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涛,江 颖
(1.东南大学 成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0023)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退场的鬼魂》解读
宋 涛1,江 颖2
(1.东南大学 成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0023)
75岁高龄的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小说《退场的鬼魂》中,借主人公祖克曼的经历对生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人类对疾病、衰老、死亡的焦虑,人类在心灵与欲望间的挣扎及对现代物化人生的质疑3个方面入手,指出心灵的宁静自由对短暂人生的巨大意义,追逐欲望及物化的人生会让人陷入争斗、疯狂和异化。
菲利普·罗斯;《退场的鬼魂》;生命意义
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0 15:51
写罢《退场的鬼魂》,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已经75岁,对人生有着深刻通透的认识,这本书其实是他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求。故事情节并不复杂。11年前,作家祖克曼由于恐怖主义的威胁,远离繁华都市纽约,隐居在新英格兰山区。在那里,他远离基地组织、恐怖主义、伊拉克战争、美国大选和高度发达的科技,过着纯精神的生活,体会着最原始的美丽和安宁,写作的过程就是他的全部需要。隐居期间,祖克曼罹患前列腺癌,痊愈后却留下了小便失禁的后遗症。2004他重返纽约治疗,一个偶然的因素使他再一次盘桓在纽约。短短几天祖克曼遇见寥寥数人,却让其原本澄明安宁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所发生的事情是每一个现代人都曾经历的困境。罗斯的高明就在于他写出了人类面对的普遍问题。
《退场的鬼魂》首先表现了对疾病与衰老的切肤之痛。在纽约,祖克曼遇见了年轻时曾经仰慕的艾米,初次相见与此次重逢相隔了50年茫茫岁月。相识的时候,祖克曼初出茅庐、意气风发,为自己在文学界能有一席之地而拜访前辈作家洛诺夫,希望获得提携;艾米则正值芳龄,貌美如花、高贵典雅,满心热望地爱着已为人夫的洛诺夫。而此次相逢,祖克曼年过古稀,垂垂老矣,沧桑过后,仿佛已得人生真谛;艾米则身患恶疾,老态龙钟、形容猥琐,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大脑,且手术为她留下了长长的刀疤。
艾米的巨变震撼了祖克曼,引发了他对衰老的哀叹、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及失落。衰老对于他便是生命力的丧失。对于日渐恶化的记忆力,祖克曼哀叹道:“一个催人健忘的精灵、魔鬼,面对他的破坏力我无力招架。不仅会在过了一两天后就忘记前面写的那一章的细节,而且会在仅仅过去几分钟后,简直不可思议,就把上一页的大部分内容忘得一干二净。”[1]132但哀叹又如何?他无力阻止自然规律。给艾米打电话时,祖克曼拨通号码,“就好像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了一生”[1]124,但是时间终究不能倒转,艾米已不是当年青春自信的艾米。祖克曼感慨:“我多么想回到1956年啊!”[1]138但感慨又如何?青春和年轻时的文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疾病、衰老、生命力的丧失和死亡是令所有人困惑苦恼的问题。人类总是对生命无限依恋却又无法阻止岁月的流失和死亡的临近。因此,只有深深的眷恋、无奈及绝望。年迈的菲利普·罗斯对此有着深入骨髓的体会:“这个朋友在做化疗,那个朋友切除了肿瘤……在年轻时,这些都无所谓……然而,现在,我全明白了。”[2]正因为有着切身之痛,祖克曼笔下“曾经美丽的肉体已被流放在外”[1]95的艾米特别令人触目惊心。也因此,在书中面对风华正茂、年轻壮硕的克里曼,71岁的祖克曼道:“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从青春走到迟暮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1]213
