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坦赞铁路与大北公路之争看中美对非援助政策差异

2014-04-05 04:39
关键词:大北赞比亚坦桑尼亚

王 琦

(安徽理工大学思政部,安徽淮南232007)

从坦赞铁路与大北公路之争看中美对非援助政策差异

王 琦

(安徽理工大学思政部,安徽淮南232007)

坦赞铁路是知名度颇高的冷战时期中国对非大型援助项目,援建期间美国曾提出修筑路线与之平行的大北公路企图取而代之,但最终归于失败。坦赞铁路与大北公路之争折射出中美对非援助政策的显著差异。美国受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影响,援助是为了阻止红色中国“渗入”非洲,维护美国利益。而中国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指导下,坚持不为援助附加任何条件,通过对非援建寻求政治认同,构建“同志加兄弟”的互助性国家关系,最终突破外交困境。

坦赞铁路;冷战;对外援助

网络出版时间:2014-03-28 17:42

1967年9月,中国与坦桑尼亚、赞比亚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修建坦赞铁路的协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对非援助项目。经过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全长1 860千米的铁路终于顺利竣工,并于1976年7月正式移交坦赞两国运营。这条铁路为推动坦赞两国乃至南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被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的援建曾遭遇来自美国方面的干扰与阻挠,特别是美国基于冷战思维曾提出过修建线路平行的大北公路以期取代坦赞铁路。回顾这段往事,深刻地反映出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在对非援助政策上存在着诸多差异。

一、坦赞铁路与大北公路之争

1888年英国侵入中部非洲,建立了南北罗德西亚殖民地。1964年10月北罗德西亚获得政治独立,改名为赞比亚共和国。但是随后“白人的南罗德西亚宣布独立,曾一度使用罗德西亚铁路出口铜的赞比亚,已被迫依靠昂贵的空运,横越坦桑尼亚的恶劣公路和越过不友好的葡萄牙领土的铁路”[1]39。因此,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与邻国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协商修筑一条连接坦赞两国的铁路线,既可利用坦桑尼亚的海港解决内陆国家赞比亚的铜矿出口问题,又可以促进铁路沿线的坦桑尼亚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然而窘迫的国内经济状况迫使两国政府先后向世界银行和苏联求援,但均遭拒绝,理由是“修筑这条铁路不经济,赞比亚可以开发其他通道”[2]18-19。无奈之中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转向中国寻求援助。1965年2月尼雷尔总统访华时正式提出希望中方援建坦赞铁路。据时任铁道部长吕正操回忆:“毛主席、周总理表示原则上同意,我们还要派铁路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具体研究修建坦赞铁路的可行性”[3]65-71。

中国的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美国的关注。1965年6月美国向坦赞两国提出要重修两国间的大北公路。坦赞铁路协定正式签订后的翌年初,美国副总统汉弗莱又出访赞比亚等国。汉弗莱承诺要“使大北公路在两年内成为坦桑尼亚有效的交通动脉”。更为关键的是,大北公路的线路与坦赞铁路近乎平行,但建筑造价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当时坦赞铁路还处于勘测阶段,美国政府设想如果能在1年或1年半内改造大北公路的路况,增强其运力,那么赞比亚将会充分考虑其是否需要背负5亿美元的债务来修建铁路[4]。随后不久,美国又向坦桑尼亚提供了1 300万美元发展贷款用以翻修大北公路的坦桑尼亚路段[5]。然而让美国政府失望的是,寄予厚望的大北公路方案并未能够阻止坦赞铁路的修筑。随着坦赞铁路竣工营运后的声名鹊起,大北公路便无声无息地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二、角逐背后的中美两国对非援助政策差异

回顾坦赞铁路与大北公路之争的这段历史,折射出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在对非援助政策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援助动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理论依据方面

