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麟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对促进文化大繁荣的几点认识
陶德麟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湖北是以灿烂的荆楚文化为源头的文化大省,湖北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明湖北”的建设需要我们从五个方面在思想上厘清认识。
文化大繁荣;文化建设;文化创新;中华文化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湖北省委提出的“五个湖北”建设中的“文明湖北”建设又是这个战略方针在湖北的具体化。我们湖北是以灿烂的荆楚文化为源头的文化大省,湖北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湖北对荆楚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湖北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都已经对全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个人理解,现在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新起点。在此,我谈一点肤浅的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文化”和“文明”在西方语言里是两个词(Culture和Civilization),涵义有所不同;这两个词本身在不同的场合也有多种不同的涵义,据说有上百种之多。我认为就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来说,没有必要做严格的区分,可以作为同义词。我们讲的“文化”也好,“文明”也好,当然都离不开物质载体,但体现的都是精神世界的东西。它同物质的东西比起来似乎是“软”的东西,也不好用数字或金钱衡量。正因为如此,它很容易被轻视。其实,它看起来最“软”,实际上最“硬”。这不是指钢铁或钻石的那种物理性能的“硬”,而是指坚韧的生命力、广泛的覆盖力和强劲的渗透力。文化是维系人类共同体的精神支柱,也就是通常说的灵魂和脊梁。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民族只能是一盘散沙,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经历过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惊涛骇浪,然而我们的文化不仅一直没有中断,而且还承先启后,历久弥新,这就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伟力。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既有恒定的东西,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需要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这是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牢牢把握的方向。这一点还不能说所有的人都已有足够认识。我认为还需要大力宣传,使它逐步成为全民族的共识。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传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问题只在如何传承借鉴,如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我们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和中国人民的长远福祉出发,以当代世界全局的眼光,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在传承借鉴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放手地而又有分析地吸纳世界文明大道上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在当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新复古主义;对待外域文化,要反对现代版的全盘西化主义和国粹主义。要摒弃妄自尊大和自惭形秽两种极端的心态。对创新也要有正确的理解。第一,不是弄出某种前所未见的东西就一定是创新。不能让假恶丑的东西打着“创新”的旗号招摇过市,也不能鼓励那种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廉价的所谓“创新”(例如把生造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词、弄出一套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叫做“创新”之类)。第二,不要以为把已有的东西“颠覆”了才是创新。根本性的变革和一点一滴的改进,只要符合客观实际,确有积极意义,都是创新。第三,不同领域(科学、文艺等等)的创新有各自的特点,既有共同规律也有特殊规律,不要一锅煮,一刀切。
近代中国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曾经沦为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无数志士仁人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的理论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一学就灵”,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说本来也是外国的东西,但它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具有普适性的,马克思主义一旦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一旦中国化,就成为中国人民手中无往而不胜的思想武器。中国革命建设的成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这是百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今天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也必须毫不含糊地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与肯定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不相互抵触,而且是有机统一的。任何民族的都有处于指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也必定有多样的色彩。没有多样性也就无所谓指导地位。现在的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地区、社会群体乃至个人的文化背景、文化要求、文化情趣等等都各有特点,又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化产品和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都必然是五彩缤纷,各具风格的。这不仅是事实,而且正是文化繁荣的表现。单调的“清一色”不仅不可能,而且并不是好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能是在方向上引领,而不能是包办代替。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广阔的空间,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与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是要求十三亿人民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也不能要求每个文化产品的内容都体现马克思主义。如果这样要求,反倒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了。凡是有利于社会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作品和行为,无论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还是非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世俗观念还是宗教信仰,都应当得到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让社会成员都能遵循,都能做到。只有这样,它才可能实际上成为凝心聚力的向导。我们当然应当力求文化产品的高雅,但也不必要求一切文化产品都十分高雅。通俗不等于低俗、庸俗和恶俗。我们要有“阳阿薤露”和“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①“下里”和“巴人”是战国时期楚国民间流行的通俗歌曲,并不是恶俗的东西。我们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应当各有个性,色彩斑斓,姿态横生,这才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区别不能抹杀,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的原则不能放弃。这是“底线”。现在有人鼓吹“反叛主流”,“消解崇高”,热衷于“恶搞”、“戏说”,把是非、善恶、美丑故意颠倒过来,歪曲历史,歪曲现实,把本来应该作为楷模的优秀人物拿来“解构”、“颠覆”、糟蹋、丑化,作为侮辱嘲弄的对象,甚至不惜自我作践,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美其名曰这种文化那种文化。有的人把宝贵的古典作品改编成恶俗的文化垃圾,或者从中“解读”出鄙俗不堪的所谓“深意”。这种“创作”还居然上网、出版,成了一种时髦。这种烂泥污水毒化了人们的心灵,玷污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超越了“底线”。当然,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有一些“嗜痂成癖”的人和“逐臭之夫”也不足为怪。但对这种现象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在文化问题上要有可供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讲宽容是必要的;但宽容不等于无原则的放纵,不等于不能批评。不许批评倒是对真善美的不宽容,也是对批评本身的不宽容了。
只要通过准确细致的、讲道理的批评,让人们认识到这些东西的假丑恶,对它们掩鼻而过,它们也就成不了气候,造成不了多大的危害了。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事看起来似乎很“小”,但积累起来就是大事。比如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讲礼貌,说脏话粗话等等,如果相习成风,就体现出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欠缺。我们要看到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的欠缺。我记得华君武同志画过一幅漫画:一边是老师在教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边是一群老爷子老太太在学“再见”、“谢谢”。非常幽默。现在我们的硕士生博士生有不少的专业知识,但其中有的人却连起码的礼貌语言也不懂,似乎除了“不好意思”之外就不会说别的了。前几年报纸上有篇文章说有位研究生问他的导师:“你今年几岁啦?”我们学校有位研究生给导师写贺年片,写的是“祝先师身体健康!”有的学生给我写信,信封上写的是“陶德麟老师敬启”。还有称别人的父亲为“你的家父”,称自己的弟弟为“我的令弟”的。这些年轻人不仅没有恶意,而且还是在力求文雅,不能责怪他们。问题是他们从小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我看我们的文化教养要从“小事”入手,“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抓起。要制定一些有形的规范,还要形成舆论,持之以恒,营造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氛围。我相信只要我们自觉地坚持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高度文化素养的湖北人。
责任编辑 郁之行
G122
:A
:1003-8477(2014)10-058-02
陶德麟(1931—),男,武汉大学原校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资深教授,著名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