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洁 韩 旭 韩冰冰 审校 王世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黄芪(Milkvetch Root),古代写作黄耆,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cm,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抗菌方面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中医认为,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作为补气药的重中之重,在其免疫调节、抗病毒、抗心肌缺血、抗肿瘤[1-4]等方面的作用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对其利水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故作者对黄芪利水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药理学研究随着医学药理学的研究发展,黄芪已被发现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芪皂苷、黄芪黄酮、黄芪多糖等68种有效的化学成分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具有众多药理作用[5]。其中利水功效在药理学研究中主要表现在减少水肿程度、消除肾炎尿蛋白等。
1.1 黄芪多糖(APS)黄芪多糖是黄芪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显著恢复辐射后小鼠脾脏组织结构的损伤,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降低小鼠大量运动训练后的尿蛋白[6]。此外,黄芪多糖亦可改善肾脏肥大、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及尿蛋白排出增加等情况,对病变肾脏的功能有良好的恢复作用[7]。
1.2 黄芪总苷(AST)黄芪总苷为黄芪根的提取物,含有十多种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黄芪总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尿液TNF-α含量,说明黄芪总苷可抑制糖尿病动物体内产生过多TNF-α,减轻肾小球细胞凋亡率[8]。其中黄芪甲苷为黄芪苷的一种,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抗高糖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好的减轻脑出血水肿及抑制出血灶周围神经元凋亡的作用[9];亦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肾中缺血组织的损伤,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10]。
1.3 硒 硒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害的功能,而且可以加强某些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的作用[11]。因此黄芪中含有少量的硒,可能是其可以减少肾性蛋白尿的机制之一。
2 临床治疗研究黄芪在临床上被大量运用,无论是单味药还是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往往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单味黄芪用药方式有:黄芪水煎剂、黄芪注射液、黄芪颗粒等等。复方则一般多用黄芪配伍防己、白术、薏苡仁等,共同达到利水、利尿的功效[12]。
2.1 单味 王晓春[13]对5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恢复肾组织的敏感性以利尿、改善尿蛋白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功效。石黎明[14]通过对52名糖尿病肾病重度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发现黄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降低蛋白尿、调节血液流变学等,从而对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具有较好的利尿消肿作用。肖慧中[15]运用黄芪水煎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发现黄芪水煎液利尿作用良好,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2.2 复方 付国义[16]临床实践发现对由肾炎引起的跗肿面浮,尿蛋白反复出现等症状,用黄芪配伍防己加减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周萍[17]临床治疗中运用黄芪为君,配伍白术、防己、薏苡仁治疗水肿,可以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对慢性肾炎效果尤为显著。徐燕舞[18]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43例,发现防己黄芪汤与西药配合消除水肿的效果极好,且能降低西药的副作用,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张志广[19]以黄芪为君药自拟黄芪消肿汤,具有健脾、行气、利水的功效,针对58例妊娠水肿病人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
3 实验室研究实验研究发现心房利钠肽(ANP)抵抗是肾病大鼠水钠潴留的关键机制之一,ANP与ANP受体结合可以产生cGMP,能抑制水钠重吸收。cGMP能被磷酸二酯酶5(PDE5)灭活而失去作用。因此PDE5异常增高是ANP抵抗的重要环节。黄芪水提物能显著抑制PDE5的活性,从而改善ANP抵抗而达到利尿效果[20]。
李森等人[21]对黄芪的利尿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同阳性对照药呋塞米相比,黄芪利尿效果好、作用持久并且对电解质的影响较小,不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在高剂量长疗程的治疗中较为适用。魏雨霏[22]实验研究得出结论,黄芪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的损伤,减少肾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田辉等[23]对黄芪水煎液的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给予实验大鼠正常人100倍用药量的黄芪水煎液的基础上,其大鼠的形态学和病理学均未见异常改变。孟祥艳[24]通过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注射黄芪注射液,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尿量明显增多,结论黄芪可以减轻庆大霉素的肾毒性。
4 小结与展望中药黄芪历来被各著作归属为补气药,有着“补药之长”、“补气之要药”、“疮家圣药”等诸多美誉[25]。大量记载其益气固表、补虚益胃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芪中含有多种化合物,治疗范围广泛,对很多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抗肿瘤方面,黄芪起主要作用的是其多糖类成分,主要作用机制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增值[26]。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黄芪是迄今为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中研究最为深入的药物之一,有着增强心肌的抗缺氧能力,改善心肌舒缩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27]。在治疗肾脏病方面,黄芪能防止肾的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能抑制肾小球硬化,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能影响水钠代谢,增加尿钠的排泄量。
传统认为黄芪善于补气,归肺、脾二经,因此尤善于补肺气、脾气。然而作为补气药,尤其是善于补肺、脾的黄芪,在近期研究中与肺、脾相关的研究机制相对较少。近期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是关于黄芪对肾脏、心脏、内分泌及免疫机制等疾病的作用。黄芪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研究表明黄芪对多种肾病,如: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黄芪对肾的保护作用,或许为其利尿作用的主要机制,但是由于肾病机制的复杂性,往往需要黄芪配伍其他药物共同治疗来达到疗效。至于传统医学中黄芪对肺、脾的具体机制,则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大家对黄芪认识的不断完善,黄芪会在更多疾病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1]房 宇,刘 尧.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2,8(7):208-209.
[2]熊 敏,张荫杰,徐世军.黄芪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2,3(4):50-53.
[3]牛琳琳,琚保军.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探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7):46-47.
[4]丁 繁,王小虎.中药黄芪抗肿瘤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3,19(1):64-68.
[5]仝 欣.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246-1249.
[6]张守栋,李 明,吕英然,等.黄芪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10(2):10-12.
[7]崔 彬,李苑松.黄芪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29.
[8]栾家杰.黄芪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
[9]秦 毅,刘海洋,韩金利,等.黄芪甲苷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灶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2:1.
[10]段立军,孙博航.黄芪甲苷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28(5):410-416.
[11]焦志娜,张 昱.黄芪治疗肾脏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155-157.
[12]薛文辉.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J].四川中医,2014,32(4):82-85.
[13]王晓春.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90-291.
[14]石黎明,宁 勇,郑祥雄,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030-1031.
[15]肖慧中.黄芪煎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1):91.
[16]付国义.黄芪的临床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34.
[17]周 萍,周 滢.黄芪的不同配伍应用体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275-277.
[18]徐燕舞.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86-288.
[19]张志广,李丽克.自拟黄芪消肿汤治疗妊娠水肿58例[J].医学信息,2010,23(3):764.
[20]王收宝,田林红.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1,39(1):118-121.
[21]李 森,谢人明,孙文基.茯苓、猪苓、黄芪利尿作用的比较[J].中药材,2010,33(2):264-267.
[22]魏雨霏.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3]田 辉,杨文祥,田 洁,等.黄芪水提物复方制剂安全性毒理学实验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2):15-19.
[24]孟祥艳,林海泓.黄芪预防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54.
[25]刘雪梅,王新春.补药之长——黄芪[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30-131.
[26]陈晓霞,葛信国.黄芪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214-216.
[27]沈启明,马丽红.黄芪治疗心力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3,32(2):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