心灵与欲望的争斗一直是人类的主题之一。隐居的作家本以为参透了人生,在宁静的隐居岁月中,他早已把自己的需求降至极限,将所有非本质的事物统统驱逐出生活。他本是一片喧嚣中的远古时代的老古董,但与美丽少妇杰米的邂逅却让他方寸大乱。
杰米是一位年轻作家,她对“9·11”后的纽约、泛滥的恐怖主义、“病入膏肓”的纽约和虚伪的美国大选都感到愤怒、恐惧和失望。杰米被她生活其中的恶毒世界所激怒,她无法停止宣泄愤怒,因而想远离尘嚣,与祖克曼换房。身陷不安的女人在祖克曼看来别有风情,更何况她是那样优雅、性感、沉静和迷人。面对诱惑,75岁的祖克曼动了凡心。他早已经丧失性功能,却希望枯木逢春,与杰米发生一段忘年之恋。祖克曼本以为除了写作,人世间对他来说万事已休,可见到杰米,就坠入了深深的、欲罢不能的迷恋之中,时时臆想着与杰米的二人时光。他爱而不得,所以痛苦、嫉妒、欲罢不能、欲断还休。对杰米的爱欲已经让他从心灵的宁静超然回到了纷扰尘世的原点。
而同时,杰米的前男友克里曼的出现,则把已经心静如水的祖克曼重新拉到战场。11年的山中岁月让祖克曼自有一套消解各种情绪的本领。他说:“学会该如何去生活,学会不管这个国家有多愚蠢多腐败你也不会感到如鲠在喉,你可以在你的书本里,在你的音乐里,在你的爱情里,在你的花园里找到你充实的人生。”[1]76但是,物欲横流的纽约和野心勃勃的克里曼却让他的这套理论土崩瓦解。克里曼一心想出人头地,想利用洛诺夫曾经乱伦的隐私写一部传记,从而一炮打响,红遍美国文坛。对祖克曼来说,他视洛诺夫为老师和精神上的父亲,毁坏洛诺夫的名声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但克里曼充满斗志、志在必得,尽管祖克曼百般阻挠,他依然不依不饶,不罢不休,并从因罹患脑瘤而时而糊涂的艾米处得到了洛诺夫的部分手稿。这激怒了早就决意不再争斗的祖克曼,在这场争斗中,他一改与世无争的态度,一定要战胜克里曼,因为他要为文学尽最后的义务。
于是战争开始,硝烟弥漫。祖克曼在度过11年的宁静岁月之后,开始谩骂、怒吼、咆哮,恢复了往日神态。他说:“我知道自己的嗓门也响了起来,可是我没有去控制自己。”[1]89他释放了自己的敌意,恢复了斗争精神,往昔那个雄心勃勃的斗士重新回到了生活中,邂逅杰米和克里曼将早已不问世事的古稀老人重新拉到欲望中——爱欲和征服欲。正如祖克曼所说:“是克里曼和杰米联手激发出了我内心的勇气。我的头脑、灵魂、欲望和力量都充满了勇气,我想再度和人交往,再度和人干仗,再度拥有女人,再度感受拥有力量的快乐。”[1]89在纽约的短短几日,那个无欲无求的祖克曼已不复存在,他陷入贪欲之中,不能自拔。
不到1周的纽约冒险使11年的宁静毁于一旦。虽然也有数次,祖克曼恢复了理智,知道自己一旦陷入争斗和爱欲将万劫不复,再也找不回宁静的岁月和安详的心境。他也曾想取消与杰米的换房计划,回到新英格兰那一片苍翠的群山里,只是他不能抑制自己的欲望。而不能抑制欲望正是人类的致命伤。于是他纠缠在心灵与欲望之间,于古稀之年再次尝尽人生之苦,变得如疯子般狂热、痛苦又愚蠢。
最后,当克里曼告之其故人乔治·普林顿于睡梦中死去时,引发了祖克曼对死亡的思考。乔治活着的时候拥有过精彩的生活,也曾经在一本关于“死亡的幻象”的书里想象过各种有趣的死亡方式,但最终乔治也不过是以普通人的方式死亡。这正应了艾米说的一句话:“不管哪一种方式你都同样会走到尽头。”[1]144于是,祖克曼决定放弃欲望,重新归隐山林。在死期来临前,重回那个“碰不到一个纽约人的地方”[1]233,坐在书桌前,透过11月清晨的灰暗的光线望向窗外,看微风拂动下寂静的湖水,看层层叠叠的芦苇。
被物化的现代人深陷机械的包围中,失去了与自然的连接,失去了心灵的自由与喜悦而不自知。而让祖克曼心绪不宁的不止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欲与争斗,还有现代社会最普遍的东西:无处不在的手机。
当远离红尘11年的祖克曼再次来到纽约,他同华盛顿·欧文笔下的瑞普·凡·温克尔的感觉如出一辙:置身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和上班族中的他不过就是一个老古董。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电话亭时代的祖克曼,对人人手上拿着的手机倍感惊奇。他看到“人们情愿对着电话不停地嘀咕,也不愿意自由地走在大街上,享受那片刻的孤独,依靠自己动物的直觉来捕捉街道上的风景”[1]54。在这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被物化的人们早已失去了宁静的环境,而过度机械化带来的人类巨大的孤独感造就了渴望被倾听的强烈愿望。在书中,祖克曼认为从工业刚刚起步的年代开始,机械就成为了生活的敌人。他深刻明白科学精神能导致工具理性主义,物化和异化现象,却不能解决美、善、高尚和神圣等关乎心灵的问题。在祖克曼看来,现代的人们沉溺于以手机为代表的物化人生中,沉溺于工具理性主义带来的便利中,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中追求物质财富和欲望,以为满足了欲望便获取了幸福,却忽视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对人生的巨大意义。
