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4-04-06 05:42刘刚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金三角保山毒品

刘刚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云南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刘刚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保山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毗邻世界传统毒源地“金三角”。特殊的地理区位因素,使保山成为中国禁毒斗争的主要阵地和前沿战场。在长期的禁毒实践中,保山公安执法部门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又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保山禁毒工作要进一步动员和依靠群众,加强农村禁毒建设,强化缉毒力量,优化装备,加强协作,在禁毒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战绩。

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禁毒工作

自20世纪以来,世界毒品犯罪格局逐渐形成,以“金三角”为首的传统毒源地已发展成为集毒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为一体的毒品产业,不断向周边国家疯狂侵袭。受此影响,与之毗邻的云南省保山地区,也成为中国禁毒斗争的主要战场和前沿阵地。面对“金三角”地区毒品的疯狂渗透,保山地区禁毒执法部门积极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不断加大对毒品过境的公开查缉力度,并在查缉过程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但是,随着“金三角”地区毒情形势愈发复杂、多变,保山地区传统的毒品查缉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更为科学有效地开展查缉工作,成为当前保山地区禁毒执法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工作现状

在禁毒工作中,保山地区始终坚持“区别对待、疏压结合”的禁毒斗争策略,切实加强禁毒情报收集,不断提高缉毒民警的业务执法水平,落实毒品公开查缉工作。针对严峻形势,保山警方紧抓“堵源截流工作”,在边境地带加强巡逻、设伏、堵卡等查缉勤务,在中缅边境沿线形成了“一线堵、二线查、面上管”的缉毒网络,极大缓解了我国内地的禁毒压力。

在过去的18年里,保山地区公安机关共查破涉毒案件5000起,缴获海洛因近6699公斤、鸦片6657公斤、冰毒268公斤以及数千万元毒资和大量贩毒工具,毒品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保山地区共破获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案件2167起,缴获毒品1164.73公斤。其中,通过公开查缉查获毒品850公斤,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755名。由此可见,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工作在云南省堵源截流战场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取得的经验

(一)慎重选择查缉地点

保山是云南西边主要的交通通道,瑞丽边境到内地要经过保山,德宏芒市等也要途径保山。保山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以320国道(滇缅公路)为主脉、以保云线等数条省道为支脉、以诸多乡间公路为叶脉的全方位公路交通新格局。其中320国道大理至保山已修建成高速公路,使其成为堵源截流的重要防线。

保山市下面4个县山地林区较多,无数条山间小道,以山村公路和双向行驶公路为主,道路狭窄,道路曲折多弯是其显著特征,而贩毒者又容易选这些路径作为毒品运输路线。查缉地点的选择是公开查缉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缉毒民警在执行查缉任务时,选择卡点的经验是:一是选择路面相对宽阔,便于车辆靠边停车的地点,防止交通阻塞及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选择相对平直、视线好的路线,以便及时发现所需检查车辆并及时示意车辆停车接受检查;三是不在上、下坡路段设置卡点,以防止贩毒分子逃跑,并尽量避开村庄、集镇,防止不法分子逃脱藏匿。

(二)公安、边防禁毒部门积极配合

保山禁毒执法部门在区内筑起了“三道防线”:一线组织公安边防部队、边境地区派出所、治保组织及干部群众,加强边境口岸、通道的管理和检查,把长期混迹边境地区、有贩毒嫌疑的人纳入视线,尽最大努力将毒品堵在境外。二线充分发挥曼海、红旗、东风3个边防检查站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查缉毒品工作力度。三线以区内通往内地的通道、车站、机场、毒情严重区域为重点进行查堵整治,对入境、过境毒品形成围追堵截的态势。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情报工作,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

(三)发挥禁毒警务站的职能作用

作为保山禁毒重要查缉力量的保山禁毒流动警务站,前身为禁毒联防查缉大队,是2002年4月在云南省率先组建的第一支公安禁毒查缉专业队伍。该查缉大队当时年均缴毒量高达300多公斤,因此得到省公安厅的肯定并加以推广,开辟了堵源截流工作新战线。2005年,查缉大队改建为禁毒流动警务站,多次到玉溪、怒江、昭通等地传授查缉经验,并多次在全省公开查缉大比武中夺冠。

