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特征

2014-04-06 02:45戴安林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国家经济

戴安林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瑰丽的一部分,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这一思想的基本特征作分析和研究,认为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1](P7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思想。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上任何国家企图关起国门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1](P117)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大机器工业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以过去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无法比拟的速度向前飞跃地发展,商品如井喷般大量制造出来,堆积起来,为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他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P276)。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国际性的经济技术联系更加紧密,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利用这种国际性的经济联系,发展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

近代中国之所以走向衰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邓小平指出,我国“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两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1](P90)。自我孤立封闭,导致了近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全面处于落后的状况,遭受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新中国成立以后,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搞建设,发展的速度不快。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先是日本、西德,后是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外敞开大门,通过对外开放这条途径实现了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振兴。因此,邓小平强调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P78)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社会经济落后状况的迫切要求。我国存在着两大突出的矛盾急需解决。一是人口众多和资金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邓小平指出:“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容易改变的。”[3](P164)要解决这一矛盾根据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吸引外资。二是人口众多和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从总量上看十分丰富,有的资源储藏量在世界上还名列前茅。可是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按照人均占有量计算,就显得很贫乏。要改变这种资源丰富又相对贫乏的状况,我们可以用开发来缓解,但是又遇到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1](P65)“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的起点。”[3](P133)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深刻洞察力,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现实的透彻了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对外开放画卷。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揭示了当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非凡的创造性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怎么样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建立经济特区是邓小平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主张。我国三十年来的对外开放,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建立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特区之“特”,就在于它的作用之“特”。具体来说,它要发挥四个窗口的作用:第一个是技术窗口的作用,第二个是管理窗口的作用,第三个是知识窗口的作用,还有一个是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1](P51-52)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在经济方式上,实行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的市场经济;在经济建设上,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积极、主动、灵活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目前,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四个“窗口”的作用已日益明显。特区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点地区,也是吸收外商投资的重要区域,成为连接国际市场、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的桥梁。

建设市场经济是邓小平极富有胆识的创见。很多人有顾虑,担心搞市场经济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性质,邓小平则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P373)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属于一种基本制度的范畴,而只是一种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资本主义可以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在邓小平有关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观点的引导下,中共十四大冲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解放思想,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置形成社会供给比例与社会需求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二是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资源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冲破国家和地区封锁,使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自由流通。所以,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关键性的条件就是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因此,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372)从而解除了长期以来困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纠缠不休的关于姓“社”还是姓“资”的紧箍咒,把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实行“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曾经被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誉为“天才的构想”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实质上就是利用对外开放来推进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全新的概念,其含义是在一个国家内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部分地区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范围内允许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相互之间和平共处、开展竞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利用资本主义有益的文明成果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P58)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保证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按照“一国两制”的办法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充分说明“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的。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来解决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这是邓小平的又一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大创新。

邓小平还进一步提出用“一国两制”构想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邓小平指出:“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1](P68)“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1](P49)邓小平还提出“共同开发”的设想,他认为,为了保持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一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可以先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资源。这样既能够使局势保持长期稳定,又能够不伤害任何一方,符合人民的愿望。[1](P49)通过对外开放的途径来实现和平解决国内国际的一些争端问题的设想,这是一种解决矛盾冲突的新思路、新途径,也是邓小平对中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全人类和平事业做出的一个伟大贡献。

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凡的创造性的特征。

三、很强的实践性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在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邓小平充分阐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领域和途径。一是对外开放的对象。他明确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1](P99)对外开放之所以是这三个方面的开放,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们同世界上一切国家进行广泛的合作,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实行这三个方面的对外开放,不仅能够吸取他国的长处,而且还能够使我国经济避免对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国家的依赖,从而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运用自如,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因此,邓小平强调指出:“对外开放就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1](P237)二是对外开放的领域。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都不是单一式的片面性的开放而是全面的开放。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根据国情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新,这样才能加快发展。所以,邓小平指出:“我国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1](P70)三是对外开放的途径。邓小平提出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包括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进行技术和文化交流、开展海外投资和劳务合作、发展国际旅游等诸方面,以及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沿江、沿线、沿边(境)城市,各地设立经济开放区等形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这样就形成了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纵横交错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构建起了一个多渠道、多层面、宽领域、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对外开放模式。

邓小平明确阐述了我国对外开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虽然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但主要开放的对象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使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邓小平提出三项要求:在经济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P139);在政治上,必须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P164);在文化上,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P44)二是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邓小平认为,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有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人口多。[3](P163-164)我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存在着不平衡。这一特殊国情使我们遇到许多必须处理好而又很难处理好的矛盾。也正是为了能够解决这些矛盾,邓小平提出了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但又不能盲目地对外开放,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对外开放。三是必须坚持平等互利。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从外国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资金、先进设备和先进科学技术等。但作为主权独立、爱好自由的国家,我们又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独立和国家安全。邓小平明确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1](P348)开放不是单向的开放,不能损害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该是双向开放、互利共赢的局面。即通过对外开放在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1](P78-79)。四是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P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但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我们必须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所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3](P363)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最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4](P25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就不会有我国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望未来,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这面光辉旗帜正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国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