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跃峰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启东226200)
祖国医学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痛、痞满之病范畴,其中胃主通气为顺,腑主通气为用,而胃病的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点为胃气失降,胃腑失通根据胃脘痛、痞满的不同证候,如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等,往往表现为寒热交错而虚实交杂致气血失和,而升降失调。安胃汤是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设立的[1]。本研究主要探讨安胃汤结合现代医学的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联系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胃溃疡患者89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21~63岁,平均(34.2±2.9)岁,病程2月~15年,平均(3.1±0.2)年,溃疡部位:胃角者34例,胃窦者3例,幽门管者3例,复合溃疡者2例,多发溃疡者2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0~63岁,平均(34.5±2.8)岁,病程2月~16年,平均(3.2±0.3)年,溃疡部位:胃角者35例,胃窦者4例,幽门管者3例,复合溃疡者2例,多发溃疡者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溃疡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签署事情同意书,其中治疗组使用安胃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安胃汤组方为黄连、甘草各5g,百合、白芍各20g,半夏,丹参各15g,乌药、木香各7g,开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联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每日1片,对照组则使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阿莫西林1.0g/次,每日2次,克拉霉素0.5g/次,每日2次,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每日1次,两组均以连续服用2周为1周期,连续服用2个周期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1月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情况并统计疗程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 治愈:主、次症状全部消除,纤维胃镜检查溃疡病灶愈合,病变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主、次症状全部消除,溃疡病灶基本愈合,黏膜组织仍有轻度炎症;有效:主、次症状部分消除,溃疡病灶愈合≥50%;无效:主、次症状无改善,溃疡病灶愈合<50%[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情况治疗组治疗后1月幽门螺旋杆菌有25例阳性,转阴率为43.2%,治疗后1年幽门螺旋杆菌有4例阳性,转阴率为90.9%,对照组分别为11例,19例,治疗组治疗后1月和1年其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4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P<0.05),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组的无效率为4.5%,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无效率22.2%,总有效率78.8%。
讨 论 西方医学认为胃溃疡的形成是由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因素和损害因素的关系失调所致,胃溃疡的发病主要以保护因素减弱为主[2]。祖国医学则将其归入“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基本发病机制是胃失和降,胃腑失通[3]。本研究治疗组使用的安胃汤主治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制酸止痛[4],联合运用西药的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取得一定效果,尤其是针对病程较长且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其临床效果更为突出。
安胃汤现代最早启用于慢性胃病验方之基础,方中黄连具泻火解毒之功效,干姜具温中逐寒且寒热兼治之功效,百合之味甘而性凉,其具清热泻胃腑而散邪气,有护胃保气之能,乌药可顺气郁,散寒痛,与百合联用后,可养津生胃气并少有滋腻,行气散寒并无温燥,白芍联用炙甘草具酸甘化阴可生津补液,清肝并疼痛,丹参联用木香之行气化瘀。方中将黄连、干姜和半夏入胃,将寒热并存,可和胃气而降胃腑,散去燥湿,其为方中之君药,而百合、乌药可具养津生胃,行气散寒,其为方中之臣药,白芍、炙甘草则为其为方中之佐药[5]。现代药理学对安胃汤研究后提示,黄连的主要成分是小蘖碱,具有广谱抗菌的功能,尤其是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极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还是一种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全身使用后具有缓解胃肠道痉挛且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丹参是一种活血化瘀的常用药物,主要通过增强胃黏膜内血流灌注,加强其代谢并做到促进胃黏膜上皮和溃疡周围组织腺体的快速再生并有效维持局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更有利于提高溃疡的愈合速度和防止其复发,芍药则主要通过改变幽门螺旋杆菌生活的内环境,尤其是调节胃部PH值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破坏作用,以减轻感染后的炎性渗出,达到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半夏可以有效减少胃液的分泌,并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调节胃内PH值减少急性胃粘膜的损伤。基础研究提示安胃汤可能通过提高血清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和增强胃黏膜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以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而提高溃疡愈合的质量[6]。
本研究所使用的泮托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7],可特异性的抑制胃粘膜的壁细胞而减少 H+-K+-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性。结合安胃汤治疗后1月及治疗后1年其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阴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临床治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1]谢体学,蔡晶晶.箍油灸配合和胃安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50-51.
[2]任雨芳.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43,57.
[3]赵文勇.安胃汤治疗胃溃疡23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59-1660.
[4]曹勇福.胃安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07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95-96.
[5]唐友明,林寿宁,朱永苹.安胃汤治疗胃溃疡的远期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4):21-23.
[6]韦 维,林寿宁,朱永苹.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对骨桥蛋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9,30(9):1138-1139.
[7]张爱军,李云霞.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