保山禁毒支队以禁毒警务站作为公开查缉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太保高速线的堵截作用。各县禁毒大队的工作向警务站倾斜,调配查缉设备、汽车,拨付查缉经费。警务站全面细化落实每个民警的岗位责任制,使民警上卡时“站得住、查得着”,确保公开查缉,文明执法。在公开查缉盘问过程中,民警应了解和掌握毒贩所经过的线路,如从德宏瑞丽——芒市——保山施甸——保山六库,再到内地。毒贩每个时期运毒转移的线路都有所不同,掌握这些线路动态,就能在禁毒作战上取得主动的地位。注意分析和掌握贩毒人员的特点,如同期查获的贩毒人员中,要么全部是四川凉山州的妇女,要么是缅甸外籍人员,或者是来自新疆的维族人。了解和掌握贩毒人员的身份,就能对这一部分人员进行严密监查,有利于提高工作的主动性。

(四)公开查缉与专案侦查并行

随着毒品犯罪地域界限的逐渐零散化,境内外毒品流动逐渐从单向性流动发展为双向流动,加强双向查缉越来越重要。保山禁毒部门坚持公开查缉与专案侦查并行,公开查缉在查获毒品的同时,为专案侦查提供线索,掩护专案侦查,做好打击毒品的双向延伸,达到堵截毒品、捣毁赌窝、抓获毒贩的目的。针对毒品案件长期“买卖两头在外”,受打击的人员多是一些替人卖命的“马仔”,毒枭毫发不损,继续长期向我境内贩运毒品的实际,坚持“巩固中间、打击两头”的战略战术,不断实践、摸索延伸办案和“控制下交付”的方法,加大对个案的延伸侦办力度,并把重点放到“坐阵两头”毒枭的打击上,努力在“打上线挖毒品、打下线追毒资”上下功夫。

(五)完善情报信息系统

保山市禁毒部门整合缉毒队伍人力物力资源,为缉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建立和完善情报信息系统。在禁毒情报的来源、整理、收集、分析、传递和共享等方面下大力气,加大投入,设立负责禁毒情报调研的专职民警或机构,全面提高控制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能力,力求形成毒动我知、毒入我打的良好局面。增强民警情报意识、证据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缉毒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建设。要求查缉民警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钻研查缉工作业务知识,总结实践经验,建立查缉战术理论和技术的教育培训制度,克服经验主义、麻痹思想和各种消极心理,提高查缉工作的积极性。按照“科学设防、分兵把口、合理布局、整体作战”的原则和“固定轮值、临机上阵、适时变动”三结合的办法建立和完善公开查缉工作机制,开展专项行动。保山全市各级公安禁毒、公安边防作为禁毒主力军,在30年的征程奋战中,强化情报导侦,大胆创新尝试卧底侦查、跟踪盯梢等侦查手段运用,特别是针对近年来信息网络的发展、毒贩反侦查手段的繁杂等实际,适时调整侦查思路,建立科学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侦查手段,取得了“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的攻坚突破,成功破获了一大批跨境、跨国贩毒大案和制毒物品专案,抓捕了段惠明、左美等数十名境内外大毒枭。发挥以怒江天堑为依托的曼海、东风桥、红旗桥等检查站的地理优势,不断创新和改进查缉方法,加大公开查缉力度,打破陈规,创新和改进查缉方法,充分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与贩毒分子斗智斗勇,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雄关铁卡。

