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秋
(广东金融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521)
人类对智慧的探讨堪称历史悠久。而这个词的起源至今并不明了。Sophic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智慧,这个词较多的被人们提及。
众所周知,“智慧”作为格言与箴言经常在诸如《论语》和《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中得到表述。千百年来,中国人不仅一直在欣赏和运用着这种智慧,而且还将继续运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但是儒家智慧不仅仅是一种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箴言集和,事实上,儒家智慧是他们关于宇宙、历史、社会和人性的玄思的、伦理的见解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关于人如何能超越自身局限,获得理想人格的一种阐释。[1]《论语》中的相关论述在反映早期儒家对智慧的理解上独具代表性。《四书》和其他早期儒家经典也对儒家智慧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儒家将智慧看作为一种美德,认为智慧来自于一个人所具备的美德的力量。孔子认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将“智”表述为“务民之义”,即勤勉地履行自己对人民的义务。他认为一个求德不诚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孟子也强调:“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孟子公孙丑上》)。事实上儒家认为智慧不仅来源于德,其本身就是一种德。儒家将智慧作为一种美德,认为德性来自于天性,人们求取智慧的过程也就是遵循天命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的智慧就不是指一种精神状态、行为方式或心灵属性,而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过程,道德情操的日新。在儒者看来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德性。正如孔子所认为,智慧之所以称之为智慧就在于它使人们了解怎样去享受生活的乐趣。[2]
西方历史上也对智慧的性质作了大量的探讨。
据传说,苏格拉底的密友凯勒丰曾经去德尔斐神庙中,问过传神谕的女巫,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女巫回答说没有。苏格拉底听到这话后很纳闷:“我自己知道自己是没有智慧的,神也不会撒谎,那么神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为了弄清楚神的意思,走访了许多人,有的是以智慧著称的人,有的是手艺工匠,结果发现所有的人,特别是以智慧著称的人,都是“以不知为知”。苏格拉底认为他自己是“以不知为不知”,从这点来说,他比所有的人都有智慧。最后他发现,神说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他之所以被神说成是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有智慧,而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由此可见,所谓哲学的智慧指的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
托尔斯泰说:“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乃是人类智慧的顶点。”苏格拉底说,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是因为他以不知为不知。他知道自己不知。帕斯卡尔说,人对种种事物能作出明智的判断,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处于天然无知中,而那些脱离了天然无知的人却自命不凡,自以为有学识。[3]因此,在一些哲学家看来,智慧是一种天然淳朴、无知无欲的状态。[4]在中国也有与此类似的观点,例如,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大智若愚,即“糊涂”才是大智慧。另外西方哲学史上有着这样一些悲剧性人物,毕达哥拉斯执着于戒律而被杀,恩培多克勒投身于火山口,德谟克利特自毁双眼,苏格拉底甘饮毒酒,斯多亚的芝诺自愿上吊,布鲁诺宁赴火刑,帕斯卡、斯宾诺莎贫病交加而早死,尼采神经错乱,海德格尔身败名裂,他们都不是为了世俗的事,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智慧。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遭到众人的嘲笑,而他的命运也不佳。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是爱,是痛苦。[5]
当代学者对智慧也是看法不一。例如,郝勒德和钱德尔认为智慧应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具备以经验为基础的实用知识和进行省思、评估的元分析技能。斯特伯格则认为,一个智慧的人应具备推理能力、出众的智力机能、良好的实际判断力,还应该具有促使其从过去的错误中获益的反省能力。还有的学者将智慧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指人的智力,思维能力,把这称为直接智慧,智力层次的智慧;第二层次,是指人的世界观,称为间接智慧;第三层次,是对自然与社会的概括和总结,这是宏观智慧,社会层次的智慧。[6]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将智慧分为其他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博闻强记的智慧;第二个层次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智慧;“通”也是中国古代的话,庄子也写文讲过这个“通”。通是指你懂得自然科学的道理,可以通过它来更好地理解东方世界发生的事情,能够融会贯通于古今、中外、东西、文理之间,而且要触类旁通,有些道理有某些一致性。第三个层次是了悟和选择的智慧;就是通常说的悟性。第四个层次是一种多向思维和重组的智慧;所谓多向思维就是既有正向的考虑,也有逆向的思维。例如老子说“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五个层次是最高级的智慧,就是创新、创意。创造可以说是人类智慧里最大的享受。
在中国当代说到智慧这个话题,我们不能绕过冯契先生,所以再来谈一谈他的智慧说。冯先生以智慧说为其哲学的主旨,他的哲学是以智慧说为主脉的,他建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智慧说哲学体系。展开来看,冯先生的智慧说即是关于性与天道的理论,即以认识世界为内容,同时也关联着认识自己。按冯先生的理解,认识自己是指认识作为精神主体的人类(包括群体与个体)的本性,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自己)如何由自在而自为,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所以,在冯契看来,智慧研究的是宇宙的整体和人生境界。“‘智慧’一语指一种哲理,即有关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认识,关于性与天道的理论。”通过智慧所获得的不是相对的、有分别的、零散的知识,而是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它属于不能用概念或命题来表述的超名言之域。[7]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张卫东所介绍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的智慧的内涵。心理学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形成显义理论研究和隐含理论研究两大领域。智慧显义理论是理论研究专家所构建的智慧学说,大多包含三个基本涵义维度:1.认知过程:一种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特别方式;2.德行:受社会推崇的行为模式;3.令人追求的理想的好状态。[8]诸多智慧显义理论强调知、情、意整合对于智慧的重要性,强调其作为认知发展高级思维形式的相对性和辩证性。