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理论研讨会述评
罗永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运用解释范畴和话语方式表达自己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如何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语境,着眼世界思想文化的前沿,准确把握所处时代的根本问题和发展趋势,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用融通中外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对于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已成为当今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理论界学术界深感亟待研究和应对的紧要问题。有鉴于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光明日报社和武汉大学共同主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全国高层理论研讨会于2014年6月6日—7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参会学者,围绕“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有深度的研讨。
构建中国话语的前提,是对中国话语内涵及其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融通中外的新话语“意蕴何在”、“意欲何为”?我们正熟稔运用的现有学术话语系统是如何生成和建构起来的?其对于回应并解决中国实践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观照人类命运和世界历史发展等普遍性问题具有何种意义上的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如此这般地形成的学术话语问题是否具有真正“实体性”内容?
在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看来,从文化史的角度论之,中国的话语系统是不断地在向前演化的。中国本土文化在先秦、秦汉已蔚然大观,构建了自己的范畴体系,诗书礼易等中华元典及诸子书集其大成,至今我们的话语系统以其为根为本。但先秦、秦汉并未终结中国话语系统,以后还有重大发展,其间有两个过程:第一是古今转化,第二是中外互动。就语汇系统而言,近现代以降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乃至诸多核心概念,大量是儒释道交融互动而形成的。始于明清之际的中西互动,我们现在还身处其中。正是这种基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中外文化互动、涵化,才日益丰富着我们的语汇系统乃至思维系统,对此我们应持历史主义的清醒认识。
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指出了学术话语在近代思想史上的一种常见境遇,即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话语问题从来不是一个仅仅表面的、纯粹形式的议题,而是具有实体性的内容,并总是最经常地与某种学徒状态的脱离和特定的自律性要求相吻合、相表里的。换言之,学术话语体系是与历史性的实践有关,并且具有实体性的内容,是整个地建立在“现实生活的语言”基础之上的。任何一种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与繁盛、持存与衰败,都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及其语言现象的或者较为切近、或者较为遥远的结果。虽然学术话语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赢得了某种独立性的外观,但它们依然从根本上来说完全从属于现实生活的语言。只有当我们的历史性实践充分地开辟出自己的道路并开始积极地显示自身的时候,一种真正的“语言转换”才是可能的,从而植根于此种“活的语言”之中的学术话语体系方始能够生成、发育并繁盛起来。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也认为,中国话语即能够准确反映当代中国社
诚然,解读中国话语的本质性内涵,要在一种力图达于社会——历史内容的理解要求中,将其置放到古今转化、中西互动这样一个更为广泛而深入的领域去加以领会和探索。因此,我们根本不可能撇开中国自近代以来之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以一种实质上是完全无内容的和抽象的“理想语言”来构造出某种学术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总是在具体的现实境遇之中展开的。离开对现实境遇的把握,我们无法更加深刻地切准中国学术话语的核心问题。那么,中国学术话语现状在当下中国和平崛起进程的语境中是否处于一种悖论或窘境?
有不少与会学者从西方话语霸权、意识形态安全、中西学术“话语逆差”的论域,直陈当下中国学术话语与中国道路所昭示的一枝独秀的发展优势相比,居于令人堪忧的劣势地位。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认为,话语权之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发展方向之争和根本利益之争,我们现在面临文化交汇、思想渗透、主权冲击的挑战,面临西方错误思潮与国内错误观点交织的挑战,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挑战,面临肢解、遮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中国社科院侯惠勤教授也强调,我们要正视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即西方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并把马克思主义归入意识形态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危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科学的概念、范畴的运用大致分两种情况:沿袭旧概念,创造新概念。在创造新概念方面,我们创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等新概念,但也存在着满足于对直接经验的简单确认、照抄照搬西方社会理论概念等问题。中央编译局季正聚教授认为,西方话语霸权的背后是金融、军事、文化、科技的支撑,是对所谓的道德、道义制高点的巧妙占领,是对游戏规则的控制权或先声夺人,特别是他们设计话题和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依靠学术的话语、严格的方式和浓厚的学理作支撑。
当今中国的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在其快速的扩展进程中,正在遭遇的学术话语上的真正困难是什么?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与增强国际话语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是各有所指?讨论中不少学者倾向于将其置放在同一层面上一并思考,如此是否会遮蔽我们对自身实践的检视和省思呢?打破“洋教条”固然重要,但在“大破”之后何以“大立”?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反思了中国当代学术体制积弊对学术创新和发展的制约,知识界依附于权力和资本及由此而致的不良学风,认为这些是当前中国学术话语在国际上影响趋弱的重要内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可风教授指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中将西方话语作为圭臬的食洋不化现象,其直接成因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情境发生了转换,其深层原因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理论与现实有反差。
看来,把握现时代中国学术话语的境遇,找准中国话语体系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位置,防止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理论缺席和学术话语的主体性失落,使中国发展理念、中国实践经验凝聚成具有感召力的时代话语,推动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并对国际话语体系产生影响,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促进人类文明多样和谐发展,确实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与会学者在对中国话语的内涵实质进行阐释、对中国话语的现实境遇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应予把握的方向、依循的原则和选择的路径等进行探讨,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阐发出很多真知灼见。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研究员指出,当前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当代中国伟大实践,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体现中国实践、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梦想的理论框架。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教授认为,构建中国话语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既发展好中国实践,又总结好中国经验,既做好中国事情,又讲好中国故事,既发展我们的硬实力,又打造我们的软实力,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既善于站在中国准确地看世界,又善于影响世界公正地看中国。
