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8例

2014-04-05 20:13:15纪国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皂角刺中医科下腹

纪国珍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江苏 溧阳213331)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8例

纪国珍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江苏 溧阳213331)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大74岁,年龄最小24岁。

诊断标准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右下腹局限性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右下腹触及包块、质中、边缘光滑、界限不清、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min,结肠充气试验和闭孔肌试验均阳性[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心粒细胞计数增高,B超示右下腹混合性包块。

2 治疗方法

西药用0.4%替硝唑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头孢唑肟注射液2g加入0.9%NS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7天。中药用红藤30g,败酱草20g,丹皮10g,丹参15g,大黄5g(后下)、桃仁10g,薏苡仁30g,冬瓜子15g,皂角刺10g,银花藤20g,连翘15g,甘草10g。腹痛甚,腹部压痛明显加制延胡15g,赤芍10g;发热加柴胡10g,黄芩10g;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0g。每日1剂,分2次温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3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有效:症状减轻,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显效20例,占71.4%;有效6例,占21.4%;无效2例,占7.1%;总有效率92.8%。

5 讨 论

阑尾周围脓肿属中医“肠痈”范畴。病因病机为湿浊蕴结下焦,久而化热,湿热蕴结肠腑成瘀,瘀积不散,久则成块,热胜肉腐。中药方中红藤、败酱草、丹皮、丹参、大黄、桃仁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薏苡仁、冬瓜子、皂角刺、银花藤、连翘、甘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中药配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助于阑尾周围脓肿的吸收,可防止再次复发,疗效满意。如出现腹痛加重或腹部肿块增大或腹膜炎范围扩大等,应转手术治疗。

[1]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39-540.

2014-05-26

R574.61

B

1004-2814(2014)10-0950-01

猜你喜欢
皂角刺中医科下腹
皂角刺侧柏膏
HPLC-DAD鉴别皂角刺中掺入野皂角刺的方法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皂角刺挥发油成分
更 正 说 明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华声文萃(2018年1期)2018-08-13 06:08:45
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41
浅谈中医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在中医科护理中的作用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20
科主任综合能力在医院中医科发展中的作用
光明中医(2016年20期)2016-03-10 00:47:21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