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峡 姚肖军 陕西省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针灸推拿教研室(渭南714000)
留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并施以手法后,使针留置于患者体内至预定时间再予以出针。留针的目的是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是针灸医师为达到有效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操作手段。在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当针刺腧穴、针刺的强度和针刺手法等因素固定时,留针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针刺效应的发挥。留针时间太短无法达到预期疗效,留针时间太长则易引发针害。故留针时间与疗效存在一定时效关系。在针灸学的刺法范畴中包括了留针法,留针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直接影响到针刺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毫针者,的尖如蚊虻喙,的静以徐往,的微以久留之……”。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中,专门论述“留针歌”,注解说:“留针者,的凡出针至于天部,入针至于地部,的须在皮肤肌肉间徐徐容留,的令荣卫宣散,方可出针入针。”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针刺留针时间的论述,其包含留针的意义、选取留针时间长短的依据、留针不当所能引发的针害等。古代医家亦用呼吸次数(即息数)作为针刺留针时间的长短,用以衡量针灸刺激量的大小。皇普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进一步阐明了对于某些腧穴,一般需“留几呼[1]”。窦汉卿的《标幽赋》中说:“静以久留,停针待之”,更明确地指出留针以侯气。而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等,具体的说明了在某些病症的治疗过程中,腧穴的留针法、留针的呼数。现代针灸研究主要是以 留针时间(呼吸次数或息数)、针刺的深度作为衡量针刺量大小的标准,刺激量的性质是以针刺补泻来区分,而最小刺激量是以患者针下“气至”的或““得气”的感觉来衡量。虽然古代针灸医家对针刺量学研究还不够系统的,但是,的对我们今后的针刺量化研究的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现对古代针灸文献中和留针有关的论述做一简要探讨。
1 留针的目的在于侯气与调气 在《内经》中,关于留针的论述颇多,尤以《灵枢》为甚,其他的文献也有所记载。留针的目的在于侯气与调气。
1.1 留针以侯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指出了针刺的疗效取决于得气与否,针刺后不得气,应留针以候气。《标幽赋》曰“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紧涩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针灸大成》也说“用针之法,候气为先,”“候之不至,必死无疑。”同样说明留针是候气的重要方法,候气得气后方可出针,根据得气与否以定针刺时间的标准[2]。
1.2 留针以调气 留针的目的在于调节紊乱的脏腑之气。《灵枢·刺节真邪》指出的:“用针之要,在于调气”,《灵枢·始终》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调气,就是调节脏腑经络之间的升清降浊,从而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针刺中通过一定的补泻手法,合理的留针时间,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从而使恢复机体的阴平阳秘的状态。《素问·针解》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指出了针刺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可通过留针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作用。在文献中调气手法也有不同的论述。如《素问·刺志》:“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针灸问对》中曰“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金针赋》中亦载有“调针之法,下针至地后……复人之分;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之疼痛之所。”当然在针刺中是否留针,还需与体质,病位,病程、形体,病邪等方面结合起来而决定,留针时间的长短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2]。
2 留针时间长短及衡量标准 《灵枢》中提到的留针共30多处,而所述的留针时间一般都“留”、“不留”、“留几呼”来论述,所提到的最久的留针时间是“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在古代,特别是宋朝以前,留针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初唐时期的甄权主张“补,呼不过三;泻,吸不过五。”故留十呼可谓之久。《针灸甲乙经》中所录349个腧穴,也是以“留几呼”来作为留针时间长短的衡量标准,指出可以留针的只有154个,所刺腧穴不同,留针的久暂也不同。所载留针的154个穴位中,少则一呼,如 “胃出厉兑,厉兑者,金也。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三壮。”留十呼以上 (含十呼)者15个,而最长留二十呼者,仅有公孙、内庭、环跳3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载 “针间使百息”,是以息数作为留针时间长短的衡量标准,也可以看出留针久暂可能与不同的针灸流派有关,的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下关 :的《素 注》针三分,留七呼。的《铜人》针四分,得气即泻……”。《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留针时间则偏长,有“留针如饮一升米顷出针[3]”,也有以“几呼”、“几息”作为留针时间长短的衡量标准,“寒气在胃莞,腹…留针,病者呼四五十乃出针”,“留针百二十息乃出针者,名曰肺腧。”
3 留针时间长短的决定因素
3.1 留针时间的长短首先应与得气有关 《灵枢·离合真邪论》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同样《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明确指出应以得气为标准来决定留针时间的长短[4]。
3.2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的长短、病证的虚实寒热等决定留针时间
3.2.1 据病程而定《灵枢·终始》云:“久病者,邪气入深,则此病者,深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病程时间久者,留针宜长;同理,病程时间短者,留针宜短[2]。
3.2.2 据病证而定:3.2.2.1虚证留针以补虚《素问·经脉》曰“虚则补之”,《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刺虚者,须其实。”《素问·调经论》曰“血……不足则恐,……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 ,疾出其针,无令血泄。”表明血气不足的病人可用留针法以调气补血。《医宗金鉴》曰“凡正气不足之人,用此针刺之,静以徐往,渐散其邪,微以久留,缓养正气,则寒邪病痹浮浅之在络者,皆可平也。”所以留针时用补法有补虚的作用。