构建中国学术话语要夯实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学理支撑,高度重视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合理的价值论和有效的方法论,应当也能够在对当代中国问题的深度关注、合理破解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引领作用。为此,侯惠勤教授认为,要对现有学科进行前提性批判,确定学科研究对象,寻找自身的学术立足点;要确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判断的客观坐标,建立相应的核心学术话语;要对正义的社会价值诉求进行科学论证,确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学术评价标准。
构建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切实可行的方略、对策和实现路径。北京大学王东教授提出了实施综合创新的六大方略,一是要把时代课题与中国话语相结合,要把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二是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挖掘和学理性开发才能与新自由主义争夺话语权;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活的东西、中国民族文化中好的东西、西方革命中精华的东西结合起来综合创新;四是要扎根民族传统文化;五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术层面的深入挖掘;六是要重视文化的自由、个性和创造。中共中央党校庞元正教授提出了构建中国学术话语的八条原则,即从中国国情需要出发;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特定问题绕不开的特定范畴;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取得广泛共识,等等。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有无关键之处应予正视和解决?秦宣教授认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关键,是要实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有机统一。吉林大学韩喜平教授则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反思西方话语体系和继承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的问题。
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封闭的概念推演和抽象的逻辑论证,也不是“寻章摘句”之学。正如一年前在全国思想理论界首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大讨论的陶德麟教授所强调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是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根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发展规律的“秘密”只能到实践中去探求,而不应当与此相反。
陶德麟教授认为,在“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的研究中,首先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吃透中国实际,准确地提出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老跟着西方学者转,要有分析批判的精神,不要邯郸学步,而是要把中国自己的实践作为提出问题的活水源头,经过科学的抽象,从发展着的中国实践中准确地提炼出对中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来。有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抽象程度很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往往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显示出来,但只要这些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中国的实践,也同样有重要意义。其次,要自主地研究问题,还要大力改进文风,不要艰深晦涩,要“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创新能力,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实践是理论的最终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度重视把握中国实践对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所起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这也是提升中国话语学术品性的根本路径。
基于这一思考,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就增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能力、提升中国话语学术品性阐发了见解。他认为,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和正确途径,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风,体现了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学术研究、学术创新的内在规律。理论创新要以回应和解决中国问题为立足点,衡量理论的好坏优劣以回应和解决中国问题为标准;学理支撑不能拘泥于已有的结论,更不是西方正统论支配下的学术流派的一一对应;学理支撑是科学性证明和规律性认识,寻求学理支撑的过程,或许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在回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打破“洋教条”;要有中国话语的自信、中国实践的自信、掌握话语权的自信,善于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
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部分与会学者围绕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的构建,分析了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与自信、中国道路的话语构建等关键问题。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提出,要在全球化条件下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必须有一个高度的理论自觉和世界历史的眼光,这就是要对中国道路、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等予以全面的理解和审视,以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凸显其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所具有的普遍价值,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自身的发展。
可以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唯有以对于中国问题的发现、聚焦、回应为基点,在真切关注中国实践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紧跟学术前沿,注重成果运用,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重新审视研究过的问题,才能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所言,新的学术概念体系,只有在批判地吸收外来学术话语中的有益成分,通过创造性转化中不断丰富充实自身的基础上,方能展现关乎中国道路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想洞见,从而具备学术话语体系的严谨性、科学性和真理性。
