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及其路径选择

2014-04-06 00:20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吕 遊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及其路径选择

吕 遊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文章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反思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不足和主要障碍,进一步理清了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以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文化传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创新中,不断地超越与升华。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与扬弃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周易》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包含着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作用。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每一次社会转型都会伴随产生文化变革,而高校在文化变革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不断为文化传承注入新鲜元素,天然担负着保存、传承和创造文化的使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日益频繁,尤其是市场经济背景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发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该成为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和社会力量。为此,党中央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2〕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除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外的一项主要工作和一项重要任务,这也充分体现了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着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指导思想,比较鲜明地反映了高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高校教学管理的灵魂所在。当前对什么是高校的校园文化在认识上存在偏颇,并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高校内部开展的各类文化娱乐以及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内涵的把握应充分关注到其深层次的意识形态,重视校园文化对塑造人格、培养人才起到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作为高校这一具有特定文化范围的概念,与一般的企业文化、城乡文化等相比有不同的涵义。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包括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语言文化、活动文化等诸多要素。其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其核心要素。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内融物质构件及其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物质范围的文化层;校园精神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为校园全体成员所认同、遵循并带有校园特色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以条文形式存在的,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文化形式。它既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工具,也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产物。〔3〕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大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其内容包括师生的核心价值观念、校风和校训、精神面貌、教风与学风、日常行为准则、校内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等。高校校园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它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要素及其表达形式在高校校园的投射,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和系统来传播和扩散,是社会文化变迁并作用于大学生的介质,也是在高校创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而又不断发展的,同时融会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个性特征和所在学校师生的整体精神面貌。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师生共同认同、享有和创造的群体文化,是主体自身自觉能动性的确证,它反映了一个高校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具有自身明显特点:

第一,先导性。高校校园文化的先导性主要表现为主体人群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因而在校园内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和吸引力,在高校里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力和示范性。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为的高校师生是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相比社会其他文化,校园文化的价值追求和格调更为高雅。以高校校园人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高瞻远瞩,以前沿先锋的姿态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二,广泛性。校园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比较强。校园文化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主体的广泛性表现在包含全部的高校师生在内,内容的广泛性主要表现为形式多样的社团文化、实践基地网络文化、共建文化、寝室文化、制度文化等。此外广泛性还表现在辐射范围的广泛性。校园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不仅对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辐射,如高校的创意文化等就融合了大学生的创新性和大众文化的广泛性。

第三,时代性。表现为学校信息广、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高校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外来的文化首先表现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变化上,校园文化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和印记。尤其是在信息资讯时代,高校是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发源地,最新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和文化成果首先在高校传播。当然这就使校园文化显得更具有时代特点。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尤其是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4〕。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学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广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才氛围,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育“四有”新人,适应社会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传承创新已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而校园文化又是学校知识传播的第二课堂,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有的放矢地进行。

二、发挥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各地高校普遍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提炼独特的校风和校训用语等校园核心价值观念、编纂出版校史作品等方式,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呈现出健康、文明、向上的趋势。但是,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等教育由于受工具理性、实用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重“术”轻“道”的现象在某些地方仍然严重存在着,大学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逐步变成职业养成所的倾向。〔5〕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表面形式轻精神内涵、重环境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情形较为常见,此外,不同地区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高校校园文化正在受到西方等不良文化思潮的严重冲击,这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因此,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同时提高校园文明的整体水平,促进校园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具有强制和推动作用,具有强大的创造与凝聚作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我们认为必须适应新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运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立场、原则、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不能期待改革只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动力和能量,还要看到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问题,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抓实干,闯出自己的新路子。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学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相结合,建章立制,开展读书育人等工程,在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和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得到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民族精神传承和文化自信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在改革开放和网络自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出现,当代大学生缺乏历史感的传递和对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历史整体感的尊重,个别大学生妄自菲薄,盲目崇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吸收国外先进科技与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民族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和文化自信教育就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紧迫课题。要广泛组织活动,通过为广大师生播映一些反映国情党史的优秀影片,组织部分大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举办高雅、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并充分利用“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通过请老红军、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开展演讲赛、革命歌曲大赛等活动在校园内掀起爱国主义热潮,使广大学生在充满爱国情怀的浓厚氛围中受到熏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全过程,将抽象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形象生动、大学生可直接感知的情境,强化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突出中国的比较优势和中国特色,渗透中国元素和中国精神,切实培养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自强。

(三)高雅的文化艺术熏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催化剂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改变大学生自身文化艺术素养及综合能力整体不高、文化娱乐活动单调乏味的现状,以思想文化、教学、科研建设的齐头并进带动校园文化精品建设,通过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提高校园人文品位与格调,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感染、启迪、教育和引导作用。首先,要充分利用校报、院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学生团体组织和校电影队,为同学宣传介绍一些优秀作品和电影,宣传正确思想和观念。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6〕以此拓宽大学生的思维视界,提高他们的理论辨识能力和文化欣赏品位,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色情暴力文化等不健康文化的抵御能力。其次,要举办娱乐性较强、格调较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并开设“音乐欣赏”等选修课,聘请艺术团体来校演出,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高雅艺术欣赏情趣。再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在广大团员中开展“选好书,读好书”的最佳团日活动、大型书展和书画摄影等活动,改变大学生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

(四)校园文化活动重心由文体型向实践科技型转移是校团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文体方面。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在科技与经济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高校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高校校园文化要更好地为高校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服务,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其活动重心势必从文体型活动转向实践科技型活动。文化育人的实践锻炼环节是对感性情感、理性认知的巩固和深化,要在实践锻炼中实现文化渗透。〔7〕要围绕学生的专业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条件进一步在社会大课堂上进行实践和锻炼。高校在开展学生文体活动的同时,要大力抓好大学生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五)加强领导与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领导,形成共识是关键,齐抓共管是保证,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参与拟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切实做到领导分工负责,形成在学校党政领导下,让高校主管学生工作方面、主管教育教学方面、主管科技创新方面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形成多个部门协同联动的机制。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度上健全,政策上支持,舆论上引导,经费上保障,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健康的长效机制。

〔1〕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1).

〔2〕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1).

〔3〕 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190-202.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纪宝成.深刻认识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7〕 李家珉.高等教育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J〕.思想理论研究,2011(6).

(责任编辑 殷 尧)

InnovationFunctionandPathSelectionofCampusCultureInheritanc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LV You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 710054)

Cultural inheritance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and way of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Combi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the paper reflects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college campus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he main obstacles, and further clarifies the idea of promoting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for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innovation.

cultural herit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2014-09-04

吕遊(1987-),男,河南郑州人,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672-2663(2014)04-0116-0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