此时期美国政府的对非援助政策深受以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Whitman.Rostow)为代表的查尔斯河学派影响。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罗斯托本人即出任总统副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国务院顾问和政策设计委员会主任等要职。与马克思理论截然不同,罗斯托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主张将经济社会发展分为5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的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罗斯托认为,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大多处于“起飞的前提条件阶段”和“起飞阶段”。在此时期第一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政府需要保持农业产量的增长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的粮食供给,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工业品销售市场。在此基础上,社会发展才可以进入“向成熟推进阶段”,而铁路、钢铁、电力和造船等工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成熟”的标志。罗斯托理论根据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认为运输等基本设施的投资具有后继性,所以新兴的非洲国家并不需要急于实现铁路等运输业在经济成长中发挥带头作用。受此理论影响,美国在援建问题上一直认为铁路“对当地经济没有什么价值”,并且铁路建成后营运成本仍然很高,而翻新的大北公路就“足以满足坦桑尼亚的国内交通需求”[5]。

与美国不同,中国更多的是从社会主义理论和自身的建设实践出发,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上来看待铁路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力主国家建设要“铁路先行”,铁路是建设的“先行官”。在1950年6月的政务院会议上周恩来就指出“要发展西北,要帮助西北民族文化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修铁路”[6]14。1952年7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建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周恩来欣然在《人民日报》题词:“修建铁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之后的1954年第一届人大上,周恩来代表党和政府又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落实到具体建设实践中,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铁路建设投资金额就占到了基建投资总额的11.44%,达到62.89亿元。基于此认识,在援建坦赞铁路问题上,中国也更多的是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给予考量的。坦赞铁路浩大的建筑规模曾使得国内有些同志一度踌躇,周恩来为此做过细致的说服工作。他说:“坦赞铁路对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来说,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意义。”[7]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对铁路建设的一贯认识。

理论依据的不同使得中美两国在坦赞铁路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了明显差异。事实上,中方的认识更为切合坦赞两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坦赞两国独立后就一直希望“建设一个领土畅通工程”以“终结中部非洲殖民地区域对其南方邻居形成的‘巴尔干化’”[8]。2007年9月坦桑尼亚前总统本杰明·威廉·姆卡帕访华时也曾说:“由于坦桑作为新兴民族国家获得独立时,其周围还处在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帮助“有助于我们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并支持尚处在殖民统治下的南部非洲国家赢得解放和独立”[9]64-68。可见,铁路对于非洲新兴民族国家而言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谋求国家生存,维护国家安全的保障。近代以来遭受西方列强欺辱侵略的共同历史境遇使得中国更容易理解坦赞两国的利益诉求,而美国对新兴民族国家发展观念认识上的局限性,则是大北公路方案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二)基本原则方面

中国政府在对非援助上一直遵循1964年初周恩来出访加纳时提出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10]429。而美国的对非援助基本原则更多体现在1961年《对外援助法》中。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中国坚持不为援助附加任何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1966年8月20日,周恩来在同赞比亚副总统卡曼加会谈时说:“我们帮助修建铁路的条件同坦桑尼亚一样,无息长期贷款,提供材料,包括火车头、柴油机车、车皮。我们的技术人员教会你们后,都回来。行政管理,不管是坦桑尼亚或赞比亚,主权完全属于你们国家,我们服从你们的法令。我们的任何援助和贷款,都没有特权和政治条件。”[11]之后签订的《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也明文规定,中国提供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无息贷款。而美国的对非援助则附加了种种条件,“除了最穷国,所有美国的经济援助都有约束条件,受援者都必须购买美国的产品”[12]211。几内亚政府官员曾讲过“美国的任何帮助都提条件”,“他们提出苛刻的条件,要求在几一切美籍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都要享有外交官的豁免权”,因此几内亚政府拒绝和美国签订援助协定[13]。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也谈到了美国借援助之机阴谋干涉坦国内政,美国政府“曾答应派一个测量队来勘察,当时我接受了”,后来“他们搞颠覆活动,我们赶走了他们两名外交官,他们也叫我们的外交官离开,两国关系就紧张起来了”[11]。这也是促使尼雷尔总统最终决定放弃美国援助转而寻求中国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因为中国一向在对非援助中坚持奉行不为援助附加任何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等基本原则,才使得有限的中国援助在非洲产生了与美国巨额援助所无法比拟的巨大影响,与其说这是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胜利”,不如说这是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中国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准则的胜利[14]。

