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
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是新教材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上好整理与复习课,可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更多关注的是新授课的教学,复习课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复习课上成了简单的练习课,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学生苦不堪言。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呢?笔者所在的教研组经过一年多的专题实践与研讨,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现抛砖引玉,以供大家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没有问题产生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数学教学首先应使学生产生问题,复习课教学同样不能例外。在复习课伊始,教师可根据复习的内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这时复习自然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大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课时,教师先播放一些象山风景的图片,接着呈现一段文字信息:“象山素有‘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之美誉。截止2010年10月,我县总人口为503009人,县财政收入有三十五亿一千六百一十六万元。第十五届中国开渔节期间,共接待游客400000余人,旅游经济收入约4亿元。”在学生阅读信息后,教师提问:“你们能把这段文字中的数字用同一种形式表示吗?”通过阅读信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体会到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为学生复习读数、写数、改写数等内容提供了素材,巧妙地把知识回忆与现实情境融合在一起。
二、再现知识,激活记忆
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既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和再现,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回忆知识。
1.通过联想,促进知识回忆
教师在备课时,要先自行梳理本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再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达到复习的目的。例如,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时,可以进行以下的设计。
师(课件出示1、2 、5、6、15、30、31这七个数):看到这七个数字,你能想到“因数和倍数”这单元中的哪些知识呢?
生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2:1、5、15、31是奇数,2、6、30是偶数。
生3:2是6的因数,6是2的倍数。
生4:2、5是30的质因数。
……
通过这简单的七个数字,让学生在联想当中快速地激活尘封的记忆,回忆这个单元最主要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点拨、提问、补充,并相应呈现相关知识点的卡片,为学生梳理知识埋下伏笔。
2.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回忆
通过典型的数学练习,回忆学过的主要内容,达到复习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计算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课比较适用。例如,教学“分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课时,教师在课始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师(在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请你选择一个算式,说说你对这个算式的认识。
生1:我想到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生2:我想到了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上述复习中,教师先让学生练习,然后通过一个问题让学生回忆分数乘法的意义、倒数、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等知识,使学生深刻内化所要复习的内容,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3.通过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回忆
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回忆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达到复习的目的。例如,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时,教师在与学生谈话交流后出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用最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1)老虎每小时跑80千米,5小时能跑几千米?(2)羚羊每小时跑88千米,3小时大约能跑几千米?(3)猎豹每小时跑115千米,4小时能跑几千米?学生在解决这三个问题过程中,通过对算法进行比较,逐渐回想起在这一单元中学习的三种不同算法,即口算、估算、笔算。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回忆知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系统梳理,建构体系
复习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不是再现新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延伸原有认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学生获得新的发展。每个单元都有其相应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已经遗忘。所以,在教学整理与复习课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串联、贯通起来,做到从复习一点到连成一线再到扩展一片,使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时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如中低年级侧重于引导式整理,高年级侧重于自主式整理。
例如,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时,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及计算分类后,形成了初步的知识体系。如下:
教师根据板书上的系统结构图,问学生:“看着这个知识结构图,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补充吗?”这一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在思维不断碰撞与教师的引导中完善认知,最后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如下:
又如,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时,当学生通过联想回忆各知识点后,教师把这些知识点以卡片的形式零乱地贴在黑板上,问:“同学们,看着这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你觉得老师这样摆放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太零乱了!”教师继续问道:“那怎么办呢?”学生回答:“重新整理一下。”教师说:“好的。老师给大家一点建议,请你们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把这些知识点再重新整理一下吧。”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独立思考与整理,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的交流汇报。学生在各组的汇报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如下:endprint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建构知识网络,使整个单元的知识连贯穿通。
四、练习拓展,促进提升
复习课中,在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后必须加强练习,以练习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单元复习的面广量大,所以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应侧重代表性和典型性,不能搞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练习。同时,精心设计的典型性习题要有一定的延伸与拓展,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笔者认为,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去思考。
1.从学生的错例中寻找练习的素材
在平时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出现的错例进行积累,再将学生对一个单元的知识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根据出现问题最多的知识进行练习设计。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练习设计中,将学生平时错误较多的习题在复习课中以旧题重温的方式加以呈现:“(1)李老师带领47名学生参观科技馆,门票每张8元。李老师带了400元钱买门票,够吗?(2)小明家离学校有320米,每天中午小明都回家吃饭,小明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这两道题都来自学生的作业,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对隐形条件的分析与理解,造成错误率较高。复习课中,把这样的问题在练习中予以再次呈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及时弥补自己在这部分知识上的缺陷,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正确率。
2.设计综合性练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整理,而且是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在重视“双基”训练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适度的拓展与提升。教师可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综合性练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而且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学“大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课时,可以猜商品价格为主题进行综合性练习设计:“出示某款汽车图片,让学生猜汽车的价格。(1)约等于18万;(2)这个数由1个1,3个8,2个0组成;(3)2个0都要读。”在这样的练习中,逐条呈现信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在辩论、评价的过程中,复习了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写数、读数等知识,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单元整理与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四基”为目的,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主动练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使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也能像新授课那样“活”起来。
(责编 杜 华)endprint