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万兵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中医医院,四川 乐山 614801)
骨折早期患者常出现倦乏力、口淡纳差、舌胖苔腻等中焦寒湿证候。我们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骨折后脾胃功能下降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共90例,均为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骨折患者。男40例,女50例;年龄35~80岁,平均68.3岁。
符合中焦寒湿证候。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腻无味,肢体沉重无力,舌苔白腻厚,脉濡。
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苍术15g,厚朴18g,陈皮15g,法半夏12g,甘草15g,藿香15g,桃仁10g,红花10g。寒湿重者加干姜10g,白蔻仁10g;湿邪化热、口苦溲赤、苔黄腻者加黄连8g,黄芩10g,淡竹叶20g;脾虚湿甚、舌胖齿、大便溏薄者加薏苡仁20g,茯苓15g,白术15g;满闷较重者加木香12g,枳壳12g;肢体肿胀甚者加防己12g,土鳖10g。水煎取汁450mL,每次服150mL,1日3次,3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服药期间可配合肌肉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
显效: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腻无味,舌苔白腻厚,脉濡等消失。有效:体倦乏力症状减轻,稍思饮食,苔腻转薄。无效:体倦乏力症状无明显改善。
显效7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
骨折后脉络受损,无以运行气血,血不循经而溢于脉络外,血脉瘀滞又致气机、水湿阻滞,脾不运化。加之伤后正气不足,脾胃失健,运化功能失常。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胃肠机能下降,水湿困脾。同时伤后卧床时间增加,“久卧伤气”,使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困脾。伤后痛苦、恐惧, 肝气不舒,阻碍脾胃运化,水湿中阻。治当健脾和胃,理气化湿。不换金正气散出自《易简方》,方中重用苍术为主药,入中焦燥湿健脾,使湿祛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湿邪易阻碍气机,故用法半夏、厚朴辛开苦降,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藿香解表化湿,兼通腠理。加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气血通畅。因此,不换金正气散治疗骨折后消化功能下降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