(三)援助动机方面

冷战时期美国对非援助的核心目的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非洲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实现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民主、政治稳定,帮助他们同诸如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蔓延以及贫困所导致的不稳定及威胁做斗争”[15]。美国政府提出修筑与坦赞铁路路线平行的大北公路方案,其动机显而易见就是为了阻止红色中国“渗入”到非洲的心脏地带,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归根到底,美国的对非援助还是为实现其全球政治和军事战略服务的。

而中国的对非援助意图在于通过支援亚非拉国家的民族革命和国家建设,寻求第三世界国家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构建“同志加兄弟”的互助性国家关系,以期突破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外交困境。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中国一直强调对非援助是“一种伙伴关系而非单方面赐予”[16]9。周恩来也认为,外援是平等互利的,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受援国经济建设搞好了也就是削弱了帝国主义,这对中国也有利[17]。事实上,坦赞铁路的建成也确实实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意图。铁路一方面促进了坦赞两国的经济发展,维护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政局稳定;另一方面也打破了新中国建立后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与封锁。坦赞铁路的援建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形象,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合作。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毛泽东曾感慨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这也是国际援助中基于互助互惠价值取向的“中国模式”的成功。可以说,坦赞铁路圆满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在对非援助政策的差异注定会得到不同的援助效果。坦赞铁路建成后就立刻赢得巨大声誉。坦赞铁路作为新中国早期对外援助的缩影,作为南南合作的范例赢得巨大声誉,必将铭记在历史之中。

[1] 张铁珊.友谊之路——援建坦赞铁路纪实[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

[2] Mutukwa K S.Politics of the Tanzania—Zambia Railway[M].Ann Arbor,Mich.: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76.

[3] 吕正操.我国援建坦赞铁路的背景[J].纵横,1998,(1):18-19.

[4] 张杨.美国对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阻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3):65-71.

[5]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No.CK 3100156384[Z].Farmington Hills,Mich.:Gale,2011.

[6] 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 武健华.随周总理访非商建坦赞铁路[J].百年潮,2008,(5):23-27.

[8] 瑞海马.中非关系中的援助因素:坦桑尼亚坦赞铁路援助项目案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9] 曾爱平.坦桑尼亚前总统姆卡帕谈中非关系和非洲形势[J].西亚非洲,2007,(12):64-68.

[10] 周恩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中国政府援助修建非洲坦赞铁路的文献选载(一九六五年二月——一九七○年七月)[J].党的文献,2012,(3):3-13.

[12] 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3] 外交部档案馆.几内亚高官谈杜尔总统访华及美几关系等事[Z].外交部开放档案204-00444-18(1),1960-07-22~23.

[14] 张浚.不附加条件的援助: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形成[J].外交评论,2010,(5):20-34.

[15] 徐建华.试析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度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69-75.

[16] 〔美〕布罗蒂加姆.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真实的故事[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

[17] 薛琳.对改革开放前中国援助非洲的战略反思[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1):103-115.

Differences in Aid Poli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to Africa from the Battle of Tanzania-Zambia Railway and Great North Road

WANG Q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7,China)

Tanzania-Zambia Railway is a well-known aid project for Africa in the cold war.During its construction,the USA proposed building Great North Road instead of it,but the scheme failed in the end. The battle of these projects shows clear differences in aid poli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to Africa.Influenced by economic growth theory,America wanted to prevent red China penetrating Africa and maintain American interests.However,China,with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theory and practice,refused any additional conditions,pursued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aid to Africa,and broke through diplomatic plight at last.

Tanzania-Zambia railway;cold war;foreign aid

K 27

A

2095-462X(2014)02-0056-0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40328.1742.050.html

(责任编辑 薛志清)

2013-12-12

王琦(1980-),男,陕西西安人,安徽理工大学思政部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大北赞比亚坦桑尼亚
大北农集团
坦桑尼亚2020/2021财年粮食供应充足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赞比亚要驱逐美国大使
一个小奖品
吹泡泡
W2018079 赞比亚:2018年上半年产铜超40万t
杨国杰设计作品
大北农业绩首现下滑
坦桑尼亚:泥做小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