三、保山地区毒品犯罪形势严峻,公开查缉工作面临新挑战

(一)“金三角”地区毒情新变化

“金三角”地处老、泰、缅三国交界地区,靠近中国西南边境和越南西北边境。保山地处云南西部,国境线长167.87公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历代中缅印贸易的集散地,滇缅公路、中印公路穿境而过,有国家级口岸和便道、通道、渡口数十条。保山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境外泛滥便宜的毒品资源,一直被贩毒分子视为走私毒品入境,再集散运往内地的“黄金通道”。随着化学制毒业的兴起,加上毒品经济巨额利润的驱使,“金三角”地区至今仍是世界主要的毒品产地之一。该地区毒情朝着“制贩多样化、产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加之运毒线路复杂,管控、堵截难度加大。根据联合国禁毒署2010年报告显示,全球冰毒的80%来自“金三角”地区,禁毒形势不容乐观,令人堪忧。“金三角”制贩毒集团已形成一个庞大且严密的产、供、销网络,各点各线互为补充,相互支撑,很难一举将其摧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人体藏毒案件增幅较大。2010年,仅云南省就查获人体藏毒案2000多起,抓获涉案人员3000多名,缴获海洛因600多公斤。此外,毒品夹带技术也不断改进,一些贩毒分子利用家禽、椰子和水果等夹藏毒品,普通目视和X光透视难以发现,使公开查缉工作难度加大。

(二)毒源在外,保山“堵源截流”工作难度大

保山处于毒品源头通往内地的中间地带,云南禁毒前沿的西线,面临着境外毒品渗透和国内毒品消费需求的双重压力。众多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村寨相望,阡陌相通,无任何天然屏障。边民往来频繁如同生活中走亲访友,为不法分子从事跨国贩毒、穿梭于边境线两侧躲避政府打击提供了便利,因而存在着“毒品贸易两头在外、境内打击只见马仔难见毒枭”的局面。目前,境内外毒贩相互勾结,把保山作为走私、运输毒品的重要咽喉通道,采取人货分离、雇佣马仔、人体藏毒和武装押运的方式走私运输毒品。特别是在缅北的政治经济混乱的情况下,利用当地妇女贩毒现象相当突出,使毒品查缉工作更显困难和复杂。

(三)农村禁毒措施相对薄弱,忽视公开查缉中的群众力量

保山是云南禁毒的西线,边境线上很多少数民族聚群而居,边民互相往来。禁毒必须依靠群众,这一点在公开查缉工作中不容忽视。但是,在开展“无毒乡(镇)”创建活动中,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各部门协调配合工作难以巩固,劳务输出人员频繁,监管力度难以跟上,对在外地吸、贩毒人员难以控制。村民居住分散,法律宣传往往不够到位。部分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禁毒工作重视不够,对新暴露的潜在问题不加以制止和及时反映。[1]这些问题都给禁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得禁毒工作不够深入人心,在公开查缉中不能很好地取得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四)公开查缉中人员、物力、科技力量相对缺乏

保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交通不便,条件简陋,但禁毒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缉毒工作中,查缉经费严重短缺,警力资源十分有限,有时甚至在查缉中民警人数少于嫌犯人数,分配到各个案件侦办的人员远远不足。

此外,缉毒民警在公开查缉工作中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远远赶不上贩毒分子,在查缉手段和技术方面,仍停留于传统的人工识别和经验支持上。云南一线缉毒警察,单兵装备从最早的52式手枪、54式手枪、64式手枪到现今用的79冲锋枪,[2]佩带武器的也只有个别带队民警,其他队员则只有简单的警棍、匕首和手铐;防护用的是8斤重的国产垫钢板避弹衣,特别是在夏天,缉毒民警穿起防弹衣不仅觉得沉重,而且很闷热,体能消耗特别快,极易疲惫。毒贩的装备,从最早的54式手枪到AK47、M16A2再到凯夫拉避弹衣,他们的装备几乎能达到单兵装备世界前列水平。现在,毒贩已从国外购置了AK47、M61手榴弹、火箭筒等现代化步兵装备,杀伤力非常大。保山交通、通讯不发达,给查缉工作中及时出击和通讯联络带来极大困难。特别是缉毒民警进入山区追击毒贩时,由于通讯的不顺畅,致使队员之间联络异常困难。再者,由于公安民警长期面对十分繁重的查缉任务,民警往往身心疲惫,责任心削弱,证据意识、情报意识、安全意识不到位,对查缉工作产生懈怠,产生了多一案不如少一案、能放就放、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