平衡是智慧显义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这些理论至少提及三种平衡:即不同思维形式的平衡;不同心理机能系统(认知、动机与情绪)的平衡;以及不同观点的平衡。显义理论研究是关于概念的心理学效度的论证;隐含理论研究则是关于其社会效度的探究。根据智慧隐含理论研究可以看出,现今中、西方人的智慧观念均包含两个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思维能力,涉及判断、逻辑推理、问题索解、洞察力以及学习能力等;二是社会人际能力,表现在善于沟通、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够充分发挥人际互动对生活及工作的积极影响。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说道,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儿说他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因为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因为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孔子听了也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对于现代科学不是难题,孔子不能回答的问题,现代人能够轻松地解决。我们比2000多年前的孔子懂得许多他不知道的知识。比如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每天从地平线上升起,我们还会解高次方程,而这些古代哲人不懂。古人不如我们知识多,但仍很有智慧。可见智慧不是知识。
另外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也是冯契哲学思考的中心和原点。冯先生认为,人在对天道的真理性认识的获得过程中,也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培养和发展,而这一过程即表现为从知识到智慧、从名言之域向超名言之域的飞跃。[9]冯契的“转识成智”的理论,引起学界浓厚的兴趣,成为评议的一个热点。但我同意知识不能转化为智慧这一观点。智慧与知识不同,这已毫无争议。“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例如掌握博大精深的太极,就要对宇宙人生有深刻的把握、体验与洞察,这需要的是智慧,有知识的人未必能参透其中奥妙,而领悟到太极精髓的人未必才高八斗。一位学者说得好,知识使人过富足的生活,智慧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富足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10]
哲学与智慧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为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哲学是智慧的,是智慧之学。哲学总是引导人们面向思的事情,因此它不是科学,不是常识,这是毋庸置疑的。只要人们对他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进行追问,就有可能遭遇到哲学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与洞察就一定要用到智慧。所以笔者更赞成另外一种观点: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智慧。[11]而同时笔者也认为,智慧反过来也是一种哲学。[12]因为在对哲学问题进行反思时需要智慧,而追求智慧、增长自身智慧的过程也离不开哲学,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智慧。因此笔者认为很多学者一直只是在用智慧阐释哲学,这种做法是片面的。哲学和智慧是互相渗透而又各自独立的两个范畴。有人把智慧分为哲学智慧、科学智慧、数学智慧、实践智慧、理论智慧……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不论是科学智慧、数学智慧还是实践智慧、理论智慧,它们最终都将是哲学智慧。而“哲学智慧”,在这里“哲学”并不是“智慧”的定语,意思是它既是哲学也是智慧。也许你会说,整个世界大到一个宇宙,小到一只蚂蚁,都有着属于它们各自的智慧。但当你这样证明时,却已经不知不觉的又进到了哲学的殿堂。
古今中外这么多对智慧的不同的阐释,对它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也没有必要非要指出到底哪一种才是对什么是“智慧”的真正正确的理解与概括。正如田海平教授所指出的哲学的困难之一是“语言说出”。[13]老子也曾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文字是人们相互之间传达信息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无法绕过语言来阐述对智慧的涵义的理解。笔者认为有一个人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堪称是有智慧的,那就是庖丁。庖丁解牛时,他所见的不只是眼前的牛,而且还有不可见的牛的穴窍或空隙。但在这个时候,他也只是具有一半的智慧。只有当他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依乎天理),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批大卻),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导大窾),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因其固然),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技经肯綮之未尝),这个时候他才具备了那另一半智慧。正因为他依乎天理而技经肯綮之未尝的智慧,他才能在解牛时游刃有余。所以,智慧首先表现为二元性,即1.主观、内在的对宇宙万物的规律的穷通与会通;2.客观、外在的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恰当行为,而这个行为是要以前者为指导的。只有对宇宙万物规律的“通”,而不把它表现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恰当的行为,那也不能称之为智慧,或至少不是完整的智慧。也就是说智慧还要表现为以恰当的方式行动,例如,如何生活,如何看,如何体验,如何创造生存中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智慧应该是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前者指导后者,后者体现前者。总之,应当学会看到周围世界中的内容:石头、树木、小溪、天空,还应当看到这些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指导而做出恰当的行为。这才是应当要捕捉的智慧。而前辈们所说的快乐、爱、欣喜、痛苦,不过是运用你所“通”的事物的规律指导的行为是否恰当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情感。推理、反思、预知则是在追求宇宙人生底蕴时人们要洞察生活的背后,发掘生活的智慧空间,展示生活的未来趋势,增强生活的清晰度和预见性,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产生的一种思维模式。
[1]姚新中.智者乐水:早期儒家传统中的智慧观[J].齐鲁学刊,2004-02.
[2]郭齐勇.论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论智慧[J].学术月刊,2003-09.
[3]邓晓芒.“爱智慧”辩义——《西方形而上学史》导言[J].湖北大学学报,1999.6.
[4]卢风.论“苏格拉底式智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01.
[5]田海平.哲学怎样才是爱智慧[J].学习与探索,2000-01.
[6]尚杰.智慧的形状[J].哲学研究,2003-02.
[7]朱德生.读冯契《智慧说三篇》有感[J].哲学研究,1997-05.
[8]张卫东.智慧的多元—平衡—整合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04.
[9]杨国荣.知识与智慧—冯契先生的哲学沉思[J].哲学研究,1995.12.
[10]安希孟.智慧与知识[J].现代哲学,1999-03.
[11]张跃斌.哲学与智慧[J].社会科学战线,1998-06.
[12]杨思基.“哲学是智慧学”质疑[J].理论学刊,1997-02.
[13]田海平.哲学还是爱智慧[J].社会科学战线,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