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婕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黔南州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贵州省的中南部地区,在大西南对外开放出海的黄金要道上,其发展民族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环境优势。黔南州山青水奇,自然保护良好。在这里世代生活着的民族有布依、水、苗、瑶等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有着很多特有的民俗风情,再加上特有的民族服饰、享誉海内外的根雕艺术以及各种特色的药材、装饰品、奇石等都是其有利的竞争优势。
但是随着国内旅游业民族旅游业竞争日趋白热化,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只有不断开发创意旅游产业,才能提高自身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在民族特色生态旅游基础上,加入创意旅游元素来增加区域旅游业在同类型民族旅游业中的竞争力而提出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以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为发展的主要对象,极大程度上满足游客对于文化的精神需求,同时在保证不对旅游地区文化发展进程造成太大影响的基础上,将特色文化产业以及旅游生态理念贯穿其中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旅游产业。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把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生态学思想作为指导理念,利用少数民族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优势,协调开发的旅游产业。在产业中继承了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以保护为前提去开发。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民族文化产业中加入创意的元素,让黔南州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形式、发展模式、内容上都别具一格,增加我们游客在同类型旅游产业中体验不到的内容,在追求经济利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基础上,提高黔南州地区居民文化思想以及对商品的概念,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探究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中,我们主要本着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1.依赖当地民族文化、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2.给游客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和多样性的形式。
3.个性化、多样性的旅游体验。
4.鲜明的主题特色。
要想发展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首先该地区必须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市场上,少数民族可以说是硬件条件,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手工艺品等都是吸引游客的内容。黔南地区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居住着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37个少数民族,并且其中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只存在于黔南州地区。黔南州地区居住着400万人口,而少数民族占了其中的57%,独特而丰富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黔南地区发展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主要优势。
除了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外,黔南地区还有着其他丰富的旅游资源。到目前为止,黔南地区已经开发了自然保护区46个,其中有一处世界公园,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个,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1个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区9处。这些地区都有着独具特色、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同时,全州有21个民族文化景点,16个历史文化景点。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必要条件。
黔南州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的东南部向广西过渡的斜坡地带,这里有着独特的地貌地形,地势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由高向低变化的特点,复杂的地形以及广阔的植被覆盖面使得这里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黔南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上这里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的气候非常适合开发旅游业,尤其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在区域上有着很好的优势。
黔南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给我们民族文化创意旅游带来了开发的丰富资源,尤其是以苗族、布依族为代表的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在这里有难得一见的史歌、各种带有民族气息的情歌、祭祀歌曲等曲调,乐器主要有芦笙、唢呐、芒筒、古瓢琴。
苗族是黔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擅长芦笙舞、长鼓舞、板凳舞,节日有苗年、吃新年、米花节。在艺术创意方面有挑花、传统刺绣以及蜡染等。
布依族的舞蹈有刷巴舞、响篙舞、织布舞,节日有告年节、赶表、丢花包等。
水族有独具特色的马尾绣,调歌有大歌和小歌,分双唱、单歌,舞蹈有主要以各种类型的铜鼓舞为代表。
瑶族以歌曲为主要特色,情歌、盘歌、祭神歌都别具特色。
黔南州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黔南州地区的民族文化是建立在黔南州地区生态环境之上的,民族文化深深印在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之上。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黔南州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认识不足,尤其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旅游的内容包含的不仅仅是所有可供观光游览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内涵在于要让我们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以及人文文化资源不受影响。
不论从游客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当地生态和文化环境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希望看到的是别具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宝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如何在创意旅游产业的建立中避免这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破坏是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
一个地区如果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不注重保护,缺乏可持续经营的思想,那么在不断深入的开发中就会在无形间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流失。这种惨痛的代价并没有对我们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开发带来启示,首先在政策上,黔南州的旅游资源开发就没有统一性,在规划中没有将周边的旅游景区形成整体规划。类似性的旅游景观开发层次浅,影响着黔南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已经开放的景区中,设施、游客的规章制度以及活动方面缺乏可持续的指导规则。
2.在如何建立相关制度以及降低或避免开发旅游对当地带来生态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统一认识,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3.在经营中,只重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不愿意在维护可持续发展上给予必要的支出。
4.旅游产业的结构严重不合理,内部之间的相互竞争,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造成整体的经济效益下降。
黔南州有37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当前游客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特色了解甚少的基础上,我们在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产业中并没有对此有所宣传。别具一格的黔南州秀丽风景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有着很多别的地区没有的特色。但是我们看到在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在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及红色旅游众多方式中,从口号中来看,各种各样的特色尽显无疑,但是在执行中却没有看到真正有内容,有内涵的东西。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黔南州地区处于我国比较穷困的贵州省境内,而贵州省是一个人才大量外流的省份,人才的流失也是我们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弊端之一。缺乏相关的旅游管理知识人才,不论发展什么样的旅游产业都会在很多地方显现出制约性。
黔南州地区在开发独具特色的创意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中,民族文化是最大的依托。所以政府要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集民族特色和生态特色为一体的旅游产业。
黔南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侗族的大歌、苗族的姊妹节都是其中比较吸引游客的民族文化,在这些具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中发展原生态的旅游业。同时,对那些游客知之甚少的民族文化要寻找恰当的机会大力宣传,让我们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知名度更广,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创意性民族文化旅游业。
在具体实施中,政府可以通过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的基础上改善交通条件和卫生条件,对部分有条件的民族家庭提供资金支持改善居住环境,让游客既享受了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也享受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再怎么增加创意都是要在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不断继承之上建立起来的。以人文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掌握民间民族艺术人才的需求上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政府要增加相应的投入,加大对黔南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选拔一些具有特长的年轻人来进行重点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工作。
如前面所讲,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与专业人士的管理和经营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专业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来辅助,我们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很难快速发展起来。所以黔南州地区政府需要通过加大吸引力度来引进优秀人才为黔南州地区旅游产业献策献计。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极大的重视,通过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来留住他们,还要在感情方面予以关注。
旅游设施也是制约我们发展民族创意旅游产业的条件。相比较于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基地,黔南州地区在旅游设施的建立上比较落后,也不够健全。政府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比如改善交通、住宿等硬件条件,同时增加管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以及各类软件的投入。
对于游客来讲,尤其是对于热衷于民族文化旅游的游客,他们希望在旅游地区寻找一种原始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以及没有拘束的精神体验。而立在很多旅游区的游客管理制度在一开始就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外来人的约束感。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寻求一种既能够获得很好管理效果,同时也能对游客有一定约束的游客管理制度。比如我们可以将写有管理制度的标牌换更贴近自然的材料,在游客管理制度的语言中采用俏皮,或者带有民族特色的内容,让游客有一种亲近和融入的感觉。
文化传承是一个城市发展旅游行业的基本要素,能够通过文化元素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意境,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城市的文化传承,领略当地风景的同时,更能够了解一定的文化内容,对于我国整体的文化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之,黔南州有着丰富的待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同时我们要在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展现出富有创意的内容,才能更加吸引各方游客。希望在此基础上,通过黔南州地区政府的不断努力,将黔南州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得更好。旅游产业是一个地区或者是城市的主要软实力产业,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发展旅游业与城市的基本情况有关。因此,文化旅游行业非常适合具备文化底蕴的城市。本文通过对文化意境的研究,了解到了黔南州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1]宁银萍.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8,(12):05-09.
[2]祁丽.特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36.
[3]邹龙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环境保护[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