(五)毒品贩运手段多样,打击难度加大,危险因素加剧

目前“金三角”的毒品走私已发展到海陆空并用形势,团伙组织化程度高,分工明确,实行武装押运,采取人货分离;毒枭之间不见面,马仔之间不联系,钱货分离,多机多卡,暗语、小语种联系并配备有先进定位仪器和通讯工具,藏毒手段多样化、夹层、人体、行李物品或货物藏毒等方式多样。保山地区运输、走私毒品活动呈现组织化、职业化、智能化、武装化、隐秘化特点,利用特殊人群走私,运输毒品方式特别,外籍人员涉毒案件增多。禁毒工作时常面临着武装对抗、武力威逼、强行冲卡等危险。公开查缉是斗智、斗勇、斗力的武装执法活动,在查缉实践中贩毒分子使用暴力抗拒查缉,随身携带有匕首、枪支、手榴弹等杀伤性武器。因此,公开查缉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云南省30年的禁毒工作中,有360多民警伤亡。毒品公开查缉主要在交通要道上开展,交通流量大,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同时还面临毒贩的疯狂对抗。查缉部门需要在武器、个人防护装备和查缉装备上有充分的保障。然而,目前查缉队伍的装备配备并不完善。在侦查案件时,许多“无主毒品案”无法侦破,如缅甸妇女运毒案件,抓了放,放了抓,如此反复,却无法抓获真正的毒品犯罪人员。目前保山各禁毒执法部门普遍把缉毒工作重点放在缴毒数量上,在查缉工作中“重毒轻人”、重多轻少、“重案轻人”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工作的改进

(一)加强农村禁毒建设,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针对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毒品犯罪分子通用的人背马驮,走山间小路、跳跃、绕关避卡等走私运输毒品的手段方式,不但要重视对保山边境地区学校、机关、企业的宣传,在区域上重城镇,也不能忽视对农村有效的法制宣传。[3]在农村,特别是边民居住的地区,各种信息闭塞,很少受到法制教育的影响,加之收听广播难、看报刊难等条件限制,很难获得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禁毒民警必须进乡、进村、进村民家庭进行面对面宣传,让法制宣传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作用。在对全民禁毒工作进行明确分工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可利用资源,充分调动整个禁毒系统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单位、场所要加强合作,严厉打击走私、贩运毒品的犯罪活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协调联动,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增强边民的禁毒意识,让全民参与禁毒。在公开查缉中必须与边民村民搞好关系,重视与村民的互动,深入调查研究,取得群众的信任并确保群众的安全。

(二)强化缉毒力量,优化装备

查缉工作中,科技支撑是保障,是战斗力。面对贩毒分子疯狂的犯罪活动,必须建立专门的禁毒基金,切实保障禁毒经费,实现缉毒队伍的专业化、正规化。要完善缉毒队伍的交通和通讯设备,优化查缉装备设施,建立相应的空中监控系统,增强禁毒队伍的战斗力,减轻民警的工作负荷,积极稳妥地推行“以压促变、疏压结合”的斗争策略,优化“堵截”措施。在执法办案一线,配备车载式X光机、油箱内窥镜、伽马射线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必须更加重视信息化作战,将传统的查缉方式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精确的信息工作相结合,让侦办毒品案件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三)加强协作,增强安全保护和危险评估意识

根据查缉规范的要求配备武器、个人防护装备和查缉装备,以满足安全查缉的需求。公开查缉是警方与贩毒分子面对面的较量,公开查缉现场还有许多普通群众,因此强化安全意识,作好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既要做到有效地缉拿毒品犯罪分子,又要注意在缉拿过程中对自身安全的保护,将危险降到最低,保障自身及周围群众的安全。如在出入境边防检查中,对可疑的查缉对象应采取隔离查验的方法,可以借查证件、缴费等理由把可疑人员引离人群,进行单独查缉。如在行李货物中发现有危禁品,一定要注意控制货物、稳定货主心理、提高证据保护意识、沉着应对,找准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置措施。

综上所述,随着“金三角”毒情形势愈发复杂多变,保山地区毒品公开查缉工作只有适应毒情新形势,探讨查缉新方法,不断创新,才能在新时期的禁毒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更大的查缉战果。

[1]王志刚.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特点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2]戴富强.云南毒品公开查缉工作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 (4).

[3]何天都.中缅边境地区毒品犯罪形势评估与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6).

D631.2

A

1673―2391(2014)10―0037―04

2014-06-08 责任编校:边草

猜你喜欢
金三角保山毒品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金三角”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金三角图案
火烧毒品
破解天体运动问题的“金三角”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漫画1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