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娣, 丁 松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江苏 泰州, 214500)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为传播媒介[1]。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的15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红霉素相比,其半衰期长,每天只需1次给药,到达感染部位组织及细胞内药物浓度高、抗菌谱广,疗效确切。由于恙虫病系东方立克次体感染,其特征是在细胞内寄生,故阿奇霉素适用于立克次体感染[2]。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应用该药物治疗恙虫病67例,现将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本组男24例,女43例,年龄3~88岁,平均62岁。患者均有野外工作或劳动史;急起发热,体温可在1~2 d内迅速上升至38~40 ℃, 呈弛张热型,常伴畏寒或寒战;皮肤出现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多数患者只有1个,常分布于腹股沟、肛周、会阴、腋窝等隐蔽、潮湿的部位;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皮疹见于病程第4~6天,充血性斑丘疹多见。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0.5 g, 1次/d,静脉滴注3 d, 然后给予阿奇霉素0.25 g, 1次/d,口服,总疗程7~10 d,合并肝功能损害者辅以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行保肝处理[3]。本组60例患者使用后第2天即开始体温下降,第3天正常。67例患者中,4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局部反应, 1例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 1例出现头痛。本组67例经治疗后体温大多在1~3 d内下降至正常,皮疹逐渐消失,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住院期间恢复正常,全部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无复发。
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本组67例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中剧烈腹痛1例,排除了恙虫病导致的中毒性肝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4]。应对措施: ① 减慢输液速度,告知患者输液速度不能自行调节,滴速不能过快; ② 预防胃肠道反应可采取避免空腹输液,避免进食过咸、过甜、过辣的刺激性食物,如粗纤维多的蔬菜、咖啡、浓茶等,以免加重胃肠道的不适,可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如面食、软饭、米粥、蔬菜糊和温水等; ③ 加用十六角蒙脱石可减轻腹泻、腹痛、呕吐、恶心,因其含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十六角蒙脱石入胃后,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保护膜,加强了胃黏膜屏障; ④ 加用654-2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均明显减少,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的原因是使胃肠运动增加,其机制是通过刺激胃肠神经丛中胃动素受体所致的乙酰胆碱释放。而654-2是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能竞争性地拮抗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对M受体的激动作用,可抑制平滑肌的运动,对抗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从而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与阿奇霉素无配伍禁忌[5]。本组4例经过上述处理,胃肠道不良反应缓解,顺利完成输液。
对本组67例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发现,1例出现血管刺激痛,1例出现沿静脉走向条索状发红并有灼热感。静脉滴注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激静脉内膜而引起红、肿、热、痛等局部炎症反应。应对措施: ① 输液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滴速,配制的输液浓度不宜超过0.1%, 将本品5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且现配现用,成人用7号针30~45滴/min, 儿童用5号针18~25滴/min; ② 选择手背平坦的部位进行穿刺,此区域神经分布稀疏,静脉穿刺疼痛明显低于其他区域,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穿刺,也可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使针尖斜面对向血管下壁,药液输入时远离或避开了对体表皮肤敏感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减轻疼痛,建议使用静脉留置针代替钢针; ③ 寒冷季节可在输液的手臂上方热敷或通过按摩输液的手臂来减轻或消除疼痛[6]; ④ 654-2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可减少静脉使用阿奇霉素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 654-2还能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使用阿奇霉素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
本组1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过敏性药疹,皮肤有散在性红色小丘疹,周身搔痒,压之不褪色,搔抓后出现成片的风团。排除了恙虫病导致的皮疹,恙虫病皮疹呈暗红色,压之褪色,以胸腹部及背部多见。应对措施: ① 立即停药,给予5%GS 1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5%GS 50 mL加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滴注,观察2 h后皮疹开始缓慢消退; ② 用药前询问了解既往有无药物过敏史,告知阿奇霉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③ 输液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及时报告。
1例患者诉有头痛症状。应对措施: ① 责任护士给予减慢滴速,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7]; ② 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③ 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所用药物的一般知识。经过处理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
阿奇霉素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损害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睡等。用药期间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避免使用阿奇霉素,用药后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防止嗜睡发生后导致不良后果。
药物说明书中陈述阿奇霉素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皮疹和静脉滴注部位反应。本组67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局部反应2例,过敏反应1例及头痛1例,未监测到其他报道提到的不良反应,如支气管痉挛、味觉异常、阴道炎、碱性磷酸酯酶升高等,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8]。临床护理是临床科学救治的基础,更是开展新医新药治疗的重要保障[9]。临床护理如何科学准确地观察、记录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现代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细心、细致观察了67例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静脉滴注的局部反应、皮疹、头痛等,通过减慢滴速、适当进食、局部热敷、与654-2合用等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大部分缓解。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疗效确切,出现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根据轻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 杨绍基, 任红. 传染病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34.
[2] 杨志云, 张勇.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恙虫病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33): 98.
[3] 童瑞敏. 恙虫病18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药研究, 2013, 11(14): 108.
[4] 方映娜. 恙虫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6): 873.
[5] 吴静慧.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24): 3760.
[6] 裴冬梅.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观察与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12B): 121.
[7] 何启芳, 朱洁珍. 门诊病人应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的护理[J].内科, 2008, 3(1): 154.
[8] 栾晓嵘, 李静, 牛广红, 等. 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4): 349.
[9] 安林静, 徐漠研, 张丽娜, 等.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1):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