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发展变迁中创新的“绿色”飞跃

2014-04-06 05:27:35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绿色生态

苏 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一、从“利润说”到“生态说”的演进

在企业发展、成长的历史长河中,企业文化也与时俱进地发生过若干演变。其重大的、具有宏观性、代表性的,大致有如下四点并以“四说”为标志:

一是“利润说”。十五世纪、十六世纪,英国等外域的毛织业很繁荣,养羊成了很赚钱的行当。英国的地主便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放牧羊群,并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从英国资本主义血腥发家史上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开始,便有了“利润说”。资本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鼓励个人致富,到处充斥着赤裸裸的逐利主义,这一时期企业盛行的是逐利文化。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资方只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每天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的劳动时间,尽可能多地榨取超额剩余价值。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虽然工业生产力大幅提高,但过快的不计后果的发展,对环境带来了致命的不可逆的破坏,将之称为“黑色文明”是不为过的。可见,资本主义的这种利欲熏心的“利润说”就是导致既往黑色工业文明的历史渊源之一。

二是“和谐说”。企业文化发展初期的“以用为本”的强势牟利文化,经过漫长历程逐步过渡到“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这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历史跨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关系更加复杂,需要协调的利益关系更加多元化,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使得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企业也需要有一种可以调节内、外部关系并且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力量来引导管理实践。同时,企业的主体——员工也期待一种更适合自身发展、更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人们把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的以和谐的企业价值观为引领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称之为和谐企业文化。和谐企业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和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因而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有着先天的优势。

三是“责任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推进,企业产生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和员工、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等问题。各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发展已经绝对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为股东获得最大利润,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及社会等其他相关方面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源的优化整合阶段之后,步入“企业公民”这一阶段,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存在于社会之中,对社会的稳定、繁荣和持续发展有着深刻广泛的影响,于是就有了企业的“责任说”。企业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其他社会组织为它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所以企业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对社会空气起到湿润的作用,是完善“公司人格”的重要体现。

四是“生态说”。面对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如何让企业在现代条件下生存并且长期良性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界基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生态说”便应运而生。企业生态文化就是要加强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对企业文化的时代创新,又是为企业营造浓郁的生态氛围,使生态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利于企业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从“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上,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创新。

二、从“矛盾”到“和谐”的转变

纵观企业文化演进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上述“四说”中十分明显地看到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创新的趋向——“三个转变”:

1.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利润说”是地地道道地以利润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牟利文化。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必然被历史所抛弃。由于过去长期的短缺经济以及发展的惯性等历史和客观的原因,我国曾一度形成了以物的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思想和文化。而“和谐说”要求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管理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是重视人的因素,把人看成企业的主体,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从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向和谐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形成的投入大、消耗高、环保差、效益低的发展模式,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这种发展最终是不可持续的。而“和谐说”与“责任说”着眼于处理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对自然的掠夺性、肆意性转变为和谐性、自律性,从以往经济中心主义和单纯经济利益导向转变为对于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衡量和尊重。

3.从经济与生态冲突的关系向协同的转变。多年来,我国惯用“GDP”指标来为经济发展“打分”。而每一年全国各省GDP座次排名,也成为一场以GDP作为政绩考核唯一标准的竞赛。我国工业化进程在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的GDP,必然性地导致了经济与生态顾此失彼,矛盾突出。而“生态说”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关系,既不守着青山绿水受穷,也不踩着垃圾污水致富,而是把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三、从“黑色文明”到“绿色文明”的飞跃

企业文化发展演进的实践昭示着:“利润说”代表的是黑色文明,“生态说”体现的是绿色文明,而“和谐说”、“责任说”则是由黑色文明过渡到绿色文明的桥与船。“生态说”是对“利润说”的历史性的一大突破,同时也是对“和谐说”、“责任说”的企业文化创新的一大飞跃。“生态说”以企业树立绿色价值观、构建绿色经营理念、践行绿色管理、塑造绿色形象的四个鲜明特征充分凸显出它在企业文化演进中创新的“绿色”飞跃。

一是在企业价值观上凸显”绿色”。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树立绿色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现代境界与创新追求。“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理念的链条中,有个十分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绿色”。绿色是生态的主色调,是充满希望的颜色。绿色价值观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以生存价值观、发展价值观、生态价值观为基础,以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为目标。它要求人们适度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并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以及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确立绿色价值观,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及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利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二是在企业经营理念上彰显”绿色”。经营理念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式和思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板块。所谓绿色经营理念,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向消费者大量提供其所需的绿色产品,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当今企业生存在一个绿色经济时代,以往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被淘汰。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才能保证企业常青。企业要强化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相统一的绿色经营理念,以合理消费、低消耗、低排放、生态资本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人类绿色福利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为根本宗旨,遵循自然及社会的客观规律,走绿色发展之路。

三是在企业管理上体现“绿色”。管理模式的更迭昭示着企业文化的演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把“金钥匙”。而企业绿色管理则是这把“金钥匙”的现代升级版。与传统的企业管理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生态环境效益形成鲜明对比,企业绿色管理是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指导、以减少企业对生态环境影响为前提、以使用绿色技术为核心、以开展绿色营销为关键、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为目标的一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企业要通过科技进步和绿色管理,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进而增强企业活力。要在绿色管理的导向作用下,使企业在战略、组织、研发、生产、营销、投资等各个环节产生不同于传统企业管理的“绿色效应”,从而有力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在企业形象上突出”绿色”。在全球绿色大潮背景下,塑造绿色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与时俱进的全新选择。通过强化绿色观念,重视绿色设计,推行绿色加工,普及绿色包装,实施绿色营销,实行绿色采购等等,绿色企业形象日臻完美、日益深入人心。塑造绿色企业形象不仅是一种营销技巧,更是企业和企业家不可或缺的现代意识。随着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企业绿色形象的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其绿色形象塑造也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谋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今企业争先恐后地开发绿色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树立自己的环保形象,国际上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注重争当本领域的环保领袖。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的象征,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最佳形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形象的主流,为企业赢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价值观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我的价值观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