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
(文水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山西 文水 0321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肿块,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边界光滑,其外表有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假包膜,其发病率在35岁以上的妇女中较高,患者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下腹疼痛等症状。近年来B超作为一种方便、快速、经济、无损伤的检查手段,已成为子宫肌瘤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且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上,这对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很大的作用。B超在检查时具有典型特征的肌瘤比较容易诊断,但由于有些肌瘤声像图表现较为特殊,往往会造成误诊的发生[1]。本组资料旨在探讨分析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子宫肌瘤住院患者106例,患者年龄为22~60岁,平均年龄为(42.5±3.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下腹疼痛等病症,其中患者出现腹部包块有26例,且妇科检查报告示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包块表面不平等体征。
1.2检查方法 检查前2~3小时内为了防止肠道气体对检查结果的不利影响,嘱患者饮水600~1000 ml,适当充盈膀胱,采用EUB-240型超声诊断仪,其探头频率为3.5 MHz,让患者取仰卧位,适当调取位置使B超下可清晰显示子宫底部图像,然后在耻骨联合上作横向、纵向、斜向多切面探查,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子宫大小、厚度、形态、内部的回声特征、形态边缘状况、内膜线位置和肌瘤的部位、大小、数量以及附件的具体状况,探查肌瘤与子宫的关系。
2.1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106例患者的B超检查报告结果经过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有100例患者结果报道与诊断相符,确诊率为94.34%,其中浆膜下肌瘤25例,粘膜下肌瘤21例,肌壁间肌瘤4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14例。误诊6例,误诊率为5.66%,其误诊病例为子宫腺肌瘤2例,子宫肉瘤1例,卵巢肿瘤3例。
2.2子宫肌瘤在B超检查中的图像表现 依据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高回声型、中等回声型、低回声型和混合型4型。①高回声型指肌瘤部位较宫壁回声增强,子宫相应部位有显示的团块,和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内部显示其存在密集结节状高回声光点,周围可探及暗淡的光环,对于较大病灶合并钙化者则显示散在斑片状强回声且伴有声影。②中等回声型指其肌瘤的回声强弱中等,瘤体内可探及粗大的栅栏图像强弱不一,回声团块和周围的组织边界线非常清晰,在内部显示出中等回声。③低回声型指肌瘤部位较宫壁回声减低,可探及结构紧密的圆形、类圆形病体,和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光点比较低,尤其是浆膜下子宫肿瘤,病灶明显向外部突出,在病灶的周边显示出假囊性回声,非常像囊肿,而小肌瘤出现均质低回声,稍大肌瘤出现不均质低回声。④混合型回声指肌瘤在子宫内因为血供不足会产生中心性缺血,且随着病灶不断扩大,其缺血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变性,还会造成退行性变,如水肿、血肿、囊性变、脂肪样变、玻璃样变、钙化和坏死,B超声像图可以显示为以囊性为主或以实质为主的不均质强弱回声。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B超技术的进步,B超检查作为子宫肌瘤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方法,其诊断子宫肌瘤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无创伤、无痛苦且检出率高和易于复查等优点,只要在适当充盈膀胱条件下就能显示肌瘤的大小、分布、外形轮廓和子宫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某些继发性的改变,既可以了解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情况,也可以对子宫肌瘤的合并症及盆腔其它部位的病变作出诊断,为临床的诊断和及时修正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重要依据。有一部分子宫肌瘤不经治疗可自行消失或经保守治疗后病灶消失,故若非必要尽可能不作子宫切除术,大部分子宫肌瘤在绝经后常逐渐萎缩,根据B超显像动态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变化可以及时为临床医生采取正确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依据,避免手术给部分不需切除子宫的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但B超诊断子宫肌瘤也有一定的误诊比例(如肌瘤部位在发生中心性缺血时,会引起一系列病灶的退行性变——水肿、血肿、囊性变、脂肪样变、玻璃样变、钙化和坏死等,通过观察子宫肌瘤声像图,提示子宫内的占位性病变,但不能更好的判断其特异性,则会导致误诊),故欲减少子宫肌瘤的误诊,需了解肌瘤变性所导致的声像图变化,重视患者病史,有条件时,可结合彩超及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2]。
进行B超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①子宫肌瘤在声像图上表现有四种回声,回声的强弱取决于肌瘤中肌细胞与纤维组织的排列状况及量的比例;②肌瘤压缩周围的肌纤维组织时可形成伪膜(又称假包膜),伪膜与肌瘤间的结缔组织在B超显像上可表现为低回声晕圈或光环;③发生子宫肌瘤时,肌瘤形态不规则且子宫常增大,子宫腔内宫腔线发生偏移;④子宫肌瘤在行经期B超检查时患者病灶内无回声区无明显变化,月经前后子宫大小和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B超诊断子宫肌瘤时,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4]:①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肌壁病灶回声不均匀,典型者病灶呈蜂窝状,病灶边界模糊不清,与子宫肌壁间无明显界限,而子宫肌瘤患者除带蒂浆膜下肌瘤外子宫内部均有界限清晰的圆形占位性回声,多可见假包膜显示的声晕,故边界较清晰,此为两者声像图的主要鉴别点;大部分肌瘤尤其是大肌瘤后方可见回声衰减,而子宫腺肌病则少见此现象;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有时不易区别,前者无被膜,且肿块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②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一般子宫内膜癌临床表现有绝经期后子宫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等,且多为老年妇女,结合临床表现及诊刮可以确诊;某些肌瘤继发玻璃样变、液化、坏死或粘膜下肌瘤通过宫颈脱入阴道或感染类似宫颈癌或子宫体癌,因为肌瘤脱入宫腔使宫腔闭塞,肌瘤继发性坏死而导致误诊为子宫内膜癌。③浆膜下肌瘤与卵巢肿瘤——当肌瘤与子宫有粘连时,浆膜下肌瘤在声像图上容易与卵巢肿瘤混淆,其鉴别要点主要从瘤体与子宫的关系来区别,卵巢肿瘤多数表现为盆腔巨大肿块,常显著挤压或浸润邻边器官,一般不规则且模糊不清,且70%以上合并有腹水;子宫肌瘤在某些切面总与子宫相连,边界清晰,肌瘤的移动度与子宫一致。④子宫肥大症——子宫明显增大似球形,内部回声均匀,无结节,宫腔线回声居中。⑤不典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近期内有停经或流产史,而血、尿HCG明显升高是诊断该疾病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采用B超检查方法检查子宫肌瘤时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且应用简便、无创伤,但在临床诊断上存在少量误诊病例,故医生在B超报告单上诊断时应仔细认真的加以区别。
[1] 王杰,谭永民.B超在检测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影像学杂志,2011,12(8):134-135.
[2] 程洁,张正宇,陶梓涵,等.探讨分析B超在检测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0,15(11):312-313.
[3] 董玉祁,李涵燕,郑哲,等.分析研究 B超在检测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J].中国影像学杂志,2009,17(18):657-658.
[4] 曹维霞,汤敏,黄翊.探讨B超在检测子宫肌瘤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内科医学杂志,2011,7(1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