书名《退场的鬼魂》颇有深意。与逝去的洛诺夫、普林顿和风烛残年的艾米一样,祖克曼会成为“有生之年英勇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会安静地躺在坟墓里的鬼魂”[1]233。这是告别尘世的鬼魂。而祖克曼的纽约历险让他苦苦挣扎在心灵与欲望之间痛苦不堪,但他终究认识到:“在这个人人一部手机的世界里,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那些行为方式大同小异的现代人之间相隔了怎样的千山万水。”[1]220因而他决定从纽约这个五光十色的人间舞台退场,回到新英格兰美丽的群山中。这是告别欲望都市的鬼魂。
古稀老人菲利普·罗斯的这本《退场的鬼魂》正印证了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所说的:“通常人们会在老了的时候才会回望自己的生活,思考究竟什么是自己想要的。”[3]这是一本老人写的有关生命的书,祖克曼的故事应该引发读者的思考:人生本就短暂,顷刻间衰老便至。若是放弃贪婪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安宁,又何需在爱欲、物欲和争斗中困惑?
[1] 菲利普·罗斯.退场的鬼魂[M].姜向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 朴玉.简评菲利普·罗斯新作《退场的鬼魂》[J].外国文学动态,2008,(5):16.
[3] 赵文静.专访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从隐士文化反观现代生活[J].报刊荟萃,2010,(12):74.
(责任编辑 白 晨)
The Quest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 An Analysis ofExitGhost
SONG Tao1,JIANG Ying2
(1.Chengxian College,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6,China;2.Basic Courses Department,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0023,China)
InExitGhost,the 75-year-old author Phillip Rose ponders over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the hero Zukerman in New York.Elaborating people’s anxiety about illness,aging and death,describing people’s struggle between mind and desire and questioning the materialization of people’s life,Rose points out that a peaceful and free mind carries great meaning for people’s short life,while the pursuit of desire and materialization entraps people into fight,madness and alienation.
Phillip Rose;ExitGhost;significance of life
2013-09-13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研究项目(2012SJD750033)
宋涛(1975-),女,安徽六安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I 106.4
A
2095-462X(2014)01-0011-0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40110.155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