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彪
(兴隆县农牧局兴隆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河北兴隆 067399)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防治办法
李金彪
(兴隆县农牧局兴隆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河北兴隆 067399)
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死亡重要病因之一,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兽医工作者和养猪经营者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哺乳仔猪发生腹泻是有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效果,这些因素包括环境、饲养管理、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等,因此对哺乳仔猪腹泻的控制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1.1 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仔猪出生时一般体重仅有1~2kg,十日龄体重可达出生时体重的2倍,30日龄则可达到5~6倍。哺乳仔猪的迅猛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因此,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要求都是较高的,仔猪的培养过程中应尽早提供高质量的全价配合饲料。
1.2 消化器官发育快,消化机能不完善
(1)哺乳仔猪的消化器官在出生时已经形成,但是结构及其机能尚不完善。初生仔猪消化器官容积小,至60日龄时才会迅速发育和壮大,其中胃增大50~60倍;小肠长度约增加5倍,容积增大50~60倍;大肠长度增加4~5倍,容积增大40~50倍。仔猪初生时即有唾液分泌,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很低,以后会逐渐增加,2~3周龄达到高峰,然后有所下降,断奶后会趋于稳定。
(2)初生仔猪的胃和神经系统之间机能联系还未完全建立,缺乏反射期的胃液分泌。初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离盐酸,一般从20日龄开始才有少量游离盐酸出现,以后随年龄增加。整个哺乳期胃液酸度变动为0.05~0.15%,且总酸度中近一半为结合酸,而成年猪结合酸的比例仅为1/10。仔猪至少在60日龄时盐酸分泌才接近成年猪水平。由于仔猪消化器官生长发育迅速,对疫病抵抗力弱。胃酸中又缺乏盐酸,不能杀死随饲料和饮水进入胃内的细菌,因此,这个时期,仔猪易患胃肠疾病,导致腹泻。
1.3 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猪是恒温动物,一般通过自身的调节而保持体温的恒定。初生仔猪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而造成调节体温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初生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限制了物理调节体温的作用。因此,对仔猪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1.4 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大分子的γ-球蛋白,由于猪的胎盘为上皮绒毛膜胎盘,胎儿胎膜的绒毛上皮和完整的子宫上皮相接触,免疫球蛋白分子完全不能通过胎盘,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传给胎儿,因此,仔猪初生后,缺乏先天免疫力。只有通过吃初乳,从初乳中得到母源抗体,获得被动免疫。初乳中总蛋白含量达到15g/ml,其中70~80%为免疫球蛋白。常乳也是获取抗体的重要途径。初生仔猪肠道具有原样吸收这些免疫球蛋白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48h后消失。3种免疫球蛋白各有特点。LgA能抵抗酶的消化,并能在消化后粘附在小肠壁上,12h以上,起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IgG主要在血清中起杀菌的作用,可防止败血症;IgM主要是抵抗革兰氏阴性细菌。所以初生仔猪必须吃初乳。
2.1 胎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
胎儿期免疫系统处于不完善状态,但也可产生免疫应答,如72d的胎儿,有产生抗细小病毒抗体的能力。
2.2 胎儿的吞噬细胞缺乏杀菌能力
妊娠87~90d的胎儿,其外周血液的白细胞虽能充分的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颗粒,但是缺乏杀菌能力。另外,仔猪血液内也缺乏某些补体成分,调理活性表现微弱,故易受感染。
3.1 非传染性病
(1)环境,如分娩舍温度、湿度、通风和卫生等。
(2)饲料,如饲喂霉变饲料,扰乱消化道酶的活性,使食物不能充分消化而延长在肠胃内的时间,增加病原菌的增殖而导致腹泻。
(3)应激、贫血等。
3.2 传染性病因
如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腺病毒、仔猪盖地病毒等。
(1)细菌性病源 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式菌、弯曲杆菌、肠毒性脆弱拟杆菌等。
(2)寄生虫病原 仔猪等胞属球虫及隐孢子虫、蛔虫等。
(3)真菌感染及其毒素。
4.1 加强饲养管理
(1)分娩舍遵守“全进全出”和“空栏消毒、间歇一周”的原则。
(2)妊娠母猪分娩前10~15d进行体内外寄生虫清除。
(3)临产母猪提前7天用消毒液清洗消毒后,在进入产房。
(4)保温,通风,保持栏舍卫生、干燥和清洁。
(5)断脐、剪牙、断尾、剪耳等应严格消毒。
(6)仔猪2、4日龄各注射足量铁制剂。
(7)初生仔猪尽早吃足初乳。
(8)仔猪提早补料,每天及时清除剩余饲料,防治仔猪能吃到霉变饲料。
4.2 免疫接种
(1)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可选用疫苗;仔猪腹泻基因工程(k88、k99)双价灭活疫苗,仔猪基因工程(k88、k99、987p、f41)四价灭活疫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自家灭活疫苗,也可将仔猪腹泻粪便返饲配种前4周的后备母猪及产前4周的怀孕母猪。各猪场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选用大肠杆菌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通常在母猪分娩前4周免疫一次;也可于母猪产前5~6周及2~3周进行两次免疫。除母猪免疫外,必要时可对仔猪进行免疫,免疫时间以7~14日龄较为合适。但应注意,用于母猪安全的免疫,可能对仔猪有一定毒性,应正确选择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预防仔猪病毒性腹泻可选用的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猪轮状病毒弱毒疫苗,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上述疫苗均在妊娠母猪产前进行免疫,仔猪可通过乳汁获得免疫保护。
4.3 药物保健
(1)母猪分娩前后适量给予轻泻剂。以防便秘。
(2)母猪产前7d至产后7d要进行母猪产后感染和仔猪腹泻的预防工作。
(3)母猪产后一针保健计划:母猪于产后8h内,要预防母猪产后应激及产后感染(乳房炎、子宫炎及无乳症)的发生,也可减少仔猪腹泻,降低仔猪死亡率及降低母猪淘汰率。
(4)哺乳仔猪三针保健计划:仔猪初生后第3d、第7d、断奶前1d要预防细菌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