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芳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1101)
《冰雪奇缘》主题曲两个中译本的比较
李华芳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1101)
包揽金球奖、安妮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冰雪奇缘》(Frozen)是迄今全球动画史的票房冠军,其主题曲《Let it go》不仅获得了201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更因其触动人心的励志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美妙旋律而在全球范围内被广为传唱,甚至一度被翻译成为25种语言。本文对《Let it go》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了比较,探讨在歌词翻译中如何再现歌词的意境美。
冰雪奇缘;主题曲;译本比较;意境美
最近在大学生中流行一句口头禅,当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喜欢发出“Let it go,let it go……”的感慨,以至于有些听腻的学生调侃道总这一个频率耳朵受不了,听听披头士的“Let it be”让耳朵换换口味吧。
“Let it go”这句话的流行源于2013年底及2014年初迪士尼3D动画《冰雪奇缘》(Frozen)的热映,随着该片登上世界动画片票房冠军的宝座,其主题曲《Let it go》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更是被翻译成多达25种语言。这首歌的中文版在网络上存在多个版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由姚贝娜和胡维娜演唱的《随它吧》以及林芯仪演唱的《放开手》。
这首歌是电影女主角艾莎(Elsa)女王由于被众人发现自己拥有操控冰雪的魔力这个被隐藏多年的秘密,被迫逃出自己的王国,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释放自己被压抑已久的情绪时所演唱的。“let it go”的歌词反应的就是她那时的心境。由最初的孤独寂寞、淡淡的忧伤,到后来的从容释然,再到最后的坚强笃定,这首歌既有优美的低回也有回转的铿锵,歌词把人物的心里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这首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的魅力所在。
提到“意境美”,人们往往会想到诗歌翻译或者散文翻译,其实,歌词翻译同样需要讲究意境美。歌词翻译属于文学翻译,从形式和用途来看,它与诗歌更为接近,都是以优美简洁的语言、丰富的修辞、错落有致的韵律描绘作者的所思所想、传递作者的真情实感。诗和歌本为一体,两者犹如双生姐妹花,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诗词可以伴乐而颂,抚琴而歌。现在,歌词虽然已经与诗分离开了,但歌词仍具有显著的诗歌的特征,我们在翻译歌词时可参照诗歌的翻译原则。
歌词翻译要注重意境美。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其中,意美最重要,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这个也可作为歌词翻译的重要原则。歌词作为颂唱的文字,在翻译时选择与曲调节奏契合的文字和音韵是歌词翻译保留原文风貌的基础。既然是要传唱的文字,保持歌词的“韵律美”和“形式美”是歌词翻译的基本要求。强调歌词翻译的“意境美”,不是对“忠实”标准的挑衅,它实际上是对原文高层次的“忠实”。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修辞、意义、韵律、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翻译时对原文的忠实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形式层面,如何在文化差异下重现歌词的艺术美,在传达原歌词意义的同时诠释出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再现原歌词的神韵,是检验歌词翻译“忠实”与否的重要标准。
包括官方发布的、奥斯卡颁奖现场的以及网络写手创作的在内,《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的中文版存在多个版本。其中影响较广的当属姚贝娜、胡维娜版的《随它吧》(简称:姚版)和林芯仪版的《放开手》。(简称:林版)
(一)歌曲名汉译的对比
从许渊冲“形美”的标准来看,作为与由三个英语单词组成的英文标题“let it go”的对应,两个中文版标题都用三个汉字来命名,而且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中英对照毫无违和感,符合“形美”的标准。 从“音美”角度来说,“放开手”的“手”字与“let it go”的“go”字韵尾押韵,而“随它吧”则不押韵。
哪个更符合“意美”的标准呢?其实“let it go”不仅仅是歌曲曲名,更是歌曲里最重要的唱词,是歌者直抒胸臆的部分,最能体现歌者的心境,因此对它的翻译恰当与否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歌曲翻译的关键。在影片中,艾莎使用冰雪的魔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因小时候使用魔法时误伤妹妹安娜(Anna)而对自己的魔力心生恐惧。在国王和王后的保护下,艾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对自己具备冰雪魔力的秘密极力刻意隐藏,竭尽全力地控制,在刻意隐藏自己魔力的同时,在惶惶终日的不安里,她也冰封了自己的心灵。当这个秘密因与妹妹安娜的一次争吵而被迫曝露时,艾莎选择了逃离。在离开的路上她不安、忧郁,但最后她决定不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再惧怕被人说成会巫术,她心灵的坚冰被彻底打破,意志里的坚定流露在唱词里,就是 “Let it go,Let it go.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这里的“The cold”有两层意思,一是表层的“冰雪之寒”,另一是内心的“孤独之殇”,无论是哪一种寒冷都已经不能再成为艾莎勇往直前的阻碍了,她的内心不是简单、被动地听天由命、随波逐流,因此,相对于顺势而为的“随它吧”,用“放开手”作为标题,更能表达出艾莎女王心无所恃的坚定,再现了歌曲的意境美。
(二)重要歌词汉译的对比
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和着或舒缓渐进或激情澎湃的音符,能迅速把听者带入歌词所要表达的情境中,是给歌词的感情色彩定基调的重要段落,因此,在翻译时十分重要。姚版和林版的歌词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对第一段进行了处理。
原文:The snow blows white on the mountain tonight
Not a footprint to be seen
A kingdom of isolation
And it looks like I'm the Queen
The wind is howling like the swirling storm inside
Couldn't keep it in,heaven knows I‘ve tried
姚版:白雪发亮 铺满我的过往?
没有脚印的地方?
孤立国度很荒凉?
我是这里的女皇
漫天飞霜 像心里的风暴一样?
