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4-04-06 07:56田克勤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特色传统思想

田克勤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其思想理论来源,既要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从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也可以从中国经济、政治、科教思想和政策的演进,特别是从其哲学基础,去考察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而为揭示其历史文化渊源和民族性特征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框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作了革命性扬弃。它极大地变革了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传统,有力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重农抑商的自然经济思维定势,也冲击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心理和社会习俗。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崭新观念深刻变革了中国传统的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思想和传统精神的大转换。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特的“伦理型”模式,即强调伦理型的仁政观和道德型的礼教观。中国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重义轻利上。儒家褒义贬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种文化传统对于培养中国人刚正的精神气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忽视经济利益的缺陷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一往无前的政治气魄和理论勇气,提出和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并推动这一观念向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在政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经济发展对于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在经济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民竞争意识;在文化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变革深刻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扬弃和超越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时所具有的从道德判断转移到事实判断、从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转移到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为最高准则、从中国传统比较封闭的社会生活方式转移到开放发展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等重要特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变革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农抑商的自然经济思维定势。中国重视商业的思想自古有之,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明确提出:“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然而,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对“重农抑商”的推崇,中国人对商业致富的认识虽早但却难以深化,对后来我国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轻商、恶商、抑商的文化心态产生了消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看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因此把发展商品经济等同于搞资本主义。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改变了以往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也使人们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忽视商品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等重要观点,更加明晰了市场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定位。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旧有框架的超越。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冲击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心理和社会习俗。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小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主要不是把着眼点放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上,而是放在社会产品分配是否平均上。作为一种长期形成的消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习俗,“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直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代以来,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这种社会习俗虽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洗礼,但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动。邓小平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分配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传统分配观念、财富观念的深刻反思,率先提出共同富裕的思想,并把它看成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倡导的“有先有后”、“由部分到全体”的共同富裕政策,从根本上扭转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习俗。党的十八大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更是鲜明地体现了党对平均主义的否定和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决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观点和主张十分庞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既抛弃了其封建性的糟粕,又光大了其民主性的精华。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深刻变革了中国文化中“为政在人”的传统观念。“人治”是中国传统的治国方式和理念。它突出强调圣贤在治乱兴衰中的作用,把治国建立在对人性的充分肯定上,极力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当然,中国也有系统的法律文化传统,但从本质上说,这种文化传统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为皇权服务的工具和道德体系的附庸,其作用是以国家强制力来维护这个道德体系。新中国建立后,党内有识之士即已充分认识到这种人治传统的严重缺欠,提出新中国应该实行“法制”的主张。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左”的错误的干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法制建设不断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更是使广大群众在“无法无天”的动乱中吃够了没有法治的苦头。有鉴于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反复强调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要求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治理国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中国共产党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随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不懈推进,法治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改革思想。中国的改革变通思想源远流长。一部《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此后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无不因势利导、变法图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改革思想及其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财富。新时期的改革思想,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变法图强、近代以来革命建国的基本精神,而且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完备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强调要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把改革与开放联系起来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所反复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等重要观点,使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当代获得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统一思想弘扬和发展了中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统一思想也源远流长。1949年以后,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和台湾当局的阻挠,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方针和设想,并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推动了两岸关系的深刻变化。这与传统的国家统一思想相比,无疑是一个伟大的飞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决策,这一构想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国家体制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建立在爱国主义思想基础上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科技教育思想

发展科技和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的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关科技和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在传承中国传统科技教育思想的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科技教育思想具有了当代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我国古代科学认识活动缺乏理性思考传统的深刻变革。自然科学理论是生产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动力,是以精神状态存在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把自然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p372)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中心主义的文化,注意探求人际关系,重视践行道德原则,却忽视探求自然规律,这也是造成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长期停留在经验或技术水平上、不能产生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改革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重要观点的提出;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思想,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命运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必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重要影响。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尊师重教、“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思想,是对我国古代传统的尊师重教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就有尊师的优良传统:荀子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教”;“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吕氏春秋》中有《尊师》篇,韩愈的《师说》重师道。新时期提倡尊师重教,确立教师节,正是这一优良传统在当代的具体体现。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发展教育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认为“忽视教育的领导,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2](p121)这一认识进而形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共识。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所有这些,无不闪烁着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尊重人才”的思想,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人才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尊重人才作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中国古代的人才思想非常丰富。在人才的选定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举贤任能”,“任人唯贤”是古代优秀人才观的重要内容;在人才的辨识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有人主张“择贤以德”,有人主张“择贤以才”,有人主张“德才兼备”、以德为首,有人强调“唯才是举”;在人才的使用问题上,古人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之全,自昔罕见,苟有所长,必有所短”,用人应取长补短。新时期,党剔除了中国古代人才观的封建性糟粕,吸收了其合理内核,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才观。习近平在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时指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3]并向广大人才进一步发出“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3]的号召,这就既明确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党一以贯之的“尊重人才”思想的传承,也深深折射出中国传统人才思想的文化基因。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哲学优秀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经济、政治、科教等方面实现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超越,说到底就在于,它实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展示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性特色。

第一,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强调“实”、注重“行”的务实精神和“经世致用”、“学用一致”的优良传统。“实事求是”一语出自西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意是说河间献王刘德在研究学问时注重考据,言出有据。唐朝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可见,中国古代学者始终是把“实事求是”作为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治学态度来加以弘扬的。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把实事求是提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寻找真理的正确思想路线,并结合时代特点解读中国古语的思维方式,使实事求是在具有极为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具有了其新的价值。新时期,党在批评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过程中,始终重视打破僵化的精神状态,坚持解放思想,强调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丰富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并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系统整合思维。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矛盾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及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4](p305)它“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4](p306)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极其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从春秋战国时期《周易》主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到宋代张载主张的“两一”学说,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辩证思维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矛盾学说,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同时,也使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实现了向现代的转换。新时期,邓小平等强调要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设计以及党和国家的全部领导活动之中,始终坚持按照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5](p8-9)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这就改变了我国传统辩证思维往往局限于狭隘的哲学文化领域,不切实际地谈“道”论“事”的缺欠,赋予其新的活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既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传承。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也扬弃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孔子的“富民、教民”思想,还是荀子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主张,实际上都是围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重要命题而展开的。毛泽东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形成了“群众路线”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创造性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新时期,从强调“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到提出“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从提出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到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党在新时期对群众路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概括为“中国梦”,并指出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所有这些,都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升华。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传统经济、政治、科教思想以及中国哲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表明,中国文化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从历史到未来的深刻转变,进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在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4]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特色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医的特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