪、成果转化和推广等科技服务业。积极打造科技载体,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大学建立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五是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推动周边会计审计、评估咨询、法律服务、营销策划、专利代理、资格认证企业入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商务楼宇特色服务功能,通过展示会、对接会等招商举措,积极吸引总部和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入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加政府工作中评估、代理、策划、咨询等环节外部委托比例。

(二)推动一批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实施企业总部集聚工程。依托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政策优势,在国际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等领域,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充分发挥各类展会、合作论坛等信息交流平台作用,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外埠大型企业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做大做强本地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

二是实施地区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天津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品牌数据库,在对外宣传和招商中对入库品牌进行集中推介,提升品牌效应,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建立品牌评选机制,定期举办优秀品牌评选活动,对入选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三是实施产业平台搭建工程。支持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研发、检测等业务发展。鼓励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管理咨询、技术专利服务、市场营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商务服务平台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加强金融机构、政府、企业三方的信息互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

四是实施高端人才振兴工程。大力引进一批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和设计创意等高技术人才,在住房、社会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建立专家工作室。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采取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促进人才加速集聚和有序流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行业高端论坛等活动,鼓励培训机构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开展继续教育。

(三)稳步落实一系列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规划协调。科学制定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对接,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度和督办制度。建立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信息互动交流机制,及时展示产业发展成果,发布相关政策。在金融、物流、科技、信息和商务服务等领域,推进产业协会、行业联盟、公共组织等行业性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发挥社会组织职能作用。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围绕物流运输、通关口岸、信息平台、金融创新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项目和改革试点政策支持。支持民间主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培育公平竞争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

三是加强统计监测。以市级服务业试点区县为先行先试区域,完善行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范围,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实统制度,积极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监测、预警分析和预测研判。

四是强化用地保障。遵循全市总体土地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统筹发展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其他区县,合理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布局,简化用地审批流程。

参考资料

1.天津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天津市统计局.

2.郑英隆,蔡程媛.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基于广州天津等八城市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72-80.

3.刘龙,宋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产业经济,2014(1):134-135.

4.孙兴莲,杨艳红,凌家俭.科技服务业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13(14):3-5.

猜你喜欢
生产性天津市服务业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