只有天知道 我受过的伤?
林版:白雪纷飞 一片银色世界
放眼望去是纯净
遥远国度放逐自我
孤单寂寞每一天
思绪像狂风呼啸巨浪般澎湃
无法再压抑最後的忍耐
姚版的歌词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而林版则较多采用了意译。这段话反映的情境是艾莎被妹妹误解、害怕众人说成是怪物而一个人逃到雪山时的情景。无法驾驭的魔力、多年的小心翼翼,到最后仍是孤身一人。从韵律角度来说,英语原文中“seen”和“Queen”押尾韵、“inside”和“tried”也押尾韵;姚版每句结尾处的几个字“往”、“方”、“凉”、“皇”、“样”以及“伤”都押尾韵,而林版的更像是现代的自由诗,只有“湃”和“耐”押韵。相对于韵律来讲,歌词反映的意境则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林版中的“遥远”、“放逐”、“孤单”以及“寂寞”这几个词,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艾莎孤独无助的心境,“It looks like I am the Queen”并不是要强调“我好像是女王”,而是想表达“在孤独的国度里,我应该算是是最孤独的人了吧”。
“The wind is howling like the swirling storm inside”勾勒的意境是呼啸的狂风卷着冰雪,就好像艾莎汹涌澎湃的内心一样。姚版虽看起来比较忠实,但过于直白的表达和用词使歌词的唯美意味打了折扣。最后一句 “Couldn't keep it in, heaven knows I’ve tried”在姚版中被翻译成“只有天知道,我受过的伤”,这与英文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是有偏差的。原文中的“it”指的是艾莎深藏已久的秘密,这句话她想表达她再也不想去隐瞒了,“heaven knows I’ve tried”表达了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艾莎已经尽力了,这种苦楚她再也不能承受和忍耐了。笔者认为姚版的“只有天知道,我受过的伤”有些消极和平淡,而林版后两句“思绪像狂风呼啸巨浪般澎湃,无法再压抑,最後的忍耐”含蓄中透着坦诚,比较能打动人心,更凸显了意境美。另外,在措辞方面,“a kingdom of isolation”翻译成“遥远国度”比“孤立国度”更加通顺。从形式上看,两个中文版每句的汉字用词数量一样,都比较工整。
第二段两个版本意境美的区分就更加明显,不用过多的语言分析,就可以看出差异:
原文:Don't let them in,don't let them see
B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
Conceal,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
Well,now they know
姚版:不让别人进来看见?
作我自己就像我的从前?
躲在现实梦境之间
不被发现?
林版:不要靠近不要相信
乖乖听话安份一如往昔
隐藏坚强拒绝表露
抛下所有
“Don't let them in,don't let them see”是当初艾莎父母为了保护她把她禁锢在房间里时对她的忠告,深层次内涵是让她尽可能封闭自己,“不要靠近别人,也别相信任何人,不要让别人看穿你的秘密”,因为在艾莎的父母看来,对于一个不会控制自己魔力的女儿,隔离和隐藏或许是对她和其他人最好的保护。“Conceal,don't feel”是艾莎父母教她的方法,“feel”更多的是指感情层面的感知和表露,而不是姚版的“不让别人进来看见”;最后一句“well,now they know”,伴着歌曲的逐渐攀升旋律,是一种如释重负的释然和无所畏惧,有点英语口语中“so what”的感觉。“抛下所有”的“有”字在发音上又与“know”谐音,唱词的音律之美拿捏得恰到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林版的“抛下所有”比“不被发现”更胜一筹。
最后一个具有较强对比价值的是歌曲副歌部分的歌词:
原文:Let it go,let it go
Can't hold you back anymore
Let it go,let it go
Turn my back and slam the door
I don't care what they're going to say
Let the storm rage on
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
姚版:随它吧 随它吧?
回头已没有办法?
随它吧 随它吧?
一转身不再牵挂?
悬崖上让我留下
随它吧 随它吧
反正冰天雪地我也不怕?
林版:放开手 放开手
不需要任何理由
放开手 放开手
不理会心中枷锁
还以为曾经在乎过谁
让暴雨翻腾
从不畏惧臣服冰霜风雪“let it go”的翻译,“放开手”是历经孤独、悲伤、压抑后的主动地幡然觉醒和领悟,而“随它吧”则有点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的被动感,姚版将这部分的第二句话 “Can't hold you back anymore”翻译成“回头已经没有办法”表现的还是任凭命运摆布的无奈,这其实是背离了原文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的。林版以意译的方式将其译成“不需要任何理由”,虽然也不是特别贴切,但把那种释然的决绝表现了出来。而这部分的最后一句 “Let the storm rage on,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姚版和林版都将这种坚定表现了出来。
歌词与诗歌相似程度很高,许渊冲“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不仅是诗歌翻译鉴赏的原则,更是歌词翻译鉴赏的重要标准。“三美”之中,“意美”为先,也最重要。歌词翻译要注重对原歌词“意境美”的再现。通过对姚版和林版《冰雪奇缘》主题曲的对比可以看出,歌词翻译时对音美和形美的处理要基于意美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把表达原作品的意境美放在首位,这样的歌词才能使歌者和听者进行精神层面的对话,进而产生共鸣。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2]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李程.歌词的英汉翻译[J].中国翻译,2002,(2):31-33.
[4]顾正阳,喻萍.古诗词英译中的意境美[J].中国翻译,2008,(4):58-62.
[5]童龙超.歌诗在诗歌与歌词之间——论新诗与歌诗[J].宁夏大学学报,2012,(1):82-86.
[6]陈国坚.诗词西译续谈——再评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6):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