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峰
2013年7月,摩根大通银行新任商品业务线负责人Blythe Masters宣布,考虑到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华尔街金融企业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所起作用的审查,公司正在为名下的现货大宗商品业务寻找战略选择,包括所持有的大宗商品资产以及名下的现货交易业务。
事实上,最近一年以来,国外部分银行纷纷开始出售自身的商品业务。在此之前,包括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瑞银集团在内的数家银行都部分关停其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巴克莱银行也开始在该领域进行裁员和业务退出,德意志银行则成为退出商品交易业务的银行名单中最新的一员。近年来国际上主要的商业银行和投行对大宗商品现货与交易领域的热衷追逐出现了显著的拐点。
从更大的尺度看,国际贵金属和商品市场自去年以来大幅下挫,主导因素还是去金融化。国际主要银行开始选择性退出商品交易业务,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过去十年国际大宗商品和黄金
REMA RKS言论
29的牛市主要存在两个逻辑支撑:一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长时间超低利率(乃至负真实利率)引起的全球流动性泛滥,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来对商品资源的巨大增量需求。最近一年明显看到,随着美国开始逐步退出QE,关于这两个逻辑支撑,国际市场上的普遍情绪和预期都开始发生变化,直接导致近年来大宗商品及黄金的金融化进程出现逆转,表现为去杠杆和去金融化倾向。
回到西方主要银行开始从大宗商品业务退出,除了去金融化的大趋势,也同监管政策变化及国际市场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首先,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初提出“沃克尔规则”禁止银行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交易,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虽然该规则给予银行业两年适应期,但许多银行已缩小了自营交易规模并削减大宗商品业务。可以说华尔街制度改革和监管加强是银行纷纷开始剥离其商品业务的重要原因。
其次,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特别是欧洲至今仍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发达国家的大宗商品需求不见起色,最近几年从事商品业务的银行在该领域的利润缩水也比较严重。此外,港交所成功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后,西方银行普遍担忧由于中国政府的介入,LME将可能修改商品现货领域的游戏规则导致天平倾斜到中国一侧,这也促使部分银行选择从大宗商品现货领域阶段性撤出。
然而事实上,在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背后,这些在大宗商品业务中纵横数十年的西方银行并未也从未准备完全从大宗商品市场撤离,如摩根斯坦利希望退出澳洲电力市场等边缘业务,而重新将精力集中在其庞大的现货原油交易业务上。很多银行如摩根大通和高盛计划剥离的业务和资产大部分都是2008年后收购得来,主要集中在对监管较为敏感的电力、能源领域及其仓储、物流等配套外围业务,且出售对象也多为与其有数十年稳定关系和巨大关联利益的商业合作伙伴,这些有选择的剥离和退出并不会对其本身在贵金属和商品领域拥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造成太大的影响。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趋势性变化,映衬出的是全球经济力量格局的根本变化。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只要不发生大的危机或战争,世界经济版图的重心将持续向亚洲及新兴国家转移。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牢牢掌握着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即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但在定价过程中仍然缺少话语权。随着西方各大银行因为各种原因纷纷剥离其商品相关业务,未来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形成与传导机制将更加回归实物需求的基本面,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而言,则为全面进入商品市场、逐步争夺未来全球商品资源的定价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从摩根大通和高盛的经验可以看到,商品业务的核心不仅在于账面的交易,更重要的是与之配套的实物调运、仓储等涉及现货的业务。商品属性决定了现货运作能力的基础性地位,商品实物的仓储、运输、销售、交易、清算和交割贯穿于现代商品业务的各个环节,同时也是以商品为标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的基本能力要求。掌控现货交易渠道才是真正意义上介入了大宗商品市场。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大宗商品业务必然要求从现货交易入手,建立完善的实物运作和仓储物流体系,从而完成对大宗商品领域的全方位进入和覆盖。
此外,国际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行开展贵金属和商品业务都打通了交易所场内和OTC场外以及商品现货、期货市场,普遍具备跨境、跨市场、跨时区的全方位连续交易能力。通过以现货为基础的自营、代客与做市交易业务的开展,不仅成为市场流动性的提供者,而且拥有价格发现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这也是中国的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未来更好地开展商品业务必备的能力。
商业银行开展贵金属业务,最终还是要打通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以现货贸易为支撑的融货融资业务及其派生的金融交易产品有机结合,并提供相应的仓储物流和场外清算交割服务,实现密集的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银行与实体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间的无缝连接与快速流通。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推进,则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探索在商品贸易与仓储物流方面取得突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可以说,西方银行开始从大宗商品领域退出,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创造了弯道超车的可能,而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与商品市场培育尚不完备的现实情况则为现代商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背景与前提。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既是空前的机遇,也对自身的机制改革与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谁能够抢得市场先机提早布局,大胆突破现有业务瓶颈,就能取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并在国家战略的征程上占据有力的先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