构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显然不能简单依附西方理论范式或延续西方现代性逻辑,不能用西方社会中成长的话语理论来衡量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以适西方理论之履。参与这次研讨的学者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多维度的研究取向。大家认为,构建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话语体系,就是要让中国道路尤其是中国梦想作为核心话语,体现到各个学科研究领域,既用中国梦为话语体系赋予深刻的时代内涵,又通过各个学科的概念、范畴为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为此,学者们尝试创新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初步构想或努力方向。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提出,作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核心观念的实践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根本倾向十分接近,这就为确立实践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条件。实践哲学的中国话语可以用“道”与“谋”、“知”与“行”、“经”与“权”三组概念来表示,并且要从理论上的转向变为话语上的转向。冯天瑜教授强调,我们应当坚持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可以并且应当将中西哲学范畴加以比较、相互补充,但不能以我附人,不能只用西方哲学的系统来“格义”我们的哲学,以西哲凌驾于中哲之上,也不能封闭自固、只图以中格洋,而应相互格义有机对话,以一种前瞻的视角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世界之中国”面临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崔唯航副研究员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不仅要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新鲜活泼的现代汉语,而且要将自己思想的触角牢牢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敏锐捕捉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痛苦与希望,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逻辑和现实矛盾。我们只有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挑选出理论和时代所需要的新话语,并予以提炼和创造,才能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系统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晶教授认为,中国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权创造了契机。就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而言,摆脱西方中心论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前提,中国经济学最终是要解决中国问题,不应盲目跟踪西方学术前沿。古典经济学的中国渊源表明中国经验的价值早在历史上就有呈现,中国发展经验构成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颜鹏飞教授着重阐释了“社会主义调节经济”这一创新话语,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话语基础之上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它把市场调节、计划调节或者国家调节以及诸多调节因素,作为其内生变量,纳入作为总体的社会主义调节经济体系,目的在于重铸以本土化的学术话语为标志的社会主义调节经济话语体系,开启“后西方经济学话语时代”之门。其特征体现为:具有马克思主义遗传基因、元素和话语,具有中国本土化文化根基、价值支撑和话语,基于马克思总体性方法论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理论。
此外,国家行政学院杨小军教授阐述了“法治中国”这一话语表述蕴含的核心命题及其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侧重分析了市场经济冲击下加强中国价值观构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国道路的自觉这一中国实践,阐述了中国道路的目标、方位、路径、理论逻辑四个方面的统一。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从话语方式的角度,对“中国梦”的一般本质、现代特征和民族性特征进行了阐释,认为如果我们把握住了中国梦之作为中华民族目的王国的中国式现代重构方式,同时也就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现代中国话语。
可见,中国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话语体系又为总结中国经验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撑。与会学者对于本学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术话语构建的积极思考,反映出一种基于理论自觉的本土立场和价值自信。我们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善于以宏阔的国际视野和笃定的本土立场,自主认识和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走出“鹦鹉学舌”的叙事困境和迷思,首先在于坚定对于中国价值的自信。毋庸置疑的是,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须昭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分量、思维成熟度和对于人类社会探索的深广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需要对中西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历史和现状都有通体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有透彻的认知,注重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体认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基因和生命意志,善于在历史传统中寻求有生命力的话语资源,明确传统文化与当代语境的切合点,注重从人民群众的独特实践中滋养学术主体性,激活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和表达,用融通中西的全球性话语策略阐释中国价值,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向世界讲述、讲透、讲活、讲深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特色的普遍性和世界性意义。
本次理论研讨会可谓一次高层次、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在“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这一主题下各抒己见,思路开阔,交流中不乏交锋,洞见和新意迭出,形成了一系列颇具创新性的观点和成果。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唯有深深植根于中国实践,着眼世界思想文化的前沿,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科学态度对待西方话语体系,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对时代的呼声作出中国人的回应,注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源头汲取活水,方能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基于这一共识,大会一致通过了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同仁发出的《东湖倡议》,体现出与会学者们高度的担当意识、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倡议书强调指出:植根中国实践、直面中国问题、弘扬中国价值、持守中国立场,是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呼唤和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者要勇于立于时代前沿,抱守理性真挚的民族情怀和大爱深沉的民本情怀,恪守学术道德,秉持优良学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反思、价值守望、文化传承的经世致用功能,运用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深入解读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切实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独特的姿态在世界文明大道上绽放出灿烂的光辉,为民众福祉和民族复兴担当学者责任,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伟大的时代呼唤话语创新和理论创新。一国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准和创新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就须拥有自己的根基、灵魂和品性,而这一切都要表现为拥有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次主题鲜明的理论研讨活动也展现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性精神和价值情怀,这是一种把服务于国家、人民和社会作为学术研究的志业目标和使命担当的情怀。
责任编辑 张晓予
罗永宽(1966—),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会实践,或者确切地说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质内容的观念体系,并用我们的语言来予以概括、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