3.2.2 .2 实证留针可泻实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刺实者,须其虚。”《千金方》说“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素问·针解》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说明对于气血阻滞等实证,针刺时用泻法,留针时间宜长。在《内经》中对某些具体实症的留针法也有论述。如《灵枢·厥病》曰 :“肠中有虫瘕及蛟蛔……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大针为古代九针之一,针身粗圆。虫积、蛔虫之疾为实证,以大针刺入虫积所在部位留针到虫不动时为止才可出针。实际上在临床中治疗蛔虫病症、急性腹痛均用刺法久留针法,等症状缓解后方出针。所以泻法留针有泻实的作用[5]。
3.2.2 .3 寒证留针可祛寒 《灵枢·经脉》云:“寒则留之,”《灵枢·本输》曰“刺阴者,深而久留。”《灵枢·官能》云:“大寒在外,留而补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诸急者多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这些都说明了寒证可用久留针法治疗,久留针有激发经气,是阳气来复,以达温经散寒的作用。《针灸大成》说“刺寒须至热者,阳气隆至,针气必热,乃吸之。”同样也说明了寒症久留针可达温经散寒的作用。同时在《内经》中对一些具体的寒性病症的留针法也有论述。如《灵枢·四时气 》对泄泻的论述:“飧泄,补三阳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实际上在临床上对痹症尤其是痛痹,慢性泄泻等病症均用久留针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2.2 .4 热证留针可泻热 热证一般要用速刺不留针之法,如《灵枢·经脉》云 “热则疾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云 :“刺热者,如以手探汤。”但《内经》中也可用留针法以达清泄实热之效,如《灵枢·终始》云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灵枢·寒热病》云:“热厥足太阴、少阳,皆留之”,这些均说明通过留针可调和气血、祛邪清热[6]。
3.3 据体质年龄而定是否留针 《灵枢·始终》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根据体质年龄而决定针刺的方法和是否留针在《内经》中已有明确的记载。如《灵枢·逆顺肥瘦》:“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刺此者,浅而疾之。”“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婴儿者,其肉脆,……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而《灵枢·根结》更进一步说:“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6]。”
3.4 据经络不同而定是否留针及留针时间长短
不同经脉的气血多少不同,根据经络不同决定是否留针以及留针时间的长短在《灵枢·经水》已有了详细的论述,如“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刺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剌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刺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刺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刺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经,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过此者则脱气。”一呼即呼吸一次所需的时间,呼吸一次大约需几秒钟,故对留几呼所需的时间还需考证。但从这段话可明确看出阳经气血较阴经气血丰富,不深刺邪气不能散,不留针邪气不能泻。所以阳经比阴经留针时间长,而足经比手经留针时间长,其中足阳明经留十呼,而手之阴阳为一呼,充分说明不同经脉为病时,留针时间有显著不同
3.5 留针时间的长短要顺应四时变化 《灵枢·本输》指出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所以春夏经气行于外,浅刺留针时间宜短;冬季经气深伏于内,深刺留针时间宜长。《灵枢·四时气》中亦云:“冬取井荥,必深而留之。”《医宗金鉴》里解释说“夫春针荥者,取络脉在分肉间,刺之浅者也;…冬针井者,取络脉孙络之下,比他时所刺,则深而留之,以冬气入脏故也。”此可知春季适宜浅刺,冬季应深刺[7]。
3.6 在某些病症腧穴的留针时间亦不同 《千金方》、《类经图翼》及《千金翼方》等,在论述某些病症的治疗中,对某些腧穴应刺多深、留与不留、的留几呼又作了具体的说明。《千金方》中有“月闭溺赤脊强互引反折的……刺腰俞入二寸,的留七呼。”还有“凡腹满痛的……气冲针入三寸,气至泻之。”《千金翼方》在治半身不遂法中也有的“针列缺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的记述。《类经图翼》也说 “囱会,若是鼻塞 ……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是指临床上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至针下得气后,再行补泻手法。有“肺虚者……合谷刺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退一分,留一呼。”“肾俞,刺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又进二分,留三呼”即属此类[8]。
4 留针不当引发的针害 留针时间不当以致针害在《内经》中有明确论述,《灵枢 ·九针十二原》云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框,致气则生为痈疡。”说明了针刺已中病,仍留针,则会使正气耗伤,疾病加重;如没有针刺到疾病的要害或留针的时间不够,则可使邪气停滞不散,而在皮肤上生出痈疡。
如前所述,留针法是针刺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临床上应用甚广。针刺留针的时间应根据疾病的病程、病证、脏腑经络、体质年龄、四时季节、结合针刺手法等,在辨论施治的原则下灵活运用。但总的来说留针时间的长短是以得气为准。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仍然指导现代的针灸临床。比如临床针灸处方进行标准化、系统化研究,符合循证医学对现代针灸临床标准和系统化模式的要求,有着确实的临床指导意义。又比如在针灸临床上,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不同,机体对针刺的反应疗效也不同所以对不同疾病不同的个体使用个性化的针灸处方以达到最佳的有效刺激,深入研究针刺时效关系,以提高针刺临床效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李海峰,马海燕.关于留针时间的探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42-44.
[2] 柳 芳.浅谈《内经》中有关留针的论述[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46-47.
[3] 陈 钰,寇晓茹.浅谈留针的时效关系[J].世界中医药,2011,6(3):237-240.
[4] 王英淑,张红星.《灵枢》之针刺留针时间刍议[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28-29.
[5] 赵银龙,黄建军.内经》论辨证留针[J].黑龙江中医药,1996,2:45-46.
[6] 陈利国,蔡向红.留针的意义及时限探讨[J].中国针灸,1996,6:40-42.
[7] 鹿传娇.针刺留针时间探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5):376-377.
[8] 陈淑彦,金富坤.浅析影响留针时间的因素[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