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浅议大学语文课的古文教学思路

2014-04-05 07:29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古文孔子

罗 青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大学语文”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当前教学中,教材中用文言写作的古文占有较大比重。这些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文章,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文的博大精深,领略古人的智慧文明。然而学生普遍“怕学”或“厌学”古文,抱怨其沉闷呆板、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是教学中部分教师千篇一律的、刻板到令人窒息的模式,除研读文章之外,往往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对作品加以注释、翻译,使文章“浅化”、好懂,便于学生掌握,进而加以赏析其文学特色、写作手法、思想意义等等。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滋生厌学古文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语文课堂,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教学,却丧失着文化性。正如学者徐中玉曾指出:“对语文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因此,纠缠在字、词、句上,变得鸡零狗碎,脱离作品的人文精神,缺乏感染力。”如何提升大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使学生重视古文,愿学、会学、乐学,则是当下大学语文教学迫在眉睫的难点。

正是长期对知识积累、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正在使大学语文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和气度,一点点剥落、丧失。有人说现在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是“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没能力;有专业,没思想”。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成为大学生安身立命的基础。〔1〕真正的大学之道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专业课知识,还要丰富他们的人生世界,实现大学生个人的人文修养上的跨越,让其终生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积累、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古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其文化特征不仅仅只在于历史性和美学价值,凝聚在作品之中的思维方法、探索不止的文学精神、求真臻善达美的文学品格,对于一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应该重视它的文化价值,并借助日常的教育实践,使其外化为一种现实的文学影响,真正使大学语文的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方法、感悟价值、提升精神的生命历程。

因此,大学语文古文教学不只是中文学科知识的简单汇聚,它应该形成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从机械填鸭式教学方式向以自学为主的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式转变,从重复中学语文的单纯研究篇、章、字、词、句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母语的自觉是终生的追求。如何从根本上培育学生自觉的民族语文观念,即母语意识,光有基础阶段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2〕在给予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大学生的思考品质,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的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如何整合古代文章中的语言、文学、文化、历史的关系,怎么引导学生提高品位,有兴趣研读古文,以感知岁月的凝重和世事的沉重,参悟历史的真谛,达到传达中国文化意韵高度的艺术境界?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引导学生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求真、求善、求美、求智慧,进而理解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厚意韵,传承民族精神文化?这些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一、教材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值得年轻一代继承。例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理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仁、礼等优秀的人格层面。如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辩证地加以继承,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年轻一代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对社会不良风气也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解读《樊迟、仲弓问仁》、《兼爱》,可了解孔子对“仁”的解读与墨子的仁政思想。《老子》二章的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并能进行正确的评论。通过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既提高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从思想道德修养入手,方能养成高尚的道德风格,也才能以他们为榜样,培养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

学者陈洪曾指出:大学语文要姓“语”,要“行大”,贯彻“文本本位”和“语文本位”。〔3〕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九版《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樊迟、仲弓问仁》为例,每次上这一课,笔者上课之初先提几个问题,诸如“有谁说说《论语》是一本什么书,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等,大学生们往往照书作答,很少有人能脱离书本。当问到“有没有人真正读过《论语》这本书”的问题时,许多同学表示除了在语文课上学过几篇节选片断外,在课下对这本书几乎无人问津。也有学生表示,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都强调“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几乎没怎么认真地学习过它们,也没有学习的机会——考试不考,老师不教,而其他需要学的实用知识太多,很遗憾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深谙中国文化之精妙并且应用自如。

有此作为基础,教师完全可以打消担心大学生厌学的不必要的顾虑,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传授古典文学和历史的知识上做文章。对于《论语》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其中一些精彩的故事都可以加以介绍,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客观上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既提高能力又学习知识的方法,即使花一点时间也是值得的。也可以组织学生课下读原著,还可以进行专题式研究,如:(1)阅读《史记·孔子世家》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如孔子身世、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过等;(2)了解山东曲阜孔庙及世界各地祭祀孔子等有关情况,把握孔子对世界文化的影响;(3)通常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最突出的有70余人,可从古代文庙主祀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十二哲”方面,重点了解其中的几位孔子弟子;(4)《论语》何时被列入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通过选读中国古代思想的经典著作,一方面活学活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儒家经典虽经千年而不衰的强烈魅力,大学生们不再拾人牙慧,开始以真诚的眼光看待真实的孔子,孔子在他们心中不再是一尊像,而是一个鲜活的人。他生前不能为民施政,死后被政治手段屡次扭曲,但中国人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善良本性等都与他倡导的儒家文化密不可分。孔子倡导的儒家文化传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胸襟、“与时俱进”的自我调节,还有原始人道、自然秩序、天然情感和随机应变的生命智慧,毫无疑问都具有某种永恒的魅力。

