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1例

2014-04-05 20:13:15周景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温针正骨棘突

周景巍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中医院针灸推拿一科,浙江 淳安311700)

中西医结合

综合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1例

周景巍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中医院针灸推拿一科,浙江 淳安311700)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1例用温针、正骨、硬膜外给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2%。结论:温针、正骨、硬膜外给药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程短,疗效好。

腰椎管狭窄症,综合疗法;治疗观察

2010年以来,笔者用硬膜外给药配合温针、正骨等综合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1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0例,女1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9岁;病程3个月~1年。排除腰椎结核、腰椎骨质疏松、腰椎管内肿瘤等。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管狭窄症诊断标准。①多发于40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②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腰痛在前屈时减轻,在后伸时加重,腿痛多为双侧,可交替出现,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休息后好转。严重者可引起尿频或排尿困难。③下肢肌萎缩,腱反射减弱,腰过伸试验阳性。④有慢性腰痛史,或有外伤史。

2 治疗方法

温针:主穴取腰椎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下肢后侧痛麻加承山、飞扬,下肢外侧痛麻加足三里、绝骨,风寒湿痹阻型加外关、大椎,瘀阻型加膈俞、梁丘,肝肾不足型加大杼、肾俞。用0.30mm×50mm毫针,常规皮肤消毒后刺入,腰椎夹脊穴在腰3~骶1棘突间隙旁开1寸处取穴,针刺方向稍向脊柱侧倾斜,余穴常规针刺方向,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主穴加艾灸,20min左右更换1次。1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正骨: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正骨复位。以L4棘突右偏、右侧腰腿痛患者为例。患者端坐在复位椅上,双手自然下垂。术者坐在底部带滑轮可移动的圆凳于患者身后,通过四步触诊法确定右偏的L4棘突,术者左手拇指顶住L4棘突右侧,令患者右手抱于脑后、左手经胸前置于右腋下,术者右手从患者右腋下经胸前,抱住患者左后肩部。令患者腰部稍向前屈15°~20°,以脊柱应力点刚好在L4棘突为宜。令患者腰部右旋,旋转过程中躯干前屈角度保持不变,脊柱旋转扭力应始终在L4棘突,术者与患者保持同步旋转,当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术者左手拇指与右手依靠惯性反向施加力量,可听到关节弹响声。术者保持施术姿势,缓慢旋回患者躯干。患者伸直腰部,术者两拇指螺纹面涂上适量中成药展筋活血散,在L3~L5棘突两侧顺着肌纤维走行方向来回摩揉理筋数次后结束手法。复位1个疗程2次,共4次。

硬膜外给药:用生理盐水6.5mL、利多卡因10mL、曲安奈德2.5mL、维生素B12针1mL,共20mL。由手术室麻醉师常规硬膜外给药,每个针灸疗程开始前1天给药1次,共2次。硬膜外给药的当天不进行针灸。

3 疗效标准[1]

治愈:腰腿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腰腿痛减轻,劳累后仍有疼痛。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愈10例,好转10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5.2%。

5 典型病例

陈某,男,61岁。腰部及右下肢痛麻、间歇性跛行半年余。半年前挖菜地后出现腰部、右下肢疼痛不适,症状逐渐加重。来诊时忍痛行约10m需蹲下休息5min方能继续行走10m。查腰椎前屈伴右侧弯畸形,腰4/腰5棘间隙、右棘突旁压痛、叩痛伴右下肢放射痛。腰过伸试验阳性。右臀中肌痉挛。右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阳性。仰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右下肢外旋,较左下肢长约2cm。腰椎间盘CT提示腰4/腰5椎间盘右后突出伴同层面椎管狭窄,腰5/骶1椎间盘膨出。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住院常规检查排除禁忌症后行硬膜外给药术1次,第2天开始温针治疗10天,其间正骨2次。休息3天后继续第2个疗程,指导患者行五点支撑腰背肌功能锻炼,余治疗与第1个疗程相同。2个疗程后腰腿部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嘱出院后继续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6 讨 论

腰椎管狭窄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发病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相关。腰腿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不能约束骨骼和稳定关节,产生骨错缝、筋出槽。以风、寒、湿、瘀血阻滞经络为标,肝肾亏虚为本。穴位的选取主要依据相关经脉的走行和穴位主治并结合臀中肌、梨状肌、坐骨神经等组织的解剖部位确定。以温针祛邪通络、活血化瘀。缓解紧张肌群对神经根的压迫,促进炎症、致痛因子的消散。从CT等影像资料得知,该病一般腰椎管内突出物较大,严重挤压神经根。腰椎通过后弓、侧弯等改变来进行代偿,局部组织水肿、缺血严重。发病时间久则多有腰椎体位移和骨盘旋转的力学改变。治疗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脊膂始直。”利多卡因针和曲安奈德针可消除椎管内的无菌性炎症,维生素B12可促进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正骨可纠正腰椎的失稳状态,改善肌肉、韧带的嵌顿、缺血状态。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增强腰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及协调性,使脊柱恢复正常的动态力学平衡[2],逐步适应工作生活。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2] 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

2014-06-03

R681.53

B

1004-2814(2014)10-0938-02

猜你喜欢
温针正骨棘突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搓腰
——壮肾
饮食科学(2019年2期)2019-11-22 05:06:09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0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0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4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