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柳
(重庆市忠县汝溪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28)
怎样预防肉牛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疾病
陈正柳
(重庆市忠县汝溪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28)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肉牛业也随之发展迅速。牛群迅速扩大,牛疾病也随之增多。因此,做好肉牛的疾病防治尤为重要。在牛场生产中,疾病防治更应本着“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使肉牛能够更好的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效益。
牛舍内和运动场的污染,或长期在低洼潮湿草场放牧是发生腐蹄病的主要原因,发病率高的牛场可达到30%。病牛站立时病蹄球关节以下屈曲,频频换蹄、打地或踢腹,站立和运动困难,运动呈支跛。如果处理不及时,跛行逐渐加剧,不敢着地。严重者形成“三脚跳”,体温升高至40~42℃,疼痛剧烈,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产生渐进性消瘦等全身症状。
本病的预防措施是多雨时节要减少牛群放牧,特别是低洼草场;牛舍地面每天打扫,保证干燥和卫生,铺垫软草;运动场也要经常清理,保持平整无碎石块;如发生病患牛要立即隔离治疗,舍饲喂养,精心护理。
牛舍卫生不达标,母牛卧地休息时粘连粪便或污水,使乳房不洁。犊牛在吃奶时把不洁物带入口中,而犊牛本身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差,继而出现消化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产生某些肠道疾病。
本病的预防措施是保持牛舍、牛床、运动场的清洁和干燥,粪便和污水要及时清理,经常刷拭牛体,保持卫生;产犊前后注意母牛乳房的清洁,保证犊牛吃上无污染的牛奶;犊牛床垫草及时更换,保证隔凉、隔潮。
产科疾病是危害繁殖母牛严重的常见疾病,产前、产后又是产科疾病的多发时期,所以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及围产期的护理尤为重要。如果母牛饲养管理不当会使其发生难产、胎衣不下、乳房炎、阴道炎和宫颈炎等疾病,影响母牛健康及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母牛的生殖机能,延长或使母牛不出现妊娠。
预防母牛产科疾病的措施是在妊娠期要适时补充营养。保证基本饲料的供应,适当补充精料,保证母牛的膘情。还要适时适量补充各种矿物质特别是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还有多种维生素。进入围产期的母牛要提前准备好的产犊舍,圈舍保证通风良好,舍内干净卫生,安静舒适。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才能进入。每月对牛舍内外进行消毒1次,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洒。牛舍内消毒时,应将牛牵出,间隔8h以后方可放入。产后更要精心护理,给母牛和犊牛提供亲子环境,保证母牛健康和犊牛生长发育。
寄生虫病也是危害肉牛业生产主要的疾病,该病不但会影响牛群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通过皮肤及排泄物使该病在牛场中蔓延和流行。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彻底的消毒还会使该病在牛场长期发生。
预防寄生虫病的措施是每年春、秋季,对牛群进行整体驱虫,建议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此法是预防和消灭体内外寄生虫病的好方法。对于预防消化道寄生虫病,可灌服阿维菌素并配以硫酸钠致泻,效果较好。
黑龙江省属严重的高缺硒地区,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不足,必须给牛群定期补充硒元素,防止因缺硒而导致的犊牛下痢、营养不良、气喘、猝死和繁殖母牛的生殖障碍等。
本病的预防方法是繁殖母牛使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30d分点进行肌肉注射;犊牛生后第3d、第10d可用加硒型“牲血素”(右旋糖酐铁)进行肌肉注射(在补硒的同时补铁,增强新生犊牛的抵抗力),以后每隔15d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成年牛,每隔30d补充硒1次。
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大。本病多发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在气温剧变、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密集饲养、管理不善等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因此,做好冬季牛舍的抗寒保暖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条件。
具体预防方法是严寒地区养牛可以建造有窗密闭式牛舍,如选用半开放式牛舍。冬季应搭设塑料棚或设塑料薄膜窗保温。门窗应在满足通风和采光的条件下,尽量避免设。冬季北侧和西侧迎风,应尽量不设门。畜舍地面做到保温、隔凉,是减少牛体热量散失的有效办法。因此,冬季要给牛舍地面铺设厚垫草,还要保证牛床及运动场的干燥、防滑,多晒太阳和刷拭牛体,减小湿度。这些不仅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冬季肉牛不掉膘的好办法。
如果给牛饲喂发霉变质或是霜冻的饲料就可能导致牛群发生严重的肠道疾病和中毒,所以在牛场的日常生产中要做好牛群饲料的充足供应和品质保障。保证饲料质量,保管又是重要环节。因此,要把饲料保管做为牛场生产中的长期工作来抓。
具体预防措施是精料仓库应做好防潮、防虫、防鼠。无论虫或鼠以及鸟粪的污染,都可能引入致病菌或毒素,一经发现,必须立刻清除、销毁或消毒。青贮窖内应防止长霉或发酵变质。干草及秸杆草堆则要做好通风、防雨雪的工作,避免干草受潮变质,同时注意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