二、教材和历史教学相结合

毛泽东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自古“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符合史实,作者的观点是否恰当,必须依靠历史学科知识去检验。因为文学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而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史实。

《乐毅报燕王书》、《谏逐客书》等课文,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维的色彩,都是需要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为依托才能深刻理解的。对这些文章的理解必须依照历史背景,也就是说历史背景的清晰与否直接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关。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文史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1.充分利用学生的前历史知识,有效地学习新历史知识

以《乐毅报燕王书》为例,由于中学语文已经学过《战国策·燕策》中的《荆轲刺秦王》,教师可以以“史”作为学习的先导,在开始教授新课前,与学生讨论已学知识的内容,以激活他们的前知识。刘向编校整理的《战国策》所写到的战国时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战乱频繁,群雄并立,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荆轲刺秦王》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还记忆犹新,教师可抓准新旧知识联系点,趁热打铁地介绍乐毅报燕王书的故事同样发生在燕国。燕国虽然在战国七雄中国力最弱,但也曾有过辉煌历史。那就是燕昭王时期励精图治,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筑黄金台,“千金买骨”,结果各国士人“争趋燕”,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苏秦、乐毅、邹衍。经过28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只可惜后来燕国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乐毅被迫出逃,齐人大破燕军。燕惠王因而写信给乐毅,乐毅写这封信来回答。有学生曾感叹道:如果燕国君臣同心,共谋大业,何至于后来出现荆轲刺秦的悲剧事件。让大学生对这一段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这篇文章,不但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而且所获得的信息量也远比课内所学要多。

至于《段太尉逸事状》等,同样可以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其他途径,在学习之前先阅读历史上的有关内容,对历史大略有一些了解,之后再来学习。

2.拓宽历史视野,力求好学深思

由于历史岁月久远,许多事件真假难辨,教材中可设疑的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拓宽大学生的视野,甚至可以辑录互相矛盾的观点,以作品争鸣、作品综述、研究综述等形式去“深化”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甚至提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透过一层看问题,这是与过去中小学语文截然不同的。

以《谏逐客书》为例,传统看法来源于司马迁《李斯列传》中的记载——秦王政因为韩国实施“疲秦之计”怂恿秦国修建郑国渠的缘故,愤怒之余,打算把所有非秦的客卿一律驱逐,楚国的李斯亦在其中,于是有了《谏逐客书》。然而,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却指出“文信侯免相,出就国,秦王下逐客令”(文信侯即吕不韦)。这两个背景,究竟怎么分辨真伪?

以时间来分析,《资治通鉴》记载郑国渠的完成是在前246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往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由此可知,秦王政知晓郑国为“疲秦”而来时,想杀之泄恨,但郑国的话却打动了他,当时关中地区属于盐碱地,对于农作物的发展相当不利,如能完成这条三百余里渠道的话,将会大大增加秦国粮食的生产产量与运输便利,因此决定不杀郑国,要他继续完成这项工程,郑国渠完成后,“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若真下“一切逐客”之令,独留郑国留秦不合乎情理。因此《剑桥中国史·秦汉篇》,否定逐客令与郑国渠的关系,且认为司马迁之说牵强附会。从时间看,李斯上《谏逐客书》是在前237年,和郑国渠的完成时间相比差了整整9年。

然而司马迁的说法也不能轻易否定,郑国渠事件,可算是逐客令的远因。《史记·秦本记》中也点出逐客令于吕嫪事件后发生。史载吕不韦“尊为相国,号称仲父”,嫪毐“矫王御玺及太后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两人都并非秦人,为乱朝政已久,此时嬴政刚刚掌权,逐客势在必行。因此,逐客令的导火线是吕不韦和嫪毐事件。

在对比以上历史资料时,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做学问的心得——“做学问要不疑处有疑”,敢于怀疑权威、质疑权威。不管读书做学问,或者道德修养、做人处世,都要深入求证,不能胡乱相信传闻。正如学者南怀瑾所说:“因为一个真正立心做学问的人,实在永远没有空闲的时间。尤其是毕生求证‘内明’之学的人,必须把一生一世,全部的身心精力,投入好学深思的领域中,然后才可能有冲破时空,摆脱身心束缚的自由。”

〔1〕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2〕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1).

〔3〕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古文孔子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