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纯国
体验,是指学生在自主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参与而获得认知与感受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它通过把教学与生活实践或者课堂中的活动相结合,唤醒、发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应对挑战,验证自己促主动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他们能够对未知的知识做出大胆的猜测,而验证这些猜测的愿望是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正向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和利用,积极调动学生自主钻研和探究。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九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用一个游戏引入了“倒推法”的概念。以下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一段实例。
师:今天我们用卡片玩一个游戏。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好玩。(贴出四张卡片:“数”、“学”、“好”、“玩”)现在老师把卡片翻过来,给它们标上序号。这个游戏的规则是“移动卡片,请你将这些卡片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师示范将1和3交换位置,再将3和4交换位置)你能将这些卡片恢复原位吗?
生1:我可以先将3和4交换,再将1和3交换。
生2:移动卡片一步步倒过来。
师:想亲手做一做吗?那就试试,看你的猜测对吗?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生3:按照老师移动卡片的顺序,倒着移动可以把卡片恢复原位。
师(小结):这种方法叫倒推法(板书:倒推)。倒推法是一种既简洁又方便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猜想,然后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让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和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去。这样,不但使得课堂真正归还给了学生,而且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完成认知的构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积极钻研,团队协作巧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数学课堂尤其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生命的力量”。
例如,教学“测量物体的体积”时,教师采用引导学生团队协作,通过探究体验来学习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讲述早已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当我们把石子投入到水中以后水面就会上涨”的事实。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但生活中还有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们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呢?请同学们一起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测量土豆、铁块等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故事里的“小乌鸦”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吗?
生1:把要测的物体放入水中,计算上涨的水的体积也就算出了物体的体积。
师:说得很好,可是怎么操作呢?
学生一时陷入沉默,有学生提出:如果盛水的容器不规则,我们也不能够顺利计算出水的体积。
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家不要急于说,一起想想办法,找出一条合理的途径再分享给大家。
学生开始讨论测量土豆体积的方案,并尝试计算、对比、验证。最后达成共识:装水的容器必须是长方体、正方体或者圆柱,物体必须完全沉没在水中,水不能溢出和外泄……课堂在学生忘我的投入中悄悄推进着。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繁杂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探索解决的办法,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分享反思,总结知识学而乐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能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能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这是值得肯定的。儿童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在学习中往往对主动探索的过程充满乐趣,而对反思缺少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反思,或者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时间进行反思。而忽略了数学活动之后的反思,学生所获得的收获是零散的、肤浅的。所以,一段探究和体验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总结活动经验,具体可以通过“在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问题情境中的特殊要求。比如上例中“物体要完全沉没在水中”“水不能外泄”等因素;还可以用“你的方案还可以怎样改进”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拓宽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又如,在“测量物体体积”教学的后段,教师引导学生计算了物体的重量与体积之比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不同重量的同一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之比,使学生发现计算物体体积的“新”方法。诸如此类,反思和分享不但可以对知识进行小结,还进一步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巩固和加深了学生体验探究的能力。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生命潜能最佳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积极采用体验式教学,就等于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架设了一座桥梁,让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